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同执杖梵志。
(流派)同执杖梵志。
竹林精舍
【佛学大辞典】
(堂塔)梵名Ven!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为印度僧园之嚆矢。(参见:迦兰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竹园,为频婆娑罗王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庙。
【三藏法数】
大智度论云:竹林精舍在耆阇崛山中,其地平坦,严净胜于馀处。佛曾于中说法,故有精舍,或云迦兰陀竹园。是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迦兰陀,无翻。)
(堂塔)梵名Ven!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为印度僧园之嚆矢。(参见:迦兰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竹园,为频婆娑罗王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庙。
【三藏法数】
大智度论云:竹林精舍在耆阇崛山中,其地平坦,严净胜于馀处。佛曾于中说法,故有精舍,或云迦兰陀竹园。是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迦兰陀,无翻。)
竹庵
【佛学大辞典】
(人名)四明尊者四世秀州当湖之解空尊者,名可观,号竹庵。(参见:可观)
(人名)四明尊者四世秀州当湖之解空尊者,名可观,号竹庵。(参见:可观)
竹园
【佛学大辞典】
(堂塔)竹林精舍也。智度论十一曰:「佛度迦叶兄弟千人,次游诸国到王舍城顿止竹园。」
【佛学常见辞汇】
竹林精舍。
(堂塔)竹林精舍也。智度论十一曰:「佛度迦叶兄弟千人,次游诸国到王舍城顿止竹园。」
【佛学常见辞汇】
竹林精舍。
竹园伽蓝
【佛学大辞典】
(堂塔)竹林精舍也。
(堂塔)竹林精舍也。
竹苇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数之多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竹苇稻麻丛林。」
(譬喻)譬数之多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竹苇稻麻丛林。」
竹篦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又作竹篦子,涅槃经谓之金錍,为点眼药之具。(参见:金錍)
(物名)又作竹篦子,涅槃经谓之金錍,为点眼药之具。(参见:金錍)
金錍
【佛学大辞典】
(物名)錍为金中之精钢。或作椑,篦者,乃假借也。金錍,又云金筹。(参见:金筹)
(物名)錍为金中之精钢。或作椑,篦者,乃假借也。金錍,又云金筹。(参见:金筹)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经名)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香严击竹
【佛学大辞典】
(公案)师出家,依沩山禅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于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题曰:画瓶不能充饥。于是尽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辞山去,到奉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本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省悟。遽归沐浴,烧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仍述一偈曰:「一击忘所知,而不假修知。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忘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等。
(公案)师出家,依沩山禅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于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题曰:画瓶不能充饥。于是尽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辞山去,到奉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本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省悟。遽归沐浴,烧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仍述一偈曰:「一击忘所知,而不假修知。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忘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等。
迦兰陀竹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ran!d!a-ven!u%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系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为僧园,是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云迦兰陀夷,或云羯兰铎迦,讹也。正云羯懒驮迦,大竹园名也,在王舍城。」西域记九曰:「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今天人师,以无馆舍。时诸鬼神,感其诚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长者迦兰陀,当以竹园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瞋而去。