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页
四种答
四种僧
四种诤
四种禅
四种成佛
四种念佛
四种念诵
四种法身
四种法界
四种悉地
四种悉檀
四种曼荼
四种道品
四种道理
佛类词典(续上)
四种眼四种答
四种僧
四种诤
四种禅
四种成佛
四种念佛
四种念诵
四种法身
四种法界
四种悉地
四种悉檀
四种曼荼
四种道品
四种道理
四种眼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要目。
(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要目。
四种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记)
(名数)(参见:四记)
四种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哑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恶持犯,不知随所犯之罪而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者。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而内无羞耻之心,不作悔除者。三有羞僧,识持犯知悔除者。四真实僧,具见道以上圣德者。见智度论三。【又】一胜义僧,与智度论之真实僧同。二世俗僧,与智度论之有羞僧同。三哑羊僧,与智度论之哑羊僧同。四无惭愧僧,与智度论之无羞僧同。见地藏十轮经五。
【三藏法数】
(出十轮经)
〔一、胜义僧〕,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二、世俗僧〕,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三、哑羊僧〕,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哑羊僧。(根本等罪,即杀盗淫妄也。)
〔四、无惭愧僧〕,谓若有人投佛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佛之禁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畏后世苦果,是名无惭愧僧。
(名数)(参见: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哑羊僧,愚痴之比丘,不知善恶持犯,不知随所犯之罪而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者。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而内无羞耻之心,不作悔除者。三有羞僧,识持犯知悔除者。四真实僧,具见道以上圣德者。见智度论三。【又】一胜义僧,与智度论之真实僧同。二世俗僧,与智度论之有羞僧同。三哑羊僧,与智度论之哑羊僧同。四无惭愧僧,与智度论之无羞僧同。见地藏十轮经五。
【三藏法数】
(出十轮经)
〔一、胜义僧〕,谓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是名胜义僧。
〔二、世俗僧〕,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三、哑羊僧〕,谓愚痴鲁钝,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及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是名哑羊僧。(根本等罪,即杀盗淫妄也。)
〔四、无惭愧僧〕,谓若有人投佛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佛之禁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畏后世苦果,是名无惭愧僧。
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术语)僧伽Sam%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僧非可名一人之上。寄归传三曰:「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中略)不可言僧某乙。僧是僧伽,目乎大众,宁容一己辄道四人,西方无此法也。」虽然,僧之一分,则言僧亦无害。僧史略下曰:「若单曰僧,则四人已上方得称之。今谓分称为僧,理亦无爽。如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或单己一人亦称军也,僧亦同之。」大乘义章十曰:「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人目之为众。」行事钞曰:「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义:一理和谓證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均供养之利),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和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以后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以还名事和,即六和也。」义林章六本曰:「三人已上是僧体也,从多论议故。彼国之法:一名为一,二名为身,自三已上皆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僧伽之比丘最少数,得为羯磨之最少限僧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俗语佛源】
全称为僧伽Sangha音译「合」、「众」、「和和众」、「法众」,即僧团,一般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伽」。普通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出家四众」(四僧伽);广义上也包括在家男女居士,称「七众」(七僧伽。包括式叉摩罗尼,即学法女)。据《南山钞》,构成僧伽有两个条件:一、「理和」: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僧为弘扬、住持佛教者,故被尊为「三宝」(佛、法、僧)之一,谓之「僧宝」。与僧相关联之词语甚多,如与僧人住处相关者有僧寺、僧房、僧坊、僧宇、僧户、僧籍、僧庵、僧庐、僧院、僧舍、僧窗;与僧人服侍相关者有僧衣、僧袍、僧巾、僧鞋、僧帽;与僧人职位相关者有僧官、僧正、僧统、僧纲、僧主、僧王;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各别的僧人亦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沙弥为僧或大僧,比丘尼、沙弥尼为尼或二僧。随著「僧」词的广泛运用,它也常被用来泛指宗教职业者。(常正)
四种诤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四诤同。(参见:四灭诤)
(名数)与四诤同。(参见:四灭诤)
四种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禅中之第二出世间禅也。(参见:四禅定)
(术语)三种禅中之第二出世间禅也。(参见:四禅定)
四种成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为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依究竟之菩萨地,能除一切无明法障,菩提之愿行,悉皆具足,是为行满成佛。四證满成佛,依净心地,得无分别之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是为證满成佛。见占察经上。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满成佛。(参见:四满成佛)
(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为解满成佛。三行满成佛,依究竟之菩萨地,能除一切无明法障,菩提之愿行,悉皆具足,是为行满成佛。四證满成佛,依净心地,得无分别之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胜妙之功德,是为證满成佛。见占察经上。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满成佛。(参见:四满成佛)
四种念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念佛)
【三藏法数】
(出普贤行愿记)
〔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则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
〔三、观想念佛〕,谓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观,或想阿弥陀佛眉间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辐轮相,如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展转观之,观想纯熟,三昧现前,临命终时,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四、实相念佛〕,谓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三昧现前,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
(名数)(参见:念佛)
【三藏法数】
(出普贤行愿记)
〔一、称名念佛〕,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观像念佛〕,谓观阿弥陀佛形像相好,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心不散乱,则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临命终时,定见彼佛现身迎接,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
〔三、观想念佛〕,谓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观,或想阿弥陀佛眉间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辐轮相,如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展转观之,观想纯熟,三昧现前,临命终时,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四、实相念佛〕,谓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三昧现前,决得往生极乐世界矣。
