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0,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秘省
行秘
自秘
秘馆
灵秘
秘箓
秘宇
秘方
秘术
秘器
秘奥
诡秘
秘宝
秘计
幽秘
《漢語大詞典》:秘省(祕省)
秘书省的省称。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一门同祕省,万里作长城。”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孟浩然:“﹝ 孟浩然 ﹞閒游祕省,秋月新霽,诸英联诗,次当 浩然 ,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絶,咸以之阁笔不復为继。”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九流讐祕省,三俊接彤墀。”
分類:秘书省
《漢語大詞典》:行秘(行祕)
见“ 行祕书 ”。
《漢語大詞典》:行秘书(行祕書)
唐太宗 对 虞世南 的美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 虞世南 在此,行祕书也。’”后用以泛称博闻强记的人。 宋 赵蕃 《寄孙子进昆仲》诗:“大 孙 行祕书,今古靡不观。” 清 赵翼 《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快哉得此行祕书,读万卷如为我旧。”亦省称“ 行祕 ”。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 梁 苑而晤名贤,书携行祕。”
《漢語大詞典》:自秘(自祕)
深藏而秘不示人。 宋 苏辙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诗:“丹鼎一丸深自祕,紫芝三叶却先知。” 明 周履靖 《寄天台褚霞峰》诗:“朝飡自祕烟霞诀,野服旋将薜荔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务求自祕。”
分類:深藏示人
《漢語大詞典》:秘馆(祕館)
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后汉书·贾逵传:“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詁五十一篇, 永平 中上疏献之, 显宗 重其书,写藏祕馆。” 晋 陆机 《讲〈汉书〉》诗:“税驾 金华 ,讲学祕馆,有集惟髦,芳风雅宴。” 宋 张先 《泛青苕》词:“红柱巧,綵船稳,当筵主、祕馆词臣。”
《漢語大詞典》:灵秘(靈秘)
亦作“ 灵祕 ”。
(1).神奇莫测的奥秘。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降命凡底,仰祈灵祕。” 唐 李峤 《百僚贺瑞石表》:“吐川之灵祕,开神之韞匱。”云笈七籤卷四:“灵祕妙隐,不与世合,幸而见之,卒难详辨。” 明 唐顺之 《永州祭柳子厚文》:“窃惟山川之与人文,同於擅天地之灵祕。”
(2).秘密珍藏。 明 王廷相 《〈何大复先生集〉序》:“ 大復 乃间世精气所钟,造化灵祕之久,一旦勃勃附化,何所不神耶!”
《漢語大詞典》:秘箓(祕籙)
道教神秘的文书。 唐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 唐 殷尧恭 《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 明 陈子龙 古乐府·五游篇:“云笈传吾道,祕籙署我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王曾 ﹞復上疏曰:‘国家受殊祥,膺祕籙,就严城之北隅,啟列真之祕宇。’”
《漢語大詞典》:秘宇(祕宇)
(1).深殿。文选·张协〈七命〉:“兰宫祕宇,雕堂綺櫳。” 刘良 注:“祕,深也。”
(2).道院。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仙道·道院:“祕宇、元闕、紫馆,神仙传:‘并道院之称。’”
分類:道院
《國語辭典》:秘方(祕方)  拼音:mì fāng
不见于正式医药书籍记载的药方。如:「祖传秘方」、「秘方大全」。也称为「偏方」。
《漢語大詞典》:秘术(祕術)
秘密的方法或法术。《晋书·忠义传·王豹》:“盖霸王之神寳,安危之祕术,不可须臾而忽者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今欲导足下以卫生之祕术,怡神之妙道。”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时 长安 曹元 有祕术, 勃 从之游,尽得其要。”
《漢語大詞典》:秘器(祕器)
棺材。汉书·孔光传:“及 霸 薨,上素服临弔者再,至赐东园祕器、钱帛。” 霸 、 孔光 父;东园, 汉 代专造丧葬器物的官署。后汉书·伏湛传:“病卒。赐祕器,帝亲弔祠,遣使者送丧修冢。”新唐书·太宗纪:“二月丁巳,营 九嵏山 为陵,赐功臣、密戚陪塋地及祕器。”参见“ 东园祕器 ”。
《漢語大詞典》:东园秘器(東園祕器)
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赐 贤 ,无不备具。” 颜师古 注引《汉旧仪》:“东园祕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陈书·侯瑱传:“﹝ 瑱 ﹞於道薨,时年五十二。赠侍中、驃骑大将军、大司马,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给东园祕器。”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赐物四百叚,米粟四百石,东园祕器凶事,给仪杖至墓所往还。”亦省称“ 东园器 ”。 王国维 《蜀道难》诗:“铜鼓聊当《蒿里》歌,铁笼便是东园器。”参见“ 东园 ”。
《漢語大詞典》:秘奥(祕奥)
犹奥秘。隐密;秘密深奥。释名·释宫室:“室中西南隅曰奥,不见户明,所在祕奥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上:“﹝ 王允 ﹞请曰:‘ 立 学深厚,此圣人祕奥,行之无损。’”文选·潘岳〈闲居赋〉:“闚天文之祕奥,究人事之终始。” 李善 注:“祕奥,字书曰:祕,密也;广雅曰:奥,藏也。”
《國語辭典》:诡秘(詭祕)  拼音:guǐ mì
隐密不易知。如:「行踪诡秘」。唐。韩愈〈顺宗实录五〉:「交游踪迹诡秘,莫有知其端者。」
《國語辭典》:秘宝(祕寶)  拼音:mì bǎo
罕见的珍宝。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秘宝盈于王府,文驷列乎华厩。」
《漢語大詞典》:秘计(祕計)
(1).秘密的计谋。汉书·高帝纪下:“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 平城 。为 匈奴 所围七日,用 陈平 祕计得出。”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参闻祕计,弗解单于之兵;飞箭驰书,未动 聊城 之将。”
(2).神奇的计策。宋史·赵鼎传:“凡人计虑,岂不欲万全,儻因一失,便置之死地,后有奇谋祕计,谁復敢言者。”
《漢語大詞典》:幽秘(幽祕)
亦作“ 幽秘 ”。
(1).深奥;神秘。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天道幽祕,生涯纠错。” 宋 范仲淹 《酬和黄太傅》:“孰为未闻达,聊以道幽祕。”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他想得很渺远,很幽秘。”
(2).指神秘之事。 清 李渔 《比目鱼·草札》:“将书缩作丸,不但传幽秘。”
见“ 幽祕 ”。
分類:深奥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