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迸笋(迸筍)
破土猛长的竹笋。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堦踏还出。”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分類:破土竹笋
《韵府拾遗 轸韵》:食笋(食笋)
世说: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骈字类编》:笋芽(笋芽)
皮日休重元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诗见松叶下。 寒山诗见梅子下。
《國語辭典》:冬笋(冬筍)  拼音:dōng sǔn
毛竹(孟宗竹)的笋,冬日时由土中掘出,肉浅黄色,质脆味美。
《漢語大詞典》:笋箨(筍籜)
笋皮。 北周 庾信 《谢滕王赉巾启》:“入彼春林,方夸笋籜。” 宋 杨万里 《风雨》诗:“自拾荷花揩面汗,新将笋籜製头巾。”
分類:笋皮
《骈字类编》:笋香(笋香)
苏轼 好竹连山觉笋香。
《骈字类编》:绿笋(绿笋)
唐 王维 游感化寺 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唐 崔曙 古意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
《漢語大詞典》:荻笋(荻筍)
亦作“ 荻笋 ”。 荻的幼苗,像笋,故名。又称荻芽。 唐 卢象 《竹里馆》诗:“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 宋 欧阳修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荻笋时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盃盘。” 宋 王安石 《歌元丰》诗:“鰣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分類:幼苗
《漢語大詞典》:稚笋(稚筍)
亦作“穉笋”。 嫩笋。 宋 陆游 《题斋壁》诗之二:“穿破緑钱多穉笋,惊飞红雨有幽禽。”
《國語辭典》:笋鞋(筍鞋)  拼音:sǔn xié
以竹箨制成的鞋。宋。徐照〈赠江心寺钦上人〉诗:「客至启幽户,笋鞋行曲廊。」
分類:编结
《骈字类编》:笋出(笋出)
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孝。母好食笋,宗入林中哀号,方冬为之出,因以供养。时人皆以为孝感所致。广政录:孟氏有蜀,时翰林学士徐光溥、刘侍郎义叟分直,忽睹庭中笋迸出,徐因题之。刘性多讥诮,徐托土,本是蜀人。徐诗曰:迸出斑犀数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壶。出来似有凌云势,因作丹梯得也无?刘诗曰:徐徐出土非人种,枝叶难投日月壶。为是因缘生此地,从来长养譬如无。二学士从此不睦。 岑参范公丛竹歌: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漢語大詞典》:茶笋(茶筍)
亦作“ 茶笋 ”。
(1).茶芽。 唐 陆羽 茶经·造:“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唐 陆龟蒙 有《茶笋》诗。
(2).茶和笋。 宋 苏轼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诗:“茶笋尽禪味,松杉真法音。”
《漢語大詞典》:笋簴(筍簴)
同“ 笋虡 ”。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华原磬》:“何时得向笋簴悬,为君一吼君心醒。”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戟门壁池,笋簴在列。登其堂者,如入孔室而闻金石丝竹之声。”
《漢語大詞典》:篮笋(籃筍)
竹床;竹轿。 明 杨珽《龙膏记·邪萌》:“日间只会具膳餐饭,夜间但知篮笋象牀。” 清 曹寅 《和汪度若夜行至龙潭》:“小睡欹篮笋,长游倦马韁。”
分類:竹轿
《國語辭典》:笋脯(筍脯)  拼音:sǔn fǔ
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