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空手  拼音:kōng shǒu
1.徒手。《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
2.空著两手,比喻一无所获。亦指拜访不带礼物。《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一六。述而篇》:「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直钱底,羔雁是较直钱底。」《红楼梦》第七○回:「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
3.无所依据而作,并非临摹。多指字画、刺绣等。如:「他以空手作画而闻名世界。」「她空手绣的花儿竟也活灵活现的。」
《高级汉语词典》:贼不空手
比喻势在必得
《国语辞典》:空手而回  拼音:kōng shǒu ér huí
两手空空地回去。比喻一无所获。如:「只要全力以赴,绝无空手而回的道理。」《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你败了三万两银子,空手而回,我将金银首饰器皿,都与你拿去罢。」
分类:地回二四
《国语辞典》:如入宝山空手回(如入宝山空手回)  拼音: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
比喻毫无收穫、无功而返。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放著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国语辞典》:空手道  拼音:kōng shǒu dào
一种以我国国术为主体的技击,不带任何武器的徒手空拳武术。以手、足、拳、肘等身体部位,有效的制服对方。早年传至琉球,称为「唐手道」,西元一九二一年传入日本,一九三六年改称为「空手道」。
《國語辭典》:游手  拼音:yóu shǒu
1.空手。《仪礼。聘礼》:「大夫二手授栗」句下汉。郑玄。注:「受授,不游手,慎之也。」
2.閒荡无所事事。《金史。卷三。太宗纪》:「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也作「游手」。
《漢語大詞典》:空拳
(1).徒手;空手。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戍卒 陈胜 ,无将帅之任,师旅之众,奋空拳而破百万之师。” 唐 元稹 《论西戎表》:“寇至则卒伍被甲而乘城,野人空拳以应敌。” 清 陈天华 《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只想拿空拳打他。”
(2).谓无所擒获。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浦鸥防碎首,霜鶻不空拳。” 宋 梅尧臣 《鳲鸠赋》:“下无全物,落不空拳。”
(3).见“ 空弮 ”。
《國語辭典》:空弮  拼音:kōng quān
无箭的弓。《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國語辭典》:徒手  拼音:tú shǒu
空手。唐。柳宗元〈设渔者对智伯〉:「鱼之大者幸而啄食之,臣亦徒手得焉。」
分類:徒手空手
《國語辭典》:白手  拼音:bái shǒu
空著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而今主人的事,既做不得,银子又无了,怎好白手回去见他?」《西游记》第五三回:「泉水乃吾家之井,凭是帝王宰相,也须表礼羊酒来求,方才仅与些须;况你又是我的仇人,擅敢白手来取?」
分類:徒手空手
《漢語大詞典》:索手
犹只手;空手。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符文出布,村妇聚观於道,皆行而绩麻,无索手者。”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有司以为不肖,竟从黜落,不得进望清光以遂昔愿,索手东归,杜门求志。”
分類:只手空手
《國語辭典》:素手  拼音:sù shǒu
1.白皙的手。《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2.空手。《西游记》第七三回:「贫僧素手进拜,怎么敢劳赐斋?」《金瓶梅》第二二回:「你应二爹今日素手,促忙促急,没曾带的甚么在身边,改日送胭粉钱来罢。」
《國語辭典》:赤手  拼音:chì shǒu
空手。如:「赤手难抵双拳」。宋。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诗:「当年老使君,赤手降于菟。」
分類:空手徒手
《國語辭典》:白战(白戰)  拼音:bái zhàn
空手相搏。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王二李善以盗除盗》:「王闪过,迎之以刀。僧一跃,立数丈外,笑曰:『君岂不能白战乎?』王亦笑而掷刀直立。」
《國語辭典》:暴虎  拼音:bào hǔ
空手与虎搏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袒裼暴虎,献于公所。」《新唐书。卷一九○。钟传传》:「士处世尚智与谋,勿效吾暴虎也。」
《漢語大詞典》:无操(無操)
(1).谓徒手无所操执。指空手。管子·参患:“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
(2).不费心思。 唐 薛能 《春日使府寓怀诗》之二:“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