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奥秘(奧祕)  拼音:ào mì
深奥神秘。晋。潘岳〈西征赋〉:「侔造化以制作,穷山海之奥秘。」
《漢語大詞典》:奇秘(奇祕)
亦作“ 奇秘 ”。
(1).指奇书秘籍。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祕,不审道书凡有几卷,愿告篇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吴会 、 金陵 擅名文献,刻本至多……虽连楹丽栋,蒐其奇秘,百不二三。”
(2).谓作为珍品收藏。新唐书·柳公权传:“其迁少师, 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帋三番,作真、行、草三体,奇祕,赐以器币。”
(3).希奇秘密。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此来发奇祕,宇外高頡頏。”
见“ 奇祕 ”。
《漢語大詞典》:秘祝(祕祝)
秦 代司祈祝之官。 汉 初因之,至 文帝 时始废。史记·封禅书:“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过於下。” 张守节 正义:“谓有灾祥輒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於众官及百姓也。”史记·孝文本纪:“上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祕祝之官移过於下,国家讳之,故曰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祕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 宋 苏轼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一:“圣主新除祕祝,侍臣来乞丰年。”
《漢語大詞典》:秘书丞(祕書丞)
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通典·职官八:“丞, 魏武帝 置祕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 文帝 黄初 中,欲以 何楨 为祕书丞,而祕书先自有丞,乃以 楨 为祕书右丞,其后遂有左右二丞, 刘放 为左丞, 孙资 为右丞,后省。 晋 復置祕书丞……歷代皆有。 大唐 龙朔 二年改为兰臺大夫, 咸亨 初復旧,掌府事句稽省署抄目。”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秘殿掌贰·秘书丞:“《齐职仪》曰: 汉献帝 置祕书令丞二人, 魏文帝 分祕书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此盖置官之始也。或曰 魏武帝 置也。”
《漢語大詞典》:清秘(清祕)
亦作“ 清祕 ”。
(1).谓清净秘密之所。多指宫禁之地。 唐 张九龄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诗:“轩掖殊清祕,才华固在斯。”
(2).引申为清贵。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左右春坊,犹朝之有翰林,以讲説道德制作文章为职,地位清秘。”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南书房:“ 唐 宋 优重词林,最为清秘。”
(3).犹秘密。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刘 掀髯大笑曰:‘解语花亦欲窥我清秘耶?’”
《國語辭典》:秘书省(祕書省)  拼音:mì shū shěng
古代掌理图籍的官署。《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上》:「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
《漢語大詞典》:秘书郎(祕書郎)
官名。 魏 晋 时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 唐 代曾改称兰台郎。历代多另设校书郎,校勘典籍,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 明 初并其职于翰林院。 清 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
《國語辭典》:秘书监(祕書監)  拼音:mì shū jiàn
职官名。东汉桓帝时设立,掌理历代图书。梁、隋、唐、宋时,为秘书省之长官。
《漢語大詞典》:秘怪(祕怪)
(1).神奇怪异。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可穷,祕怪恍惚,亦莫之係,皆足以高视古今,桀出伦类。”
(2).指潜藏而不经见之神奇怪物。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宋 王安石 《牛渚》诗:“阴灵祕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却偶然。”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祕怪驱鱼龙。”
《國語辭典》:珍秘(珍祕)  拼音:zhēn mì
珍重而谨慎的收藏。唐。冯贽《云仙杂记。序》:「同志者幸为珍秘之。」宋。苏轼 与杨元素书:「奇方承录示,感戴不可言,固当珍秘也。」
《國語辭典》:秘籍(祕籍)  拼音:mì jí
珍贵且不常见的书籍。晋。潘岳〈故太常任府君画赞〉:「遂管秘籍,辨章旧史。」
《國語辭典》:秘要(祕要)  拼音:mì yào
1.奥旨精义。《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上。任文公》:「父文孙,明晓天官风星秘要。」《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韦謏》:「雅好儒学,善著述,于群言秘要之义,无不综览。」
2.秘密机要。《魏书。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传中。任城王云》:「故凡所奏事,阁道通之,盖以秘要之切,防其宣露。」
《骈字类编》:天秘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 裹粮上嵩高,灵奇发天秘。
《漢語大詞典》:秘传(祕傳)
秘密传授。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祕传或言天之离天下六万餘里。”《水浒传》第八七回:“小将军听了,心中自忖道:‘俺这几个阵势,都是祕传来的,不期都被此人识破。’”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採得蒓丝全不滑,祕传煮法要瞒人。”
《漢語大詞典》:秘思(祕思)
深邃的思绪。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授简於 司马大夫 曰:‘抽子祕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宋 范仲淹 《酬曹使君见寄》诗:“登高发祕思,聊以攄吾狂。”
分類:深邃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