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输虑(輸慮)
竭尽思虑。 唐 郭湜 《高力士传》:“自陛下威权假於宰相,法令不行,灾眚备於岁时,阴阳失度,纵为输虑,难以获安。”
《漢語大詞典》:皲手茧足(皸手繭足)
亦作“皹手茧足”。 手皲裂,足生茧。形容竭尽努力。 严复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凡可以愈愚者,将竭力尽气、皹手茧足以求之。”
《國語辭典》:鞠躬尽瘁(鞠躬盡瘁)  拼音:jú gōng jìn cuì
鞠躬,弯身以示敬慎。尽瘁,竭尽辛劳。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六出:「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枯脑焦心(枯腦焦心)
谓竭尽心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云南杂志〉发刊词》:“呜呼!《云南杂誌》《云南杂誌》,是 云南 前此未有之创举而今日之救亡策也……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
《漢語大詞典》:尽儩(盡儩)
净尽,绝迹。儩,竭尽。诸菩萨求佛本业经:“菩萨见异道人时,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诸恶根本,悉消尽儩。”
《國語辭典》:尽忠报国(盡忠報國)  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也作「精忠报国」。
《國語辭典》:筋疲力尽(筋疲力盡)  拼音:jīn pí lì jìn
筋肉疲惫,气力耗尽。形容非常的疲累。《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也作「力尽筋疲」、「精疲力竭」、「精疲力尽」。
《國語辭典》:力尽筋疲(力盡筋疲)  拼音:lì jìn jīn pí
力气用尽,筋肉疲累。形容极为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唐。韩愈 论淮西事直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精忠岳传》第三九回:「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也作「筋疲力尽」。
《漢語大詞典》:目注心营(目注心營)
谓竭尽心力以赴。 严复 等《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自毁齿至於白首,终其百年之身,所目注心营,劳苦险难,几死而后得之者,其间大事,不过与禽兽争饮食,与禽兽争居处而已。”
《國語辭典》:沥血叩心(瀝血叩心)  拼音:lì xuè kòu xīn
比喻费尽心血,极尽辛劳。南朝梁。元帝〈与诸藩令〉:「一丸之土,可封函谷,半纸之翰,能下聊城,而不以富贵为荣,不以妻孥为念。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也作「呕心吐胆」、「呕心沥血」。
《漢語大詞典》:漉汔
使干涸竭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分類:干涸竭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