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78,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罗弘信(别称 罗宏信 字 德孚 庄肃 豫章郡公 )
章碣(字 鲁封 )
僧本寂( 本寂、什么 黄 名 耽章、敲倡俱行 世称 曹山本寂 元證大师 号 纸衣道者、小稷下 )
张祎(字 冠章 )
山行章( 章 )
章仔钧
郑元章(字 博文 正一大师、冲素先生 )
瞿章
谢彦章
王彦章(字 子明、贤明 )
彭彦章
姚彦章
杨彦询(字 成章 )
苏章
其它辞典(续上)
牛徽(字 勋美 奇章男 )罗弘信(别称 罗宏信 字 德孚 庄肃 豫章郡公 )
章碣(字 鲁封 )
僧本寂( 本寂、什么 黄 名 耽章、敲倡俱行 世称 曹山本寂 元證大师 号 纸衣道者、小稷下 )
张祎(字 冠章 )
山行章( 章 )
章仔钧
郑元章(字 博文 正一大师、冲素先生 )
瞿章
谢彦章
王彦章(字 子明、贤明 )
彭彦章
姚彦章
杨彦询(字 成章 )
苏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定鹑觚人,字勋美。牛蔚子。懿宗咸通八年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僖宗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徽治以刚明,法度复振。拜谏议大夫,固辞,乞归侍亲。后为刑部侍郎,封奇章男。崔胤忌其正,改散骑常侍。不拜,换太子宾客。以刑部尚书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898 【介绍】: 唐魏州贵乡人,字德孚。初为魏州裨将,主马牧。赵文□死,众推弘信为帅,诏擢知魏博节度留后,再迁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豫章郡公。累官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郡王。卒谥庄肃。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898 《全唐诗外编》又作罗宏信。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少从戎役。僖宗文德元年(888),加工部尚书,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昭宗龙纪元年(889),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封豫章郡公。累官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王。卒谥庄肃。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外编》收诗2首,皆重见于《全唐诗》罗绍威名下,《白菊》一首又见于罗隐名下。绍威即弘信之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章孝标子。僖宗乾符进士。后流落不知所终。工诗。尝创变体诗,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时人效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人章孝标之子。登僖宗乾符进士第,咸通、乾符间,颇著诗名,后流落江湖,不知所终。生平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其诗多为七律,颇有愤激之音,如“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癸亥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上下句双用韵者。”原注:“唐章碣有此体,不足为法。”而方干《赠进士章碣》诗称“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当指此种风行一时之创格变体而言。《全唐诗》存诗26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联。唐诗汇评
章碣,生卒年不详,字鲁封,桐庐(今属浙江)人,后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或云章孝标之子。咸通中,屡试不第。乾符四年,高湘知贡举,擢其所知邵安石为进士,碣作《东都望幸》诗刺之。归乡,钱镠召为表奏孔目官,碣拒之,受笞,乃受命。或云后典苏州。与罗隐,方干友善。有《章碣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章碣……咸通末,以篇什著名。《蔡宽夫诗话》
文章变态,固亡穷尽,然高下工拙,亦各系其人才……唐末有章碣者,乃以八句诗平侧各有一韵。如“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雨岸,波涛欺得送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自号变体,此尤可怪者也。唐诗纪事
碣未第时,方十赠诗云:“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何如且破望中叶,未可便攀低处技。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此时才子吟应苦,吟苦鬼神知不知?”沧浪诗话
有律诗上下句双用韵者:第一句,第三、五、七句押仄韵;第二句,第四、六、八句押一平韵。唐章碣有此体,不足为法。漫列于此,以备其体坏。唐才子传
碣有异才,尝草创诗律,于八句中足字平侧,各从本韵……自称变体。当时趋风者亦纷纷而起也。围炉诗话