念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四无相念佛,即上之实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今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而诸大乘之说,独限于阿弥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偏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起信论曰:「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三种,即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是口中称念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是在静坐之中观念佛的相好功德;实相念佛是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的道理。
【佛学次第统编】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
一、称名念佛 口称佛名也。
二、观想念佛 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
三、实相念佛 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
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
一、定业念佛 即上之观想念佛也。
二、散业念佛 即上之称名念佛也。
三、有相念佛 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
四、无相念佛 即上之实相念佛也。
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
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
往生要集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遍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此等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
念佛三昧经云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俗语佛源】
念佛吃斋,是佛教信徒的基本特征和较普遍的修行方法。《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谓:「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念佛就是一心专注地观想佛(也指菩萨)的相好光明,或者一心念诵佛的名号。据说,念佛可以消除烦恼、业障。原始佛教一般专念释迦牟尼佛,后起的大乘佛教则主张念十方世界诸佛。其中,净土宗又主张念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包括阿弥陀佛的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如著名的净土经《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包括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其中,最流行的是持名念佛。这也是净土宗的主要特色。行住坐卧皆可念佛,有时默念,有时出声。强调佛号要从心起,从口出,从耳入,念得历历分明,一心不乱。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好念佛,「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念佛的归俗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清·省庵《观修净土诗》云:「劝君念佛归西去,利比娑婆万信赢。」又如老舍《茶馆》第二幕:「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也。
【三藏法数】
谓于如来相好功德,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佛。
(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一定业念佛,即上之观想念佛也。二散业念佛,即上之称名念佛也。三有相念佛,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四无相念佛,即上之实相念佛也。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今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而诸大乘之说,独限于阿弥陀佛也。往生要集下末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偏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观无量寿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起信论曰:「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中本曰:「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三种,即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是口中称念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是在静坐之中观念佛的相好功德;实相念佛是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的道理。
【佛学次第统编】
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
一、称名念佛 口称佛名也。
二、观想念佛 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
三、实相念佛 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
此于往生要集,配对定散有相无相而为四种:
一、定业念佛 即上之观想念佛也。
二、散业念佛 即上之称名念佛也。
三、有相念佛 即上之定业念佛与散业念佛也。
四、无相念佛 即上之实相念佛也。
以上所述,乃定散事(有相)理(无相)之四者,此中有相念佛,即定散之二者,故言其体,则为定散与实相之三种。顾就总之念佛而论,念佛之言,虽通于定散事理,然净土门所劝者,乃属于散业之称名,事之念佛也。
其次就别言之,乃对于观佛,而别立念佛之言也。此时于观佛之中,摄观想与实相之二种念佛,因之称名念佛,单名之曰念佛,如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对称是也。念佛专取称名者,乃净土门一家之洪范,于念声是一之释而知之。
往生要集曰:「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遍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
「念佛三昧」有二种:
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此等修行法,谓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为此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谓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谓之发得。
念佛三昧经云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曰:「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
【俗语佛源】
念佛吃斋,是佛教信徒的基本特征和较普遍的修行方法。《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谓:「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念佛就是一心专注地观想佛(也指菩萨)的相好光明,或者一心念诵佛的名号。据说,念佛可以消除烦恼、业障。原始佛教一般专念释迦牟尼佛,后起的大乘佛教则主张念十方世界诸佛。其中,净土宗又主张念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包括阿弥陀佛的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如著名的净土经《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包括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其中,最流行的是持名念佛。这也是净土宗的主要特色。行住坐卧皆可念佛,有时默念,有时出声。强调佛号要从心起,从口出,从耳入,念得历历分明,一心不乱。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好念佛,「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念佛的归俗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清·省庵《观修净土诗》云:「劝君念佛归西去,利比娑婆万信赢。」又如老舍《茶馆》第二幕:「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也。
【三藏法数】
谓于如来相好功德,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佛。
四种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诵,是亦住于定心而观文字之实相也。见略出经四。【又】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此三者与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诵,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颦眉顾视,瞋怒厉声也。见瑜伽供养次第法。
【佛学常见辞汇】
