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窟笼(窟籠)
(1).洞;孔。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孙炎 作反切语……谓孔曰窟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三折:“将那大海船底下凿碗来大数十个窟笼,他必然沉了也。”《水浒传》第十九回:“便是 蔡京 亲自来时,我也搠他三二十箇透明的窟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地:“今人谓地有空窍为窟笼。”
(2).漏洞;破绽。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上面都是窟笼,又无招伏无赃仗。”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这状子不中使……上面都是窟笼。”
《漢語大詞典》:奥窟
幽深的洞穴。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名山奥窟,如 宛委 、 石簣 、 禹穴 、 洞庭 之类,其灵文祕检,往往有之。”
分類:幽深洞穴
《骈字类编》:下窟
唐肃底柱赋见上巢下
《骈字类编》:熊窟
范镇拟招𨼆士纷纷兮庵薆穷岩穴兮熊窟
《国语辞典》:莫高窟  拼音:mò gāo kū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参见「敦煌石室」条。
《国语辞典》:火窟  拼音:huǒ kū
1.火灾现场。如:「消防队员深入火窟救人。」《八仙得道》第五七回:「月英家中,忽然被仇人放了一把野火,一夜工夫,烧得乾乾净净,月英的母亲竟葬身火窟。」
2.喻指妓院。如:「许多被推入火窟的雏妓,正等待有关单位的救援。」
《漢語大詞典》:羽窟
羽渊 之窟。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姦悉破碎, 羽窟 无底幽黄能。”参见“ 羽渊 ”。
《漢語大詞典》:羽渊(羽淵)
池潭名。传说 鲧 死后化黄熊处。《左传·昭公七年》:“昔 尧 殛 鯀 于 羽山 ,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 羽渊 。”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三洪》:“﹝ 玉父 ﹞有《怀驹父诗》云:‘欣逢白鹤归华表,更想黄龙出 羽渊 。’” 清 方苞 《徐诒孙哀辞》:“余始寓书,告以君子之遭变也,在审其身之所处。 鯀 之殛也, 禹 未尝身殉于 羽渊 。”参见“ 羽山 ”。
《骈字类编》:二窟
战国策见一窟下窟水经注秦州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 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
《骈字类编》:蜂窟
齐东野语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燄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漢語大詞典》:鹫窟(鷲窟)
鹫山 石窟,相传 鹫山 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为 释加牟尼 坐禅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烧浄土,迈彼高踪,搆兹法宇。”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漢語大詞典》:窟岩(窟巖)
岩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巖。”
分類:岩穴
《骈字类编》:窟栖
魏晋 曹操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漢語大詞典》:窟窦(窟竇)
(1).洞空貌。
(2).洞穴;巢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二回:“我这箇山叫做 凤凰山 ,我这箇山上就是凤凰的窟竇。”
分類:洞穴巢穴
《骈字类编》:峡窟(峡窟)
唐 孟郊 峡哀 其六 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
《漢語大詞典》:识窟(識窟)
智识之窟藏处。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禀气含灵,莫闻斯本;肖形赋影,靡测由来。故发兹识窟,犹绵蒙其莫辨;导此愚相,尚窈冥而未悟。”
分類: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