晚唐章碣八句诗,平仄各押韵:一畔、二天、三岸、四船、五看、六眠、七算、八边。无聊之思,亦将以为格而步之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01 【介绍】: 唐僧。泉州莆田人。俗姓黄。少习儒,性乐释典,十九岁出家福州云名山。后居临川曹山,前来参问者常满堂。有《注对寒山子诗》。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0—901 又名耽章。俗姓黄,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19岁出家,入福州云名山。懿宗咸通初,从洞山良价学禅,得其印可。后住临川曹山,大振洞山雄风,开曹洞一宗,世称曹山本寂。昭宗光化四年(901)卒。敕谥元證大师。《祖堂集》卷八、《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七均有传。后人辑有《抚州曹山元證禅师语录》,收入《大正藏》。本寂兼善诗,著有《对寒山子诗》7卷,已佚。其语录及《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录存本寂诗偈1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收录其诗1首,题名耽章,实为大梅法常作。禅林僧宝传·卷第一
禅师讳耽章。泉州莆田黄氏子。幼而奇逸。为书生不甘处俗。年十九弃家。入福州灵石山。六年乃剃发受具。咸通初。至高安。谒悟本禅师价公。依止十馀年。价以为类己。堪任大法。于是名冠丛林。将辞去。价曰。三更当来。授汝曲折。时矮师叔者知之。蒲伏绳床下。价不知也。中夜授章。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五位显诀。三种渗漏毕。再拜趋出。矮师叔引颈呼曰。洞山禅入我手矣。价大惊曰。盗法倒屙无及矣。后皆如所言。宝镜三昧。其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其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必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儿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五位君臣偈。其词曰。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昔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偏中至。两刃交锋要回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气。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终归炭里坐。三种渗漏。其词曰。一见渗漏。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谓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谓体妙失宗。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纲要偈三首。其一名敲倡俱行。偈曰。金针双锁备。挟路隐全该。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其二名金锁玄路。偈曰。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力穷寻进退。金锁网鞔鞔。其三名理事不涉。偈曰。理事俱不涉。回照绝幽微。背风无巧拙。电火烁难追。黎明章出山。造曹溪礼祖塔。自螺川还止临川。有佳山水。因定居焉。以志慕六祖。乃名山为曹。示众曰。僧家在此等衣线下。理须会通向上事。莫作等闲。若也承当处分明。即转他诸圣。向自己背后。方得自由。若也转不得。直饶学得十成。却须向他背后叉手。说什么大话。若转得自己。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假如泥里倒地。亦作得主宰。如有僧问药山曰。三乘教中。还有祖意也无。答曰有。曰既有。达磨又来作么。答曰。只为有。所以来。岂非作得主宰。转得归自己乎。如经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言。劫者滞也。谓之十成。亦曰断渗漏也。只是十道头绝矣。不忘大果。故云守住耽著。名为取次承当。不分贵贱。我常见丛林。好论一般两般。还能成立得事么。此等但是说向去事路布。汝不见南泉曰。饶汝十成。犹较王老师。一线道也。大难。事到此。直须子细始得。明白自在。不论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是不行旧时路。若有忻心。还成滞著。若脱得。拣什么。古德云。只恐不得轮回。汝道作么生。只如今人。说个净洁处。爱说向去事。此病最难治。若是世间粗重事。却是轻。净洁病为重。只如佛味祖味。尽为滞著。先师曰。拟心是犯戒。若也得味是破斋。且唤什么作味。只是佛味祖味。才有忻心。便是犯戒。若也如今说破斋破戒。即今三羯磨时。早破了也。若是粗重贪瞋痴。虽难断却是轻。若也无为无事净洁。此乃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亦只为这个。亦不独为汝。今时莫作等闲。黧奴白牯修行却快。不是有禅有道。如汝种种驰求。觅佛觅祖。乃至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心。所以不如黧奴白牯。兀兀无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槃。及以善恶因果。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若能恁么。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能披毛戴角。牵犁拽耒。得此便宜。始较些子。不见弥勒阿閦。及诸妙喜等世界。被他向上人唤作无惭愧。懈怠菩萨。亦曰变易生死。尚恐是小懈怠。在本分事。合作么生。大须子细始得。人人有一坐具地。佛出世慢他不得。恁么体会修行。莫趁快利。欲知此事。饶今成佛成祖去。也只这是。便堕三涂地狱六道去。也只这是。虽然没用处。要且离他不得。