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5,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藏景穷岩
白首穷经
百巧千穷
百巧成穷
安富恤穷
笔困纸穷
笔楮难穷
道尽涂穷
道尽途穷
打穷碑
出奇不穷
出奇无穷
词穷理尽
词穷理绝
词穷理屈
《分类字锦》:藏景穷岩(藏景穷岩)
齐书高逸传序藏景穷岩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义示形神于天壤则名教之外别有风猷
分类:隐逸
《國語辭典》:白首穷经(白首窮經)  拼音:bái shǒu qióng jīng
虽然年老,仍不断的研读经籍。《元史。卷一九九。隐逸传。张特立传》:「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也作「皓首穷经」。
《國語辭典》:百巧千穷(百巧千窮)  拼音:bǎi qiǎo qiān qióng
比喻虽有好才能,却没有好环境和机运。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也作「百巧成穷」。
《國語辭典》:百巧成穷(百巧成窮)  拼音:bǎi qiǎo chéng qióng
比喻才能虽高,却不得发挥,反遭穷困。宋。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也作「百巧千穷」。
《國語辭典》:百巧千穷(百巧千窮)  拼音:bǎi qiǎo qiān qióng
比喻虽有好才能,却没有好环境和机运。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也作「百巧成穷」。
《國語辭典》:安富恤穷(安富恤窮)  拼音:ān fù xù qióng
安定富人,抚恤穷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唐。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也作「安富恤贫」。
《國語辭典》:安富恤贫(安富恤貧)  拼音:ān fù xù pín
安定富人,抚恤贫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如:「使富者安心,贫者安养,此乃安富恤贫,富国强兵之道。」也作「安富恤穷」。
《漢語大詞典》:笔困纸穷(筆困紙窮)
谓所写文字极多。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胸中所怀千万念,遂为 仲实 言之,而笔困纸穷,不能以究。”
分類:文字
《国语辞典》:笔楮难穷(笔楮难穷)  拼音:bǐ chǔ nán qióng
笔纸无法尽记。《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漢語大詞典》:道尽涂穷(道盡塗窮)
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涂殫”。
《國語辭典》:道尽途穷(道盡途窮)  拼音:dào jìn tú qióng
形容无路可走。《新五代史。卷一四。唐太祖家人传。庄宗五子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也作「道尽涂殚」。
《漢語大詞典》:打穷碑(打窮碑)
相传 范仲淹 镇 鄱阳 时,有一书生来献诗,自称是世上最贫寒的人。当时风行 欧阳询 的字,他的《荐福碑》很值钱。 范 想给书生拓一千本,纸墨都已备好。不料前一天夜里,碑被雷击碎。事见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二。后因以“打穷碑”比喻文士时运不佳。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打穷碑雷声息轰,送 滕王 风帆自通。”亦作“ 打碑 ”。 元 萨都剌 《送莫秀才归番阳》:“打碑过《荐福》,携酒看 芝山 。”
《漢語大詞典》:出奇不穷(出奇不窮)
见“ 出奇无穷 ”。
《漢語大詞典》:出奇无穷(出奇無窮)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三国 魏 何晏 《韩白论》:“或曰 白起 功多,《前史》以为出奇无穷。” 宋 秦观 《谋主》:“臣闻兵家之所以取胜者,非特将良而士卒劲也,必有精深敏悟之士,料敌合变,出奇无穷者为之谋主焉。”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 东坡 一人。”亦作“ 出奇不穷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 交河 苏吏部 次公 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 吕道士 同师。”
《漢語大詞典》:出奇无穷(出奇無窮)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三国 魏 何晏 《韩白论》:“或曰 白起 功多,《前史》以为出奇无穷。” 宋 秦观 《谋主》:“臣闻兵家之所以取胜者,非特将良而士卒劲也,必有精深敏悟之士,料敌合变,出奇无穷者为之谋主焉。”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 东坡 一人。”亦作“ 出奇不穷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 交河 苏吏部 次公 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 吕道士 同师。”
《國語辭典》:词穷理尽(詞窮理盡)  拼音:cí qióng lǐ jìn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
《國語辭典》:词穷理绝(詞窮理絕)  拼音:cí qióng lǐ jué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五灯会元。卷一○。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也作「词穷理尽」。
《國語辭典》:词穷理屈(詞窮理屈)  拼音:cí qióng lǐ qū
由于理由不充分,而无言以对。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出:「看他词穷理屈,任我羞惭,只自忍气吞声。」也作「理屈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