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赀储(貲儲)
积蓄,储备。貲,通“ 资 ”。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之始得 徐州 ,貲储荡然,乃四出剽取。” 清 赵翼 《人参诗》:“搜刮罄貲储,典卖到衣被。”
分類:积蓄储备
《国语辞典》:蓄恨  拼音:xù hèn
积蓄已久的怨恨。如:「他因为蓄恨难泄,所以失手伤人。」
分类:积蓄怨恨
《漢語大詞典》:货积(貨積)
财产,积蓄的钱财。后汉书·循吏传·刘宠:“ 宠 前后歷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漢語大詞典》:富积(富積)
丰富的积蓄。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王者食所以有乐何?乐食天下之太平富积之饶也。明天子至尊,非功不食,非德不饱。故传曰:天子食时举乐。”
分類:丰富积蓄
《國語辭典》:馀蓄(餘蓄)  拼音:yú xù
剩馀的积蓄。如:「他收入微薄,支付日用之后,毫无馀蓄。」
分類:剩馀积蓄
《國語辭典》:粪坑(糞坑)  拼音:fèn kēng
积粪便的坑,称为「粪坑」。也称为「茅厕坑」。
《漢語大詞典》:畜藏
积蓄储藏。庄子·天下:“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成玄英 疏:“是以蕃滋生息,畜积藏储者,皆养民之法。”史记·平準书:“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 明 唐顺之 《蔡母邹孺人墓志铭》:“君又倜儻,不事畜藏,囊篋屡空。”
分類:积蓄储藏
《漢語大詞典》:聚畜
谓积蓄存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聚畜百药。”南史·刘秀之传:“ 梁 益 丰富,前后刺史莫不大营聚畜,多者致万金。”南史·裴松之传:“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外亦復何须。”
分類:积蓄存储
《國語辭典》:梯己  拼音:tī ji
1.个人私有的积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春郎与兰孙,又自梯己贺喜,自不必言。」《通俗编。梯己引心史》:「元人谓自己物,则曰梯己物。」也作「体己」。
2.私下、亲自。《水浒传》第六二回:「次日,宋江又梯己送路。」也作「体己」。
3.贴近、亲密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莫大姊平日也还有个把梯己人往来。」也作「体己」、「贴己」。
《漢語大詞典》:赀蓄(貲蓄)
积蓄的钱财。貲,通“ 资 ”。 宋 梅尧臣 《碧云騢》:“自此家破,曩大有貲蓄,已为 仲淹 取给尽矣。” 元 黄溍 《净胜院庄田记》:“凡佛者之居曰寺若院,有甲乙,次相授法,田庐貲蓄、器械百须之物,悉得以为世业,传子若孙。”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室虽小而貲蓄甚富,鱼米充牣。”
分類:积蓄钱财
《漢語大詞典》:渊蓄(淵稸)
如渊蓄水。形容积蓄深厚。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鋭翰汪濊以波涌,六奇抑鬱而渊稸。”
《國語辭典》:旱井  拼音:hàn jǐng
1.乾枯、没有水的井。
2.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为积蓄雨水而挖的井。
《漢語大詞典》:余积(餘積)
多馀积蓄。管子·八观:“民毋餘积者,其禁不必止。”后汉书·刘表传:“在 荆州 几二十年,家无餘积。” 清 吴伟业 《松鼠》诗:“早幸官吏租,督责无餘积。”
分類:积蓄
《漢語大詞典》:俸积(俸積)
积蓄的俸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有歷十数年不肯出 川 、 广 者,俸积丰厚,官爵穹崇。”
分類:积蓄俸金
《國語辭典》:体己(體己)  拼音:tǐ ji
1.个人的私蓄。《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也作「梯己」。
2.私下、亲自。《红楼梦》第四四回:「又体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也作「梯己」。
3.亲密、知心的。《红楼梦》第二七回:「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体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也作「梯己」、「贴己」。
《漢語大詞典》:体己人(體己人)
贴心人;心腹人。 元 杨瑀 山居新话:“尝见 周草窗 家藏 徽宗 在 五国城 写归御批数十纸,中间有云‘可付体己人’者,即今之所谓梯己人,因方音之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这一位 惲掌柜 ,是 周中堂 跟前头一个体己人。”
分類: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