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9,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端赖
端木
端相
端拜
争端
端笏
衅端
端厚
豪端
端凝
端直
端悫
南端
弊端
发端
《国语辞典》:端赖(端赖)  拼音:duān lài
都赖、全靠。如:「这件事能顺利完成,端赖你大力帮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白于玉》:「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國語辭典》:端木  拼音:duān mù
复姓。如孔门弟子有端木赐(子贡)。
《國語辭典》:端相  拼音:duān xiāng
仔细的看。《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说著,满屋里端相一会,看看北面那一槽断,安的有些古怪。」
《漢語大詞典》:端拜
(1).正身拱手。荀子·不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 杨倞 注:“端拜,犹言端拱。”一说,冠而后拜。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下:“端,冠也。‘端拜而议’,乃冠其首而后拜。”
(2).犹致敬。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栾城和张安道诗:“拳拳如此,忠厚之至,殆可端拜也。”
《國語辭典》:争端(爭端)  拼音:zhēng duān
引起争执的事因。《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于书。」
《分类字锦》:端笏
江淹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敛衽依光采端笏奉仁明韩翃赠王逖诗 端笏事龙楼,思閒辄告休。
分类:
《國語辭典》:衅端(釁端)  拼音:xìn duān
争端。《福惠全书。卷二四。典礼部。迎春》:「互相争夺,致起衅端。」
分類:争端事端
《漢語大詞典》:端厚
端庄温厚。新唐书·卢士玫传:“ 卢士玫 者, 山 东人,以文儒进,端厚无竞。” 明 方孝孺 《送卢尚毅序》:“其子 尚毅 貌质端厚。”明史·方伎传·袁珙:“为人孝友端厚,待族党有恩。”
分類:端庄温厚
《漢語大詞典》:豪端
毫毛的末端。比喻细微之物。豪,通“ 毫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眼谓鼻曰:我近鉴豪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
《國語辭典》:端凝  拼音:duān níng
庄重。《宋史。卷二八二。列传。李沆》:「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分類:庄重
《漢語大詞典》:端直
(1).正,不歪斜;直,不弯曲。 汉 张衡 《西京赋》:“廛里端直,甍宇齐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所剺处多不端直,文帖且又繁积。” 郭沫若 《银杏》:“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
(2).正直。《楚辞·九章·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王逸 注:“言我推行正直之心。”韩非子·解老:“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北齐书·崔昂传:“ 昂 性端直少华,沉深有志略。” 宋 苏舜钦 《上京兆杜公书》:“天下所相望号端直者,惟丈人与 孔諫议 、 范吏部 耳。” 明 方孝孺 《祭宋仲珩文》:“子之端直,当为神明。”
(3).指正直的人。吕氏春秋·情欲:“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
《漢語大詞典》:端悫(端慤)
正直诚谨。《商君书·慎法》:“初假吏民奸诈之本,而求端慤之末, 禹 不能以使十人之众,庸主安能以御一国之民?”《淮南子·主术训》:“其民朴重端慤。” 高诱 注:“端,直也;慤,诚也。”后汉书·邓骘传:“常母子兄弟,内相勑厉,冀以端慤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新唐书·毕诚传:“性端慤,不妄与人交。”明史·陈选传:“ 选 自幼端慤,寡言笑,以圣贤自期。”
《國語辭典》:南端  拼音:nán duān
南方、南边。如:「鹅銮鼻位于台湾本岛的南端。」三国魏。曹植 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國語辭典》:弊端  拼音:bì duān
产生弊害的漏洞。《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严饰里胥》:「如前种种弊端,牢不可破。」也作「弊窦」。
《國語辭典》:发端(發端)  拼音:fā duān
开始。《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仲宣靡密,发端必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