长者于此建立精舍,功成事毕。躬往请佛,如来是时遂受其施。」玄应音义五曰:「迦兰陀,鸟名也,其形似鹊。鞞纽婆那,此云竹林。谓大竹林也,此鸟多栖此林。」竹园精舍之缘起,详于中本起经上。然依因果经,四分律,则为瓶沙王所施与。四分律五十(房舍犍度)曰:「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来所入园,便当布施作僧伽蓝。时王舍城,有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时世尊知王心念,即往迦兰陀竹园。王遥见世尊来,即自下象,取象上褥,叠为四重。敷已,白佛言:愿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坐。时瓶沙王,操金澡瓶,授水与佛。白言:此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今奉施世尊,愿慈悯故为纳受。(中略)王瓶沙,闻世尊听众僧作房舍,欲于迦兰陀竹园,作大讲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供给具足,佛言听作。」因果经四曰:「时频毗娑罗王,知佛受请住竹园已,顶礼佛足,辞退而去。王还城已,即敕诸臣,令于竹园,起诸堂舍。种种庄饰,极令严丽,悬缯幡盖,散花烧香,悉皆办已。即便严驾,往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竹园僧伽蓝,修理已毕。唯愿世尊,与比丘僧,哀悯我故,往住彼也。」以上竹林精舍施与者虽有二说,然是混杂园林之寄附者与精舍之施与者。盖竹园系长者迦兰陀所寄附,其园中精舍为频婆沙罗王建立奉佛也。
(地名)Ka%ran!d!a-ven!u%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系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为僧园,是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云迦兰陀夷,或云羯兰铎迦,讹也。正云羯懒驮迦,大竹园名也,在王舍城。」西域记九曰:「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今天人师,以无馆舍。时诸鬼神,感其诚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长者迦兰陀,当以竹园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瞋而去。长者于此建立精舍,功成事毕。躬往请佛,如来是时遂受其施。」玄应音义五曰:「迦兰陀,鸟名也,其形似鹊。鞞纽婆那,此云竹林。谓大竹林也,此鸟多栖此林。」竹园精舍之缘起,详于中本起经上。然依因果经,四分律,则为瓶沙王所施与。四分律五十(房舍犍度)曰:「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来所入园,便当布施作僧伽蓝。时王舍城,有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时世尊知王心念,即往迦兰陀竹园。王遥见世尊来,即自下象,取象上褥,叠为四重。敷已,白佛言:愿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坐。时瓶沙王,操金澡瓶,授水与佛。白言:此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今奉施世尊,愿慈悯故为纳受。(中略)王瓶沙,闻世尊听众僧作房舍,欲于迦兰陀竹园,作大讲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供给具足,佛言听作。」因果经四曰:「时频毗娑罗王,知佛受请住竹园已,顶礼佛足,辞退而去。王还城已,即敕诸臣,令于竹园,起诸堂舍。种种庄饰,极令严丽,悬缯幡盖,散花烧香,悉皆办已。即便严驾,往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竹园僧伽蓝,修理已毕。唯愿世尊,与比丘僧,哀悯我故,往住彼也。」以上竹林精舍施与者虽有二说,然是混杂园林之寄附者与精舍之施与者。盖竹园系长者迦兰陀所寄附,其园中精舍为频婆沙罗王建立奉佛也。
嗢屈竹迦
【佛学大辞典】
(杂语)Utkut!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屈竹迦,译为蹲踞。双足履地,两膝皆竖,摄歛衣服,勿令垂地,即是持衣说净。常途轨式,或对别人而说罪,或向大众而申敬,或被责而请忍,或受具而礼僧。,皆同斯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嗢俱吒坐,臀不著地。」
(杂语)Utkut!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屈竹迦,译为蹲踞。双足履地,两膝皆竖,摄歛衣服,勿令垂地,即是持衣说净。常途轨式,或对别人而说罪,或向大众而申敬,或被责而请忍,或受具而礼僧。,皆同斯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嗢俱吒坐,臀不著地。」
稻麻竹苇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竹阄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世流布之观音签,以竹策刻善恶之语句者。此灌顶梵天神策经梵天王所说也。经曰:「我(梵王)常见诸异道辈九十五种,各有杂术,为人决疑。而今世尊,正觉最上。更无此法,是故启问,唯愿听许。佛言:梵王善哉善哉!(中略)若四辈弟子,欲为人行此神策法时,当以竹帛书此上偈,以五色䌽作囊盛之。若欲卜时,探取三策,至于七策,审定无疑。」此经出于佛说灌顶卷十。
(杂名)如世流布之观音签,以竹策刻善恶之语句者。此灌顶梵天神策经梵天王所说也。经曰:「我(梵王)常见诸异道辈九十五种,各有杂术,为人决疑。而今世尊,正觉最上。更无此法,是故启问,唯愿听许。佛言:梵王善哉善哉!(中略)若四辈弟子,欲为人行此神策法时,当以竹帛书此上偈,以五色䌽作囊盛之。若欲卜时,探取三策,至于七策,审定无疑。」此经出于佛说灌顶卷十。
竹生米
【三藏法数】
谓一切竹,若根力衰败,枝则生米,不久即枯死也。
谓一切竹,若根力衰败,枝则生米,不久即枯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