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竖石听讲
【佛学大辞典】
(故事)罗什弟子道生,讲涅槃经,立阐提有佛性之义,不答于众,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众,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之处,曰:如我所说,契于佛心否?群石首肯。见稽古略二。
身毛喜竖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惟净等译。善星比丘舍离佛法种种毁谤三宝。舍利子,闻之白佛,佛为广说九次第定十力四无畏等及树證果之相。
竖者
【佛学大辞典】
(职位)又作立者。于论场立义答问者之难者曰竖义,亦曰竖者。但竖义与竖者有上下之别。
竖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超之一。
竖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立义。于论场就出自探题之论题而立义也。字汇云,竖者立也,俗作竖非。西域记五曰:「众咸默然无竖议者。」佛祖统纪三十八曰:「相州彼岸寺鉴禅师讲会,各各竖义。有一小僧难问蜂起,殊为可观。」
竖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立敌。立者与敌者。于论场成立自义者为立者,反对之而问难者为敌者。
竖底沙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Jyotis!a,六论之一。
横竖
【佛学大辞典】
(杂语)横与竖也。与纵横同。次第曰竖,不次第曰横,又亘于时间曰竖,空间曰横。例如法华文句九曰:「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修德三如来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又选择决疑钞三曰:「若横若竖,具足三心,而行念佛者,百千皆生,万无一失。」皆有次第不次第之意味也。显名钞曰:「光明无量者,横显十方利益无边,寿命无量者,竖示三世化导无限。」是取时间空间之意也。
竖起脊梁骨
【俗语佛源】
原为禅宗语。《五灯会元》卷十二载:有个叫狄三的人出家了,禅师给他起了个法名称「道川」,并教诲他说:「汝旧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耳。汝能竖起脊梁,了办个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则依旧狄三也。」「竖起脊梁」,谓站稳脚跟,振奋精神,专心参禅办道。这是一句禅家习用语。再举一例,如《五灯会元》卷十七:「其或见谛不真,影像仿佛,寻言逐句,受人指呼,驴年得快活去。不如屏尽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体现出佛家所提倡的「勇猛精进」的精神。朱熹亦好用禅语,其《语类》卷一零五谓:「道夫辞拜还侍,先生曰:「更硬著脊梁骨!」今亦常用此语,谓提起正气,振奋精神。如:我们要竖起脊梁骨,不怕威胁,不怕利诱,为建设繁荣公正的社会而奋斗。(李明权)
横说竖说
【俗语佛源】
多方取譬,反复详述,以求详尽,使对方容易理解,谓之「横说竖说」。如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说须出自己之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瞻为上。」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子。」多方取譬,旁敲侧击,毕竟不许一语道破,正是禅宗说「话头」的特色。禅宗有顿悟的南宗和渐悟的北宗。横说属于顿悟,竖说属于「渐悟」。禅宗以「顿悟」为主,自称「宗门」,称经教为「教门」。在这个意义上,「横说」为「宗门」,「竖说」为「渐门」。佛经上还有「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之说,「横」属时间,「竖」属空间。再如儒家有经书,又有纬书,亦可称为「横说竖说」。(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