须与他作主宰始得。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便是变易也。不见永嘉云。莽莽荡荡招殃祸。问如何是莽莽荡荡招殃祸。曰只这个总是。问曰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免作么。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是不要免。乃至世间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为不小。因什么如此。只为变易。若不变易。直须触处自由始得。香严闲禅师会中有僧。问如何是道。闲曰枯木里龙吟。又问如何是道中人。闲曰髑髅里眼睛。其僧不领。辞至石霜。问诸禅师曰。如何是枯木里龙吟。诸曰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诸曰犹带识在。又不领。乃问章曰。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章曰血脉不断。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章曰乾不尽。又问有得闻者否。章曰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又问未审是何章句。章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乃作偈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有僧以纸为衣。号为纸衣道者。自洞山来。章问如何是纸衣下事。僧曰。一裘才挂体。万事悉皆如。又问如何是纸衣下用。其僧前而拱立。曰诺即脱去。章笑曰。汝但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僧忽开眼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章曰未是妙。僧曰如何是妙。章曰不借借。其僧退坐于堂中而化。章作偈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若向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僧问五位君臣旨诀。章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至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要当审详辨明。君为正位。臣是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问如何是君。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问如何是臣。曰灵机宏圣道。真智利群生。问如何是臣向君。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问如何是君视臣。曰妙容虽不动。光烛不无偏。问如何是君臣道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又曰。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有稠布衲者。问曰。披毛戴角是什么堕。章曰是类堕。问不断声色是什么堕。曰是随堕。问不受食是什么堕。曰是尊贵堕。夫冥合初心。而知有是类堕。知有而不碍六尘是随堕。维摩曰。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食者正命食也。食者亦是就六根门头。见觉闻知。只不被他染污。将为堕。且不是同也。章读杜顺傅大士所作。法身偈曰。我意不欲与么道。门弟子请别作之。既作偈。又注释之。其词曰。渠本不是我(非我)。我本不是渠(非渠)。渠无我即死(仰汝取活)。我无渠即余(不别有)。渠如我是佛(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驴(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若遇御饭。直须吐却)。何假雁传书(不通信)。我说横身唱(为信唱)。君看背上毛(不与你相似)。乍如谣白雪(将谓是白雪)。犹恐是巴歌。南州帅南平钟王。雅闻章有道。尽礼致之不赴。但书偈付使者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天复辛酉夏夜。问知事。今日是几何日月。对曰六月十五。章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吾行脚去。及时焚香。宴坐而化。阅世六十有二。坐三十有七夏。门弟子葬全身于山之西阿。塔曰福圆。 赞曰。宝镜三昧其词要妙。云岩以受洞山。疑药山所作也。先德惧属流布。多珍秘之。但五位偈。三种渗漏之语。见于禅书。大观二年冬。显谟阁待制朱彦世英。赴官钱塘。过信州白华岩。得于老僧。明年持其先公服。予往慰之。出以授予曰。子当为发扬之。因疏其沟封。以付同学。使法中龙象。神而明之。尽微细法执。兴洞上之宗。亦世英护法之志也。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黄氏。泉之蒲田人。年十九。即出家于福州之云名山。年二十二。而受具。举措老成。识者知其为法器。成通初。禅学方盛。会悟本价禅师。住洞山。寂往来请益。洞山问云。阇梨名什么。寂云本寂。洞云向上更道。寂云不道。洞云为什么不道。寂云向上不名本寂。洞深器之。寂辞洞山。山问云什么处去。寂云不变异处去。洞云不变异岂有去耶。寂云去亦不变异。 后受请。出世抚之曹山。徙荷玉山。二处法席俱盛。 僧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寂云不相识。僧云为什么不相识。寂云只为同在一处。僧云恁么即不分也。寂云眉且不是目。僧云如何是目。寂云端的。僧云如何是眉。寂云曹山却疑。僧云和尚为什么却疑。寂云若不疑即端的去也。 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如何是海。