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6,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流移
转移
移居
移书
移风
移山
文移
星移
云移
量移
月移
迁移
移植
移易
移花
《國語辭典》:流移  拼音:liú yí
流亡转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晋氏多难,灾屯流移。」《三国演义》第六回:「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
《國語辭典》:转移(轉移)  拼音:zhuǎn yí
1.转换移动。《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清史稿。卷二七。天文志二》:「以北极为心,其指时刻之表,亦定于北极,令能随天体转移,又能自转焉。」
2.改变、转换。如:「转移目标」、「转移社会风气」。《清史稿。卷三五六。洪亮吉列传》:「亮吉以为今日皇上当法宪皇帝之严明,使吏治肃而民乐生;然后法仁皇帝之宽仁,以转移风俗,则文武一张一弛之道也。」
《國語辭典》:移居  拼音:yí jū
迁居。唐。刘驾〈出门〉诗:「生计逐羸马,每出似移居。」《红楼梦》第四四回:「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家的房屋,再作移居之计。」
分類:移居迁居
《國語辭典》:移书(移書)  拼音:yí shū
致书。《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听从其言,移书谯责朱全忠。」
《漢語大詞典》:移风(移風)
转变风气。 晋 潘岳 《笙赋》:“乐所以移风於善。” 南朝 梁 丘迟 《永嘉郡教》:“虽谢 文翁 之正俗,庶几 龚遂 之移风。”隶释·汉广汉太守沉子琚绵竹江堰碑 宋 洪适 释:“盖二人相继到官,俱以移风惠民为意。”
《漢語大詞典》:移山
移动山岳。典出列子·汤问所载 北山 愚公 举家移 太行 、 王屋 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寃禽之能塞海,非 愚叟 之可移山。”旧唐书·哀帝纪:“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司空图 俊造登科,朱紫升籍,既养高以傲代,类移山而钓名。’”参见“ 愚公移山 ”。
《國語辭典》: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相传北山愚公苦于家门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拦出路,因而率领子孙挖掘土石,决心铲平二山。后天帝为其真诚所感动,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负二山,移去他地。见《列子。汤问》。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如:「这件事确实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怕不会成功吗?」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國語辭典》:文移  拼音:wén yí
公文。《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我急忙忙取得文移,趱程途不敢耽迟。」
《骈字类编》:星移
唐 沈佺期 晦日浐水应制 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星移逐西顾,风暖助东巡。
《骈字类编》:云移(云移)
元 杜本 寄题竹轩 月进窗棂影,云移几席阴。
《國語辭典》:量移  拼音:liàng yí
唐朝时贬逐远方的臣子,遇赦改近地安置,称为「量移」。后泛指职位迁换。《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唐。白居易 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骈字类编》:月移
唐 杜甫 绝句六首 其六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宋 王安石 夜直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宋 陆游 拥炉 月移西去失花影,风自北来传漏声。
《國語辭典》:迁移(遷移)  拼音:qiān yí
搬动转移。《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
《國語辭典》:移植  拼音:yí zhí
1.将植物从生长的地方,移栽至另一地方。
2.将某动物体的器官组织,移到其他部位或另一动物体上。如皮肤、眼角膜等的移植。也作「移殖」。
《國語辭典》:移易  拼音:yí yì
更改。如:「通讯处如有移易,请及早通知。」
《漢語大詞典》:移花
移植花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移花种竹,叠石疏泉。”
分類:移植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