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抄窃(抄竊)
抢掠偷盗。周书·杨绍传:“ 稽胡 恃众与险,屡为抄窃。”隋书·炀帝纪下:“抄窃我边陲,侵軼我城镇。” 清 洪升 《长生殿·侦报》:“他本待逞豺狼,魆地里思抄窃,巧借着献驊騮,乘势去行强刼。”
分類:抢掠偷盗
《漢語大詞典》:窃鼎(竊鼎)
谓窃位。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因喻王位、帝业。 明 高启 《读史·荀彧》诗:“犹缘死沮奸雄意,窃鼎迁延到五官。”
《漢語大詞典》:窃乞(竊乞)
盗贼和乞丐。 清 唐甄 潜书·思愤:“天降疾恶,甚於刖劓之刑;天降忧贫,甚於流窜之罚。其於愚人,则流於佣隶,入於窃乞。其於才人,则流於徼幸,入於奸乱。”
分類:盗贼乞丐
《漢語大詞典》:窃桃儿(竊桃兒)
对 汉 东方朔 的戏称。 宋 刘克庄 《鹊桥仙·庚申生日》词:“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寧耐,等他桃熟。”参见“ 窃桃 ”。
《漢語大詞典》:窃桃(竊桃)
传说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 汉武帝 时, 东方朔 尝三次偷食之。事见汉武故事。后以“窃桃”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漢語大詞典》:窃政(竊政)
窃取政权。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天启 间,公为编修,而宦者 魏忠贤 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分類:窃取政权
《國語辭典》:窃贼(竊賊)  拼音:qiè zéi
偷盗他人财物的人。唐。元稹侠客行〉:「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
《漢語大詞典》:诡窃(詭竊)
欺诈窃夺。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由是吏得为姦以立威,贼知以弄权,诡窃窜易,而莫示其实。”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法令滋章,关防滋密,而诡窃者滋多,视之以为恒事。”
分類:欺诈窃夺
《國語辭典》:惯窃(慣竊)  拼音:guàn qiè
经常偷窃而不改正的人。如:「惯窃是警察局的常客。」也作「惯贼」。
分類:经常盗窃
《漢語大詞典》:窃夺
窃取抢夺。例如:窃夺国家大权。
《漢語大詞典》:尸窃(尸竊)
犹尸位。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洛公书》:“某尸窃於此,思逃罪戾,未知其所。”
分類:尸位
《漢語大詞典》:据窃(據竊)
窃据,非法占据。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羣凶据窃,一鼓而崩,此又王之功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 ,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
《國語辭典》:窃疾(竊疾)  拼音:qiè jí
喜欢偷窃他人财物的癖好。《墨子。公输》:「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
分類:成癖盗窃
《国语辞典》:窃嫌(窃嫌)  拼音:qiè xián
涉嫌偷窃的人。如:「针对那件名画失踪案,警方已逮捕到一名窃嫌,近日应可宣布侦破。」
分类:偷窃
《漢語大詞典》:摽窃(摽竊)
同“ 剽窃 ”。 抄袭、窃取他人的文章或成果。摽,通“ 剽 ”。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这‘流言’早听到过了;后来见于《闲话》,说是‘整大本的摽窃’。”
《國語辭典》:窃犯(竊犯)  拼音:qiè fàn
偷窃东西的犯人。如:「在左邻右舍通力合作下,窃犯当场落网。」
分類: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