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宝镛(1858~1925),字克弘,号笙斋。彰化人。光绪十一年(1885)曾从栋军统领林朝栋击败侵台法军;光绪十四年(1888)复从栋军平定彰化施九缎之变,获赏戴蓝翎,以知县补用。日治时期因任职南投办务署、公学校而定居当地。其诗、书、画兼擅,所画的白菜猫最为著名,为南投重要的艺术家,惜其诗文画作多散佚。〖参考林文龙《台湾中部的人文》,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8年。 〗以下作品据《鸟松阁唱和集》、《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咏李烈姬诗集》、《鹿江诗会课题》、《寿星集》、《诗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瀛海诗集》、《小东山诗存》、《台湾诗海》辑录编校。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况周颐(1859-1926) 字夔笙,一字揆孙,号蕙风,又号玉梅道人,初名周仪。临桂(今桂林)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授内阁中书,充会典馆纂修。辞官归。两江总督张之洞、端方先后延入幕中。又任教于龙城书院、南京师范学堂。入民国,在沪为寓公。精词学,论词标举半塘之"重、拙、大"说。为"清季四家"之一,又与王鹏运被推为"临桂词派"。编有《薇省词钞》、《粤西词见》。有《新莺词》等,晚年删定为《蕙风词》,又有《蕙风词话》。
蕙风词
况周颐(一八五九~一九二六),近代词人。原名周仪,以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臞词人,晚号蕙风词隐。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举人。后官内阁中书、会典馆纂修,以知府分发浙江,曾入两江总督张之洞、端方幕府。 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五十年,为晚清四大家之一。二十岁前,词作主“性灵”,“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赵尊岳《蕙风词史》)。

人物简介

简介
何其章(1866-1895),字钰笙,号焕卿,无锡人,少聪颖有声名,时新政方在上海创办纺织局,被聘为记室,不久毁于火,即归,郁郁而终。年仅29岁。
关文彬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关文彬(1868年—1966年),字均笙,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人。十二岁时读完《十三经》,十八岁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书院就读,被选送入京师国子监深造。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放弃功名,从事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进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在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成立省议会,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
孙观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观圻(?年—?年),字补笙,江苏省无锡县人,日本中央大学法律本科毕业,法政科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台南市人。字茂笙,后改为南鸣,号固园老人。世居台南府城,少从胡南溟习汉诗。大正三年(1914)明治大学专门部正科毕业。返台后经营农场鱼塭,后转投资工商业。与弟黄溪荃将宅第辟为日式庭园,称为「固园」,为台南文人雅士聚会之所。黄欣对地方文化颇为关注,于昭和二年(1927)创「共励会」,为民众及华侨夜间授课,又组织「共励会演剧部」,尝试写作新剧,巡回公演,以启迪民智。昭和三年(1928)原拟创设台阳中学,后因总督府阻止未果。四年(1929)全台联吟大会于台南召开,由黄氏任筹备委员长。昭和十一年(1936)继赵钟麒之后任「南社」社长,在当时汉诗坛扮演重要的角色。曾撰〈稻江建醮〉,劝惩世人去除迷信。曾先后担任台南市西区区长、台南州协议会会员、总督府评议会会员等职,为台南府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士绅。
黄畬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黄畬(1912-?) 字经笙,号纫兰簃主。台湾淡水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有《欧阳修词》、《石湖词》、《阳春集》、《山中白云词》等注本,又有《三海全咏》、《中山公园全咏》、《纫兰簃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