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加耗
(1).古代在租税正额以外加收的损耗费。 五代 后唐 明宗 时,凡民间纳米,每石加收二升,谓之雀鼠耗。 五代 后汉 时 王章 又增至二斗,名为省耗。参见新五代史·汉臣传·王章
(2).指白银交换中加补的损耗量。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纹银﹞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颇多,有加耗,有贴费,有减水,有折色,有库平、湘平之异,漕平、规平之殊。”
《國語辭典》:食土  拼音:shí tǔ
食邑,受封的领地。《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享食土之实。」
《漢語大詞典》:免租
免缴租税。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 八年九月﹞甲辰,詔今年遭蝗之处免租。” 古连 《八乡山第一仗》:“轰轰烈烈地向地主进行免租、免债、免税的斗争。”
分類:租税
《國語辭典》:逋悬(逋懸)  拼音:bū xuán
积欠租金。《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畔还本国。」《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华覈》:「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户贫困,衣食不足。」
《漢語大詞典》:租额(租額)
租税的数额。新唐书·崔衍传:“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
分類:租税数额
《國語辭典》:出租  拼音:chū zū
1.缴纳租税。《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春废劝课之制,冬峻出租之令,下未见施,惟赋是闻。」
2.将财物租借给别人,以收取相当费用。如:「出租汽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们要走了,房子说是要出租,我们族里的人,那一个不争著来住?」
《漢語大詞典》:徵租
征收租税。北齐书·苏琼传:“州计户徵租,復欲推其贷粟。”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徵租更索钱。” 宋 陆游 《野兴》诗之二:“敲门唯有徵租吏,好事元无送米僧。”
《漢語大詞典》:蠲赈(蠲賑)
亦作“ 蠲振 ”。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山川》:“不获成灾,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 河 决 大名 ,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 刘光第 《美酒行》:“告灾有大府,蠲賑来邻疆。”
《国语辞典》:减税(减税)  拼音:jiǎn shuì
政府降低税率以减轻租税负担的措施。
《漢語大詞典》:运租(運租)
运送租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袁虎 ( 袁宏 )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
分類:运送租税
《漢語大詞典》:蠲税
免除租税。宋史·食货志上一:“三司定分数蠲税。”
《漢語大詞典》:官逋
拖欠的官府租税。 清 吴伟业 《直溪吏》诗:“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虑双月》:“吾家寡母弱女,不欠官逋,彼自姓 陆 ,吾自姓 卢 ,若来何为者。”
《国语辞典》:输粮(输粮)  拼音:shū liáng
缴纳租税年贡。《福惠全书。卷八。杂课部。牧地》:「本朝龙兴,民不牧马,地隶州县者,照例输粮,仍其名为牧马地。」
《漢語大詞典》:蠲贷(蠲貸)
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新唐书·韩滉传:“ 大历 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 黎干 言状, 滉 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明史·詹兆恒传:“又言 楚 豫 之疆尽青燐白骨,新徵旧逋,断无从出,请多方蠲贷。” 清 冯桂芬 《〈江阴捐赈录〉序》:“后世民无世业,遂无遗积,凶岁所仰望者蠲贷耳。”
《漢語大詞典》:年课(年課)
谓一年征收的租税。宋史·食货志下一:“租额年课及一路钱穀出入之数,去其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