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9,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篇端
愁端
端月
善端
端静
岩端
端靖
端诚
端右
端似
端公
树端
祸端
副端
不端
《漢語大詞典》:篇端
文章或著作的开首。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斯世斯民,有能观感兴起,毅然以往哲自励,则是图之刻,不为徒为。因叙厥指,以冠篇端。”
分類:文章著作
《漢語大詞典》:愁端
犹愁绪。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髮。” 宋 徐伸 《二郎神》词:“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
分類:愁绪
《漢語大詞典》:端月
农历正月。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二世 二年﹞端月。” 司马贞 索隐:“ 二世 二年正月也。 秦 讳‘正’,故云端月也。”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今以时当端月,节遇正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端月》:“ 仁宗 朝, 王珪 上言,请以正月为端月,为与上名音近也。”
《漢語大詞典》:善端
善言善行的端始。 明 徐渭 《〈诗说〉序》:“而其所以寓劝戒,使人感善端而惩逸志者,自蔼然溢於言外。”
分類:善言善行
《漢語大詞典》:端静
端正沉静。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沈皇后:“后性端静,有识量,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於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清史稿·选举志二:“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
分類:端正沉静
《骈字类编》:岩端(岩端)
唐 刘禹锡 海阳十咏 其六 飞练瀑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
《漢語大詞典》:端靖
端庄恬静。 宋 苏辙 《顾临给事中制》:“朴厚之性,出於自然;直谅之才,可备三益。守道安命,端靖不回,二十餘年,晏然一节。”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断妒龙狱》:“ 郭三雅 妻 陆氏 , 秀州 海盐 人,平时端靖有志操。”
分類:端庄恬静
《漢語大詞典》:端诚(端誠)
正直真诚。荀子·非相:“谈説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谓之闇騃徒苦。”
分類:正直真诚
《漢語大詞典》:端右
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周书·赵善传:“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隋书·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所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成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 胡三省 注:“端右,尚书令也。”
《分类字锦》:端似
陆游 衡门晚眺诗 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
分类:通用
《國語辭典》:端公  拼音:duān gōng
1.四川、湖南、广西、贵州诸省称巫者为「端公」。《称谓录。卷三一。巫。端公》:「蜀人之祀神必冯巫,谓巫为端公,禳则为福,诅则为殃,惟端公之畏而不惜货财以奉之。」
2.宋代称衙役为「端公」。《水浒传》第八回:「只说董超正在家里拴束包裹,只见巷口酒店里酒保来说道:『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请说话。』」《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公人说上项事,端公便安排书院,请那赵知县教两个孩儿读书,不教他重难差役。」
《漢語大詞典》:树端(樹端)
树梢。 晋 陆机 《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
分類:树梢
《國語辭典》:祸端(禍端)  拼音:huò duān
灾祸发生的根源。《韩非子。亡徵》:「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明史。卷二四○。叶向高传》:「陛下万事不理,以为天下长如此,臣恐祸端一发,不可收也。」
《漢語大詞典》:副端
殿中侍御史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他名标牓官称……殿中为副端,又曰开曰椒。”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 大全 竟以治吏之功,躐除副端。”
《國語辭典》:不端  拼音:bù duān
形容品行不良、不正派。《红楼梦》第八○回:「这日,与王夫人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孙绍祖甚属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