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保證价格(保證价格)  拼音:bǎo zhèng jià gé
民国六十三年,政府为稳定稻米产量及销售所提出的稻米收购保證价格。
《国语辞典》:稻田转作(稻田转作)  拼音:dào tián zhuǎn zuò
一种农业政策。政府鉴于近年来稻米生产过剩,每年却从国外进口大量杂粮,消耗巨额的外汇,因此政府乃于民国七十二年拟订计画,积极推动稻田转作杂粮或其他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以解决稻米的生产过剩问题,并节省杂粮进口外汇、提高农民所得。如:「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为维持国内稻米供需平衡、稳定市场粮价,推动稻田转作休耕政策。」
《国语辞典》:蓬莱米(蓬莱米)  拼音:péng lái mǐ
台湾一种稻米类型。属于粳型的稻米。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在台湾生产粳型稻米内销日本,为了和台湾原有的在来米及日本原产的内地米区别,特命名为蓬莱米。蓬莱米因属粳型,故直链性淀粉含量较低,煮后的米饭黏性高而软,另适合制成米果、饼乾、宁波年糕等。
《國語辭典》:湖广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  拼音:hú guǎng shú,tiān xià zú
(谚语)湖广,指湖南、湖北两省。两地自古便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更兼航运便利,故只要湖广丰收,则中国粮食不虞匮乏。《古谣谚。卷二七。湖广谚》:「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漢語大詞典》:红霞米(紅霞米)
稻米的一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赤米:“案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地属高亢,则宜多种赤米,赤米即红霞米, 松江 谓之金城稻。”
分類:稻米
《漢語大詞典》:导择(導擇)
精选稻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分類:精选稻米
《漢語大詞典》:清肠稻(清腸稻)
古代传说中的稻米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宣帝 地节 元年, 乐浪 之东,有 背明之国 ,来贡其方物。言其乡……有明清稻,食者延年也;清肠稻,食一粒歷年不饥。”
分類: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