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立地  拼音:lì dì
1.立刻。唐。王建〈霓裳词〉一○首之三:「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
2.站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你这里立地,我家去也。」
《漢語大詞典》:中立地带(中立地帶)
也称中立化地区。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
《国语辞典》:起根立地  拼音:qǐ gēn lì dì
原本、根本。《金瓶梅》第三四回:「夏大人他出身行伍,起根立地上没有,他不挝些儿,拿甚过日?」
分类:原本根本
《国语辞典》:立地金刚(立地金刚)  拼音:lì dì jīn gāng
比喻人力大无穷,气势威猛。《精忠岳传》第一四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國語辭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拼音: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谚语)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后比喻只要真心改恶从善,便立即成为好人。《朱子语类。卷三○。论语。雍也篇》:「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过能不贰,直是难。」《镜花缘》第一○回:「此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可见上天原许众生回心向善的。」也作「放下屠刀便成佛」。
《國語辭典》:顶天立地(頂天立地)  拼音:dǐng tiān lì dì
头顶著天,脚立于地。形容人处事光明磊落,气势豪迈。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能够开疆展土笑谈间,算甚么顶天立地男儿汉。」《里语徵实。卷下。顶天立地引孙真人。卫生歌云》:「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也作「立地顶天」。
《國語辭典》:立地书厨(立地書廚)  拼音:lì dì shū chú
宋人吴时,为文敏捷,当时的人称他为「立地书厨」。见《宋史。卷三四七。列传。吴时》。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漢語大詞典》:立地生根
比喻过于性急,立刻就要办好事情。例如:他想要什么,就立地生根地叫人家赶快买来。
《國語辭典》:立地成佛  拼音:lì dì chéng fó
佛教禅宗指人皆有佛性,积恶之人,转念为善,即可成佛。后指人若能改过迁善,就能让生命获得新意义。《五灯会元。卷一九。东山觉禅师》:「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飏下屠刀,立地成佛。」《聊斋志异。卷七。罗祖》:「今世诸檀越,不求为圣贤,欲望成佛祖。请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须放下刀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