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矹硉
山石突出貌。喻胸中不平之气。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漢語大詞典》:奇卓
卓越突出。《后汉书·李固传》:“ 厚 ( 杨厚 )等在职,虽无奇卓,然夕惕孳孳,志在忧国。”
分類:卓越突出
《漢語大詞典》:魋颜
额头突出。常形容相貌丑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 清 赵翼 《人面竹》诗:“魋颜十八盘,数与应真配。”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卯则终身鰥寡怨旷,或拥黑人、黄馘、魋颜、缩项而慰情胜无焉。”
《國語辭典》:虚构(虛構)  拼音:xū gòu
凭空构想。「构」文献异文作「搆」。《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评论朝廷,虚搆无端。」《魏书。卷五八。杨播传》:「虚搆是言,得无有别图也。」
《漢語大詞典》:岩棱(巖稜)
亦作“嵓稜”。 形容骨骼突出多棱角。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丹青为业:“ 默 乃 苏子美 之甥也。 子美 作自咏诗云:‘铁面苍髯骨有稜,世间儿女见须惊。’ 默 亦嵓稜多髭,类其舅云。” 宋 方岳 《闻罢》诗:“面骨巖稜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漢語大詞典》:后距(後距)
(1).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2).亦作“ 后拒 ”。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 ,为贰师后距。” 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 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 ,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 明 李东阳 《五丈原》:“侯归上天多旧伍, 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国语辞典》:高颧(高颧)  拼音:gāo quán
颧骨突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突兀高颧,浓眉毛,压一双赤眼。」
《漢語大詞典》:冠珥
(1).即日珥。为突出在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日全食时,用肉眼可以看见,其色火红。周礼·春官·眡祲“四曰监” 汉 郑玄 注:“监,冠珥也。” 贾公彦 疏:“谓有赤云气在日旁如冠耳。珥,即耳也。今人犹谓之日珥。”晋书·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迭次序,在于日旁也。”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际,日有冠珥、环晕、缨纽、负抱、戴履、背气,十日之中常七八。”
(2).指首饰与耳饰。 唐 司空图 《山居记》:“亦犹人之秀发,必见於眉宇之间,故五峯頍然,为其冠珥。”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见数妇人各买冠珥以入。”
《國語辭典》:孤拔  拼音:gū bá
1.形容出群而挺拔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山东沂州之西,有个名山,孤拔耸峭,迥出众峰。」
2.人名。(Amedec Anatole Prosper Courbet,西元1827~1885)法国海军将领。中法之战,侵福州,败福建舰队,据澎湖岛,封锁台湾,后中弹阵亡。
《國語辭典》:卓著  拼音:zhuó zhù
突出显著。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
《漢語大詞典》:殊政
突出的政绩。后汉书·蔡茂传:“﹝ 郭贺 ﹞拜 荆州 刺史,及到官,有殊政。”新唐书·范传正传:“歷 歙 、 湖 、 苏 三州刺史,有殊政,进拜 宣 歙 观察史。”
分類:突出政绩
《國語辭典》:梁辀(梁輈)  拼音:liáng zhōu
古代车上用来驾马的曲辕。突出于车前,形状如同屋梁。《诗经。秦风。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
《國語辭典》:廊檐(廊簷)  拼音:láng yán
廊顶突出在墙壁或柱子外的部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一日祷告毕,睡倒在廊檐下,一灵儿被殿前灵派侯摄去,问他终日埋天怨地的缘故。」
《漢語大詞典》:耸擢(聳擢)
(1).高耸突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内则 别风 之嶕嶢,眇丽巧而耸擢。”一本作“ 竦擢 ”。 吕向 注:“言高竦而擢出。”
(2).跳跃。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歘耸擢以鸿惊,时濩略而龙翥。” 唐 乔潭 《裴将军剑舞赋》:“锋随指顾,鍔应回翔。取诸身而耸擢,上其手以激昂。”擢,一本作“ 跃 ”。
《漢語大詞典》:石鼻
突出的石头。 宋 苏轼 《巫山》诗:“浣衣掛树梢,磨斧就石鼻。”
分類:突出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