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童子迦叶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其母于妊娠中出家为比丘尼,后生男子,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成阿罗汉果。尝浴于恒河,现神通于波斯匿王前,使王起敬信僧宝之念。见经律异相十六。
童女迦叶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为优婆塞。长阿含经第七弊宿经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醯村北,尸舍婆林住。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婆醯村。此村丰乐,民人众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为梵分。」然与此同本异译之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曰:「一时尊者鸠摩罗迦叶,游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往诣斯和提,住彼村北尸摄和林。尔时斯和提中,有王名蜱肆。」鸠摩罗,此译童子,即童子迦叶也。然则所谓童女者殆误。僧祇律十九曰:「王舍城中有姊妹二人妊身未产,信佛出家,诸比丘尼见其腹相便驱出。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在家妊身者无罪。此比丘尼后生男儿字童子迦叶,年至八岁。出家修道,成阿罗汉。」五分律九曰:「童子迦叶,不满二十受具足戒。比丘生疑,佛言今听数胎中岁足为二十,若犹不满,又听以闰月足。」
活命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光记五曰:「时缚迦,此云活命。善疗众病,能活命故。曰云耆婆,云耆域,讹也。」此前之童子也。同次文曰:「鸠摩罗,此言童子。时婆,此云活命。名活命童子。」是后之童子也。
活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医王耆婆之译名。善见律十七曰:「耆婆者外国音,汉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时无畏王子,晨朝乘车,欲往见王。路见小儿,问傍人言:此儿为死为活?傍人答言:活。是故言活童子。」(参见:耆婆)
耆婆
【佛学大辞典】
(人名)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女耆域因缘经,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经共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为柰女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毗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四分律三十九谓为王舍城淫女(娼女)婆罗跋提与瓶沙王(频婆沙罗)子无畏王之子,就提叉尸罗之宾迦罗学医云。宋史艺文志有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
乌婆计设尼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竖大头小三指,馀指屈,当胸,坐于赤莲。
训童行
【佛学大辞典】
(行事)训诲童行之意。禅宗每月一日十五日等,集各局务行者于寝堂,训诲垂示也。百丈清规有训童行条。
雪山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本生)与雪山大士同。
雪童
【佛学大辞典】
(本生)雪山童子也。秘藏宝钥中曰:「雪童投身。」(参见:雪山大士)
雪山大士
【佛学大辞典】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于尔时住于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于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经无量岁。」止观二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
曼殊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曼殊室利童子之略。
常瞿利童女
【佛学大辞典】
(天部)除虫毒之尊也。常瞿利翻云大体,或作常瞿利毒女,又作常瞿利童子。毒女经谓「此常瞿利,虽现女人,而实非女,善男子,诸佛菩萨智慧神通,能为众生现种种身,摄化诸毒。」此言其为男性也。童女经言:「我游香醉山,见一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以鹿皮为衣,以诸毒蛇为璎珞,将诸毒蛇蟒之类,围绕前后常为伴而戏。」此明其住于毒虫之三昧也。成就法曰:「身绿色状如龙王,具七头,顶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股叉,第二手执三五基之孔雀尾,左第一手持黑蛇,第二手无畏。」
逝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支法度译。逝为梵语逝多之略。译曰胜。童子名。此经外,有二译,安世高译者谓之长者子制,白法祖译者谓之菩萨逝。年十六时佛至其家,逝劝母行施,佛为授记。
善思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證无生忍。
善财童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华严经入法界品曰:「文殊师利在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其时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善财其一人也,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名此儿曰善财。」善财诣文殊师利所发心,从此渐次南行,参五十三知识而證入法界。探玄记十八曰:「由此福报财宝相起立善财名,即善为因财为果,又生时宝现为财,后叹其行德为善。」禅寺山门阁上观音菩萨左边安善财童子之像,是取善财历访五十三知识于第二十七番遇观音大士闻法之因缘而为菩萨之胁士者。大法会行道之时,有执火舍前行之小法师二人,是曰定若沙弥,别名善财童子,但依童子之形而名也。止观一曰:「常啼东请,善财南询,乐王烧手,普明刎头。」(参见:五十三参)。梵Sudhana。
普庄严童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所谈四胜身成佛之一人。过去有王,名爱见善慧(新经曰喜见善慧),其第二王子名普庄严童子(新经曰大威光太子),以三生中解行生之胜身,于解行生之终心入果海。见旧经四、新经十一。
菩萨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逝经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