寂云。包含万有。曰为什么不宿死尸。寂云绝气者不著。曰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著。寂云。万有非其功。绝气有其德。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寂云。道有道无即得。争柰龙王按剑何。训应之暇。又出君臣五位之说。以诠其妙。复著对寒山子诗。行世。文辞雅丽可观。寻示疾终。寿六十二。腊三十七。弟子树塔以窆。南岳玄泰追撰塔铭。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本寂。姓黄氏。泉州蒲田人也。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年惟十九二亲始听出家。入福州云名山。年二十五登于戒足。凡诸举措若老苾刍。咸通之初禅宗兴盛。风起于大沩也。至如石头药山其名寝顿。会洞山悯物高其石头。往来请益学同洙泗。寂处众如愚发言若讷。后被请住临川曹山。参问之者堂盈室满其所詶对邀射匪停。特为毳客标准。故排五位以铨量区域。无不尽其分齐也。复注对寒山子诗流行寓内。盖以寂素修举业之优也文辞遒丽号富有法才焉。寻示疾终于山。春秋六十二僧腊三十七。弟子奉龛窆而树塔。后南岳玄泰著塔铭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冠章。释褐任汴州从事。迁蓝田尉、集贤校理。僖宗乾符中,先后为浙西赵隐、淮南刘邺辟为宾佐。入为监察御史,迁左补阙,累官中书舍人。中和间,拜工部侍郎,迁尚书右丞,改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转吏部侍郎。昭宗乾宁末,为韩建所排,贬衡州司马。后复征拜礼部尚书,迁太常卿,又历兵部、刑部尚书。后梁太祖受禅后不久致仕。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冠章,南阳(今属河南)人。释褐任汴州从事、户部判官。入为蓝田尉、集贤校理。僖宗乾符时,先后为赵隐、刘邺辟为浙西、淮南宾佐。入为监察御史,迁左补阙,累官中书舍人。中和时,拜工部侍郎,迁尚书右丞,改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转吏部侍郎。历兵、刑二部尚书。昭宗乾宁四年(897),为韩建所排,贬衡州司马。后征拜礼部尚书,改太常卿,复迁兵、刑二部尚书。唐亡,仕后梁。开平元年(907)致仕。事迹散见其《南龛题名记》、《旧唐书·张正甫传》附、《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章。五代时人。唐末官眉州刺史,筑州城周遭八里余,名曰卧牛城。后降前蜀王建,授都押牙,出镇黎州。因与诸蛮交通,为建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浦城人。深沉大度,逾不惑,隐居不仕。后以王审知尚知有唐,乃诣军门上“战、攻、守”三策,审知馆为上客。奏授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北面行营招讨使,有惠政。卒赠忠宪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道士。字博文,幼号神童。十五岁辞亲学道,从李归学上清毕法。昭宗景福二年,住天柱山精思院。钱镠请入开元宫,建坛授箓。昭宗赐号正一大师、冲素先生。寻请归山,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人。事杨行密,积功至先锋指挥使。唐昭宗乾宁初,为黄州刺史。会朱温部将朱友恭来攻,章弃城走,被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 【介绍】: 五代时许州人。葛从周养子。事后梁太祖为骑将,善将骑兵,好优礼儒士,将士咸乐为用。累官许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末帝贞明四年冬与贺镶同领军,与李存勖对垒,镶忌其声名,诬其谋叛,杀之于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923 【介绍】: 五代时郓州寿张人,字子明,一作贤明。少从朱温为军卒,以骁勇闻,号“王铁枪”。后梁末帝时累迁澶州刺史。龙德末以招讨使御后唐兵,三日破敌,旋以被谗免职。后唐大军攻充州,彦章战败被擒,不屈,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陵人。天祐初,为袁州刺史,与危全讽连兵攻洪州,为周本所擒,遂降吴,杨隆演署为百胜军使。后吴越兵入侵,命彦章与陈汾拒之。彦章兵败,汾拥兵不救,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汝南人。少沉勇,有智略。累官湖南听直军将。昭宗乾宁三年,湖南无帅,彦章至邵州迎马殷至长沙主政,复建议取衡、永诸军,终至湖南平定。授澧州刺史,寻署静江行军司马。乾化初,迁宁远节度副使,权知容州。寻为南汉所败,奔归长沙。又攻鄂州,未果。数年后,定方略削平辰溆蛮。马殷开国后,以功拜左丞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72—约945 【介绍】: 五代时河中宝鼎人,字成章。幼聪悟。后唐明宗时为德州刺史。末帝时石敬瑭镇太原,朝廷疑其有二心,以彦询为节度副使监之。及敬瑭建后晋,授彦询齐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宣徽使,加兼左骁卫上将军。历邓、邢、华州节度使。开运初,以风痹罢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俄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 【介绍】: 五代时封州人。性忠厚,有勇力。仕南汉。初为刘隐牙将,累功至封州刺史、左右卫使。刘䶮即位,命典禁卫军。楚人来攻,章以计大破之,迁团练使。骁勇善战,行军多合古法,称一时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