1。一、音声念诵,即发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也是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2。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四、降魔念诵。以上三者与上述相同,而降魔念诵是内住悲心,外现瞋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诵,是亦住于定心而观文字之实相也。见略出经四。【又】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此三者与上述相同。四降魔念诵,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颦眉顾视,瞋怒厉声也。见瑜伽供养次第法。
【佛学常见辞汇】
1。一、音声念诵,即发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也是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2。一、音声念诵;二、三摩地念诵;三、金刚念诵;四、降魔念诵。以上三者与上述相同,而降魔念诵是内住悲心,外现瞋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四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三世常恒,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三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体,名智法身,即金刚界一印会之大日是也。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之故,名自受用,即与上之智法身同体,或谓法然本觉之智曰智法身,法然始觉之智名自受用。智身与受用,别体之义,乃古来之异义也,以前义为正。二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所现之法身也。今此加持受用身应现十地,传说法身之内證,虽有十重之别,然皆为法性所流,令他受用,故名他受用。此自他之受用,内證外用虽异,而共有受用之义,故名受用,又法然之事业,故名法身。三变化法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也。亦是传说内證而据众生也。今此应身为八相成道,转变无究,故名变化。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为作,故名法身。内说秘密,外宣显教,一代百亿之教主,即此法身也。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然为无而忽有暂现速隐之佛,故摄于等流身也。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出。亦是法尔之作用,故名法身。见十住心广名目六(密教又立法报应三身,(参见:三身))。摄此四身以之一字配于曼荼罗,胎藏以中胎为自性身,第一重之内眷属与第二重之大眷属为受用,第三重为变化等流之二身。又金刚以中央大日为自性身,东方阿閦为自受用身,南方宝生与西方弥陀为他受用身,北方不空成就(释迦)为变化等流之二身。此四身有横竖。竖者如前,横者,则上之四身各具四身也。见三昧耶戒仪资秉记。瑜祇经曰:「五智所成,四种法身。」分别圣位经偈曰:「梵本入楞伽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二教论下曰:「四种法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等流身。」秘藏记末曰:「法身,应身,化身,等流身,此四种身(云云)。」
(名数)(参见: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三世常恒,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三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体,名智法身,即金刚界一印会之大日是也。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之故,名自受用,即与上之智法身同体,或谓法然本觉之智曰智法身,法然始觉之智名自受用。智身与受用,别体之义,乃古来之异义也,以前义为正。二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所现之法身也。今此加持受用身应现十地,传说法身之内證,虽有十重之别,然皆为法性所流,令他受用,故名他受用。此自他之受用,内證外用虽异,而共有受用之义,故名受用,又法然之事业,故名法身。三变化法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也。亦是传说内證而据众生也。今此应身为八相成道,转变无究,故名变化。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为作,故名法身。内说秘密,外宣显教,一代百亿之教主,即此法身也。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然为无而忽有暂现速隐之佛,故摄于等流身也。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故名等流出。亦是法尔之作用,故名法身。见十住心广名目六(密教又立法报应三身,(参见:三身))。摄此四身以之一字配于曼荼罗,胎藏以中胎为自性身,第一重之内眷属与第二重之大眷属为受用,第三重为变化等流之二身。又金刚以中央大日为自性身,东方阿閦为自受用身,南方宝生与西方弥陀为他受用身,北方不空成就(释迦)为变化等流之二身。此四身有横竖。竖者如前,横者,则上之四身各具四身也。见三昧耶戒仪资秉记。瑜祇经曰:「五智所成,四种法身。」分别圣位经偈曰:「梵本入楞伽偈颂品云: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二教论下曰:「四种法身者: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四等流身。」秘藏记末曰:「法身,应身,化身,等流身,此四种身(云云)。」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术语)佛之三身也。经论所说,或二身乃至十身,开合多途,然以三身为通途。盖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参见:三字部三身)附录。【又】三法身有二种。(参见:法身)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證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證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种:
一、自受用 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二、他受用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变化身 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名获得诸利乐事。
「三种常住」谓三种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谓之自性常,其性无为,不生不灭。
二、不断常 自他受用,谓之不断常,有为智品,虽有生灭,无有间断也。
三、相续常 变化身,谓之相续常,机缘不恒,稍有间断,虽不恒会,机缘无尽,虽有间断,化道无绝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四种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参见: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见大明法数一三。注法界观门曰:「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参见: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见大明法数一三。注法界观门曰:「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于俗谛释十法界之时即此义也。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业果。」止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滥,故言十法界。」同辅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行事钞上之一曰:「法界尘沙。」【又】界者,边际之义,法者极法之边际之言,言广大深远无过于此之语。如言法界万灵,周遍法界等也。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同五曰:「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众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为法界。」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记十八曰:「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是四种法界中理法界之义也。严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谓之法界。大乘止观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性恶融通曰法界。」止观五曰:「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种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围名为法界。佛为超脱此范围者,故佛独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报。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识所缘之境云法界,即六尘中之法尘也。此中总该有为无为之一切法以悉为意识之所缘也。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约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三藏法数】
