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天竺五山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山十刹)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三曰:「问曰:佛何以多住王舍城?答曰:以坐禅精舍多故,馀处无有如竹园。鞞婆罗跋恕Vaibha%ra vana、萨多般那求呵Saptaparn!aguha%(南山石室)、因陀罗势罗求呵Indras/ailaguha%、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Sarpiskun!aika-pa%vara’、耆阇崛Gr!dhraku%t!a,五山中有五精舍。竹园Ven!u%vana,在平地。」
天竺九仪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印度九种之礼法。西域记曰:「天竺致敬之式,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惟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
五天竺
【佛学大辞典】
(地名)略称五天。东西南北中五方之天竺。即东天西天南天北天中天。西域记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四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五方之分配与今异。
中天竺
【佛学大辞典】
(地名)天竺分五分,其中央部云中天竺。
中天竺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杭州飞来峰有三处伽蓝: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是也。
中天竺葬仪
【佛学大辞典】
(仪式)立世论曰:「阎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中。或埋土里。或著空地。」西域记曰:「终没临丧,哀号相泣。裂裳拔发,拍额椎胸。服制无闻,丧期无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漂散。三曰野葬,弃林饲兽。」唐书西域传曰:「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饵鸟兽鱼龟,无丧纪。」
【佛学大辞典】
(杂语)姓也。取天竺之竺,其人为天竺之产,故称为竺,如竺昙摩腾,竺昙无兰是也。又以天竺之人为师,亦称为竺,如竺佛念,竺道生是也。而晋道安唱释姓,由是我国之沙门皆称为释,以释迦为沙门一般之师也。开元录二曰:「沙门竺昙摩罗察,晋言法护。(中略)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遂称竺姓。」(秦晋已前,沙门多随师称姓,后因弥天道安道总称释氏)。
竺土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天竺之国土也。
竺佛念
【佛学大辞典】
(人名)竺姓,佛念名。凉州人,苻氏建元中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澄执梵文,念译为晋,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为苻姚二代译人之宗。后译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经等。卒于长安。见高僧传一。
竺法护
【佛学大辞典】
(人名)姓竺,名法护。梵名昙摩罗察。(参见:竺昙摩罗)
竺法兰
【佛学大辞典】
(人名)姓竺,名法兰。中印度人,汉明帝永平中与迦叶摩腾共来我国,译四十二章经等。见高僧传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中印度人,与迦叶摩腾,同来中国,宏扬佛法。
竺律炎
【佛学大辞典】
(人名)竺姓,律炎名。印度人,来吴译摩登伽经等。见开元录三。
竺乾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印度之别称。竺乾为天竺西乾之义。或言乾竺,犹言天竺,后人误升竺字于上云。祖庭事苑二曰:「竺乾即天竺国,或云西天西乾,皆译师之义立。」甄正论中曰:「合云乾竺,乾者天也。后人抄写,误升竺字于字上故云竺乾。」
竺经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即佛经。出天竺国。故曰竺经。李洞诗曰:「若遇多吟友,何妨看竺经。」
竺道生
【佛学大辞典】
(人名)竺姓,犹言释。道生其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参见:道生)
道生
【佛学大辞典】
(人名)晋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庐山。幽栖七年,钻仰群经,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罗什受学。后还都,止青园寺。著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寂。见高僧传七、释氏稽古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