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西风波(西风波)  拼音:xī fēng bō
中纬度西风带内,由西向东运行高空气流,如显现南北方向的波动,称为「西风波」。观察西风波的形成、发展与动态,可作为气象预报的依据。
《国语辞典》:咽气症(咽气症)  拼音:yàn qì zhèng
病人无意识中吞咽空气的症状。常发生于神经疾病或歇斯底里的患者,易引起胃肠扩张和障碍。
《国语辞典》:氧化钠(氧化钠)  拼音:yǎng huà nà
化学式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摄氏一百八十度)加热所得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而生成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而变成碳酸钠。可用作脱水剂、聚合剂和缩合剂等。
《国语辞典》:氧化焰  拼音:yǎng huà yàn
火焰的最外层。因含有强热的空气,极易氧化,故称为「氧化焰」。也称为「外焰」。
《国语辞典》:悬浮物(悬浮物)  拼音:xuán fú wù
悬浮在空气或液体中的粒状物。
《国语辞典》:汽化器  拼音:qì huà qì
引擎内将汽油雾化,并与空气均匀混合,以便燃烧的装置。也称为「化油器」。
《国语辞典》:气垫车(气垫车)  拼音:qì diàn chē
一种利用螺旋桨,将空气向下方吹出,藉反作用力,使车体略微离开地面,再利用推动装置来移动的车辆。
《国语辞典》:气垫子(气垫子)  拼音:qì diàn zi
一种由胶皮制成,内贮空气的垫子,可以用来减震及均匀分配压力。如病床气垫子、鞋气垫子等。
《国语辞典》:气褥子(气褥子)  拼音:qì rù zi
皮制的褥,中贮空气,可供坐卧之用。
分类:空气坐卧
《国语辞典》:热气球(热气球)  拼音:rè qì qiú
将气球内的气体加热,而造成热空气密度较周遭的冷空气密度为小,产生浮力使气球往上空飘升。
《漢語大詞典》:干性油(乾性油)
指涂成薄层后,在空气中能干燥而结成一层固体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亚麻油、桐油等。是制造油漆、涂料等的重要原料。
《漢語大詞典》:干湿球温度表
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一对并列安置的温度表。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的称为“干球温度表”;另一支温度表的球部缠着纱布,纱布一端引入水杯,称为“湿球温度表”。根据两温度表的示度,利用湿度查算表可查得观测时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温度。
《漢語大詞典》:干馏(乾餾)
固体燃料的热加工方法之一。将固体燃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使分解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如煤干馏后分解成焦炭、焦油和煤气。根据加热的最终温度,一般可分为高温干馏(1000℃左右)和低温干馏(550℃左右)。
《漢語大詞典》:乾性油
指涂成薄层后,在空气中能干燥而结成一层固体膜的油脂,如棉子油、亚麻油、桐油等。是制造油漆、涂料等的重要原料。
《漢語大詞典》:风让日(風讓日)
指清晨日出时,地面温度最低,空气稳定,近地面出现风速最弱的现象。 明 娄元礼 田家五行·论风:“大凡风,日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