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于俗谛释十法界之时即此义也。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业果。」止观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滥,故言十法界。」同辅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行事钞上之一曰:「法界尘沙。」【又】界者,边际之义,法者极法之边际之言,言广大深远无过于此之语。如言法界万灵,周遍法界等也。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同五曰:「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众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约理而言,法相华严之释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为法界。」胜鬘经宝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记十八曰:「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摄论云:法界者一切净法因故。又中边论云:圣法因为义故,是故说法界。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此经上文云法界法性,并亦然故也。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是四种法界中理法界之义也。严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谓之法界。大乘止观曰:「法者法尔故,界者性别故,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性恶融通曰法界。」止观五曰:「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种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也。又支配于因果之理之法相范围名为法界。佛为超脱此范围者,故佛独屹立于法界之外。菩萨璎珞本业经上曰:「于一法界有三界报。一切有为法,若凡若圣,若见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识所缘之境云法界,即六尘中之法尘也。此中总该有为无为之一切法以悉为意识之所缘也。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约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三藏法数】
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四种悉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种檀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种檀法)
(名数)(参见:四种檀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种檀法)
四种悉檀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悉檀)
(名数)(参见:四悉檀)
四悉檀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a%nta者,古师一译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众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为汉语普遍之义,檀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众生,故云悉檀。天台随于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昙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众生所乐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欢喜适悦。二各各为人悉檀,佛说法鉴众生之机,随机宜之大小,宿种之浅深,说各人所应之法,令彼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痴多者教以因缘观,如是施种种之法药,除遣众生之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之机缘既熟,说诸法实相,令彼入于真證。要之佛始说浅近之事理,令闻者适悦者,世界也,令众生生善根者,为人也,除遣众生之恶病者,对治也,遂使悟入圣道者,第一义也。智度论一曰:「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相无相违背。」法华玄义一曰:「南岳师例大涅槃,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大乘义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随别仪转音名为悉檀。」(参见:四释)下天台四释。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然后称其机宜而为说之,令生正信,增长善根,故名为人悉檀。
〔三、对治悉檀〕,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痴多者,教观因缘。为对此等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
〔四、第一义悉檀〕,第一义,即理也。谓佛知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圣道,是名第一义悉檀。
(名数)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a%nta者,古师一译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众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为汉语普遍之义,檀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众生,故云悉檀。天台随于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昙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众生所乐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欢喜适悦。二各各为人悉檀,佛说法鉴众生之机,随机宜之大小,宿种之浅深,说各人所应之法,令彼发起正信,增长善根。三对治悉檀,贪欲多者教以慈心,愚痴多者教以因缘观,如是施种种之法药,除遣众生之恶病。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之机缘既熟,说诸法实相,令彼入于真證。要之佛始说浅近之事理,令闻者适悦者,世界也,令众生生善根者,为人也,除遣众生之恶病者,对治也,遂使悟入圣道者,第一义也。智度论一曰:「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相无相违背。」法华玄义一曰:「南岳师例大涅槃,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大乘义章二曰:「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玄应音义二曰:「悉昙此云成就,论中悉檀者亦悉昙也,以随别仪转音名为悉檀。」(参见:四释)下天台四释。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然后称其机宜而为说之,令生正信,增长善根,故名为人悉檀。
〔三、对治悉檀〕,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痴多者,教观因缘。为对此等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
〔四、第一义悉檀〕,第一义,即理也。谓佛知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圣道,是名第一义悉檀。
四种曼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种曼荼罗之略。
(名数)四种曼荼罗之略。
四种道品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
四种道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为證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證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馀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證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證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
(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苦为所对而感乐,乐为所籍而感苦,总名观待道理。十因中有观待因是也。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缘,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种种之业用,是名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现量比量圣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为證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来出世说法,或无出世说法者,然法性常尔,不可思议,是名法尔道理。庄严经论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种: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深密经五说四种之道理:一观待道理,有为法必因果对待,因生果,果由因生之不变道理也。二作用道理,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有成办事业之作用也。三證成道理,由现量与比量及圣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也。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四法尔道理,不关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安住于法界之自尔道理也。此中法尔道理乃总体,其馀三道理乃其部分。法尔之一分现于因果之关系,名观待道理,现于事业之上,名作用道理,现于人之理想上,名證成道理。此三者,皆为可知之道理也。第四之法尔中,含此三者,皆有应以佛之无分别智冥契而不可知之道理。因而以五明对之,则观待作用之二道理,为工巧明,医方明,声明之所知,證成道理,乃因明之所知,法尔道理乃内明之所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