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友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工画猎犬,世不多见。兼善花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端甫,义乌(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三十七名。事见《月泉吟社诗》。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姚正子,字梦午,初名端礼,以字行,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七岁学《小戴礼》,能言其要领。年四十六(《嘉靖府志》作三十六)始举于乡,卒年四十九。事见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二五。
全宋文·卷八○八八
姚正子,庆元府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与黄震同时同乡。见雍正《浙江通志》卷四三。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天台人,一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相传神宗熙宁中游蜀,遇异人传授丹法。尝著《悟真篇》,授河东马处厚。元丰中卒,年九十九。
全宋诗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游历四方。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为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丰中留偈而逝。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为三卷。
词学图录
张伯端,字平叔。天台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卒于神宗元丰中,年九十九。有《紫阳真人词》。
全宋文·卷三○四
张伯端(九八四——一○八二),字平叔,后改名用成(亦作诚),号紫阳山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精通天文、地理、医卜、形法。累试不第。熙宁间游成都,遇刘海蟾,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修炼于汉阴山中,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治平间访扶风马处厚于河东,以所著《悟真篇》授之。元丰五年趺坐而化,年九十九,为道教南宗第一祖。所著除《悟真篇》五卷外,尚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鍊丹诀》三卷、《金丹四百字》、《紫阳真人词》等。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三洞群仙录》卷二,《栖真志》卷四,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五九。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密州诸城人,字正道。幼读书,游学汴京。后习绘事。徽宗朝供职翰林图画院,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街道、桥梁、城郭。今存其所作《清明上河图》,描写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真实生动。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端行,生平不详,与尹穑(少稷)有唱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端己。五代时以明经登第。归宋,初官虹县尉、高陵主簿。累迁通判澶州、真定。太宗淳化三年,召访以边事,称旨,拜监察御史、三司盐铁判官。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兼峡路随军转运、同知兵马事,镇压李顺起事。真宗咸平二年,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屡条奏傅潜无谋略。徙知宣州,上疏言去暴征、省烦刑等四事,改司封郎中。后仕至光禄卿卒。在官有吏干,慷慨敢言,太宗奖其忠谠,多所听纳。
全宋文·卷六一
裴庄(九三八——一○一八),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后蜀时以明经登第,归宋历虹县尉,高陵主簿。雍熙间通判澶州,迁太子中允;端拱初通判真定;淳化三年拜三司盐铁判官,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五年兼峡路随军转运、同知兵马事。真宗朝为河北转运使,历知宣、潞、邢、襄等州。天禧二年入判刑部,卒,年八十一。《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崔端,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为度支副司(《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五)。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为观察推官、承奉郎、试大理评事(《吴郡志》卷四四)。景德元年(一○○四)为太常丞、户部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五八)。大中祥符间历知华州、梓州(同上书卷七四、七九)。
全宋文·卷二八○
崔端,真宗咸平中为苏州判官。景德中历太常丞、户部副使。大中祥符三年知华州,五年移知梓州。见《续资冶通鉴长编》卷四八、五六、五八、六五、七四、七九。
米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四年(1007)任代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44 【介绍】: 宋宗室,太宗第八子。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真宗即位,数加恩命,累封荣王。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降封端王。仁宗亲政,益加尊宠,拜太师,累授荆南、淮南节度大使,历封定王、镇王、孟王、荆王。性严毅,喜聚书,好为文辞,颇善二王书,工飞白。卒谥恭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