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秘密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之略名。
五部秘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加要略念诵经为五部。或于以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日本东密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加要略念诵为五部。日本台密于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
【佛学常见辞汇】
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即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等加要略念诵经或菩提场经。
五部秘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五部之秘密法门也。(参见:金刚界)
不动使者秘密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超胜三昧经说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之略名。
内心秘密莲华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中胎八叶也。大疏六曰:「凡图画法,当先建立内心秘密莲华藏竟。」
内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内秘菩萨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法华玄义六曰:「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
【佛学常见辞汇】
内秘菩萨行外现罗汉相,如罗睺罗是。
心经秘键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般若心经秘键,一卷,日本弘法著。在十卷章之中。
四重秘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一宗之四重释义也。(参见:四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就此悉昙为四重之秘释。(参见:真言)
真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三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为体性,故总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言,密语。又云咒明。日本东密谓假令依于总门,而真言者限于两部之大经(此摄一切之真言经)。东密立理秘密教,释迦所说之法华华严楞伽仁王等诸经总说一乘教之真如法性者为真言((参见:四秘密教))。大日经疏一曰:「真言者,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曰咒,非正翻也。」同义释一曰:「真如语言,故名真言。」是释摩诃衍论中所说五种言语之第五如义语也。显教虽谓真如为言语道断,而依前四种之语则真言即以如义语真如尚说也。然则真语者说真如之语也(是日本台密之义),真实之语也,又真率正直之语也(是日本东密之义),如语者又说真如也。真实如常之语也。此二者对于显教之假名语而言,不妄者诚实不虚之语,不异者决定不二之语。此二者对于凡夫之虚语两舌而言,大日经疏三曰:「一一真言皆如来妙极之语也。」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證法门曰:「夫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秘藏记本曰:「真言者,如来真实言无虚妄,故曰真言。」金刚寿命经略赞曰:「不空三藏云:于真言密教中说如是四种,名陀罗尼真言明。」大日经二曰:「一切法界力,随顺众生,如其种类,开示真言教法。」同经疏七曰:「如来一切言说无非真言故。」又曰:「一一声字即是入法界门故,得名为真言法教也。至论真言法教,应遍一切随方诸趣名言,但以如来出世之始迹于天竺,传法者且约梵文作一途明义耳。」而显教诸宗依印度古来相传以为梵语系大梵天创造者。然密教就之立三重之秘密释以解之。第一秘密释大日如来说之,大日如来于色究竟天成道,始于此说阿字之言,后梵天降世说之,世人不知其本以为梵天创造也。第二秘密中之秘释阿字自说之。第三秘秘中之秘释,真如理智自说之。大日经供养疏下曰:「问:谁说阿字?答:秘密释毗卢遮那佛说本不生故,二秘中秘密释阿字自说本不生故。秘秘中秘释,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觉本不生故。」大日经一曰:「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是诸法法尔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现,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真言法尔故。」同疏七曰:「此真言相,声字皆常。常故不流,无有变易。法尔如是,非造作所成。」东密依此文谓梵文本有常住也。愚案密教之宗意由本不生言之,故一切诸法,悉为本有常住,不独梵文,即汉语和语,亦皆本有常住。然东密诸师独于梵许本有常住,馀以为人为之妄作何也(秘藏记钞等)?余私解之,有二义,一据本不生之理言之。依此义则一切诸方诸趣之言语亦得谓为本有常住。一由如来于印度出世,假梵文说诸法不生言语不可得等之深义,称其深义之本有常住。依此义则其义理本有常住,梵文独言为本有常住。是密教所谓法门身,馀宗所谓法言,岂得为人造耶?【又】于显教称赞佛菩萨之言教,谓之真言。安乐集上曰:「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五会法事赞曰:「三世诸佛诚谛之真言。」教行信證序曰:「诚哉摄取不舍真言,超世希有正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实的言语,又是神圣的言语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
四秘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四意趣同。
四种秘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说法之秘密有四种: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著空法谓一切之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具,便生胜解,入于圣教也。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之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破外道凡夫执著有相也。三、对治秘密,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之过失而调治之。如人有病,则应病与药,治疗之使得安适也。四、转变秘密,转变者,转不善为善之义,如来说一切隐密之名言,皆为使众生之起散乱心者生寂静,使起颠倒之见者生正见,使起烦恼者生清净也。阿毗达磨杂集论十二曰:「有四种秘密:由此秘密故,于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云云。」
【三藏法数】
(出阿毗昙杂集论)
〔一、令入秘密〕,声闻之人,执著空法,谓一切法皆空。如来为说大乘之法,破其执空之见,令生胜解,得入圣教,是名令入秘密。
〔二、相秘密〕,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为破诸外道、凡夫邪执著有之相,是名相秘密。
〔三、对治秘密〕,谓如来宣说隐密之教,皆是对彼众生过失而调治之。如人有病,则应病与药而治疗之,即获安适,是名对治秘密。
〔四、转变秘密〕,转变者,转彼不善,而变为善也。谓如来说一切隐密名言,皆为众生起散乱心者,令生寂静;起颠倒见者,令生正见;起烦恼者,令生清净;是名转变秘密。
玄秘塔
【佛学大辞典】
(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大兴善寺阿阇梨述。
光明真言秘印
【佛学大辞典】
(印明)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于二中指背,二大指附于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