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下一页
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四曼摄二种世间
四圣种
四种善
四种人
四种死
四种心
四种地
四种我
四种劫
四种贪
四种制
四种花
四种食
佛类词典(续上)
别总二种念处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四曼摄二种世间
四圣种
四种善
四种人
四种死
四种心
四种地
四种我
四种劫
四种贪
四种制
四种花
四种食
别总二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汎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汎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四家大乘四种言说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释摩诃衍论所说五种中,以前四配于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实言说为真言。一相言说,为法相宗。彼依深密经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三科百法等相,约于三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诸相而起言说,尤为符合。二梦言说,为三论宗。彼之言意,三界如梦,一切所有之所作皆为梦中所作,若一念之梦觉,即为无生法体,依此义以建立真俗二谛而成一宗之义。故与梦言说之义相当。三执著言说,为天台宗。彼宗谈久远寿量之旨,为本门之实义,谓教主释尊之始于伽耶成佛,是尔前诸教之意,实说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乃一经之冲微,今解执著言说为本所闻所作业,尤为相当。四无始言说,为华严宗。彼宗专谈本有称性之旨,故彼宗云修行亦竟成佛亦竟,一切众生久来如此,是与今无始言说之义相叶也。见二教论果宝十上。
(名数)释摩诃衍论所说五种中,以前四配于四家大乘,以第五如实言说为真言。一相言说,为法相宗。彼依深密经之法相品而立名,即立三科百法等相,约于三性以明宗也,今就色等诸相而起言说,尤为符合。二梦言说,为三论宗。彼之言意,三界如梦,一切所有之所作皆为梦中所作,若一念之梦觉,即为无生法体,依此义以建立真俗二谛而成一宗之义。故与梦言说之义相当。三执著言说,为天台宗。彼宗谈久远寿量之旨,为本门之实义,谓教主释尊之始于伽耶成佛,是尔前诸教之意,实说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乃一经之冲微,今解执著言说为本所闻所作业,尤为相当。四无始言说,为华严宗。彼宗专谈本有称性之旨,故彼宗云修行亦竟成佛亦竟,一切众生久来如此,是与今无始言说之义相叶也。见二教论果宝十上。
四曼摄二种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于三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于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三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种世间之事业,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种世间之四曼是性得,一切圣人三种世间之四曼是修得。见菩提凡义三。
(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于三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于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三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三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三昧耶曼,三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曼,三种世间之事业,是羯磨曼。一切凡夫三种世间之四曼是性得,一切圣人三种世间之四曼是修得。见菩提凡义三。
四圣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圣种)
(术语)(参见:圣种)
四种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善恶)之附录中。
(名数)(参见:善恶)之附录中。
四种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参见:四种死生)。【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于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于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复流转生死者。三,出观人,乍沈于生死欲求出离涅槃,于此方向定思惟者。四,得度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截生死之流,得到彼岸者。成实论二(赞论品)曰:「若不能生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没。或生世间,信等功德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是名暂出还没。起随顺泥洹信等功德,分别善恶,是名出观。具足修习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又】粗人,浊人,中间人,上人之称。
【佛学常见辞汇】
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是顺著生死而流转的人;逆流者是发奋去除烦恼以截断生死之流转的人;中住者是大乘行者为度有情而出生入死,住于其中;得度者是精修涅槃之法而得度到彼岸的人。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常没〕,谓人不能修习涅槃之法,则不得出离生死大河,故名常没。(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暂出还没〕,谓人或生世间,于信等五种善根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流转生死,故名暂出还没。(五种善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三、出观〕,谓人没于生死之河,而能随顺涅槃之法,欲求出离;如人既没,思欲得济,故先观看方向,故名出观。
〔四、得度〕,谓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则能截生死流,到涅槃岸,故名得度。
(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参见:四种死生)。【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于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于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复流转生死者。三,出观人,乍沈于生死欲求出离涅槃,于此方向定思惟者。四,得度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截生死之流,得到彼岸者。成实论二(赞论品)曰:「若不能生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没。或生世间,信等功德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是名暂出还没。起随顺泥洹信等功德,分别善恶,是名出观。具足修习随顺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又】粗人,浊人,中间人,上人之称。
【佛学常见辞汇】
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是顺著生死而流转的人;逆流者是发奋去除烦恼以截断生死之流转的人;中住者是大乘行者为度有情而出生入死,住于其中;得度者是精修涅槃之法而得度到彼岸的人。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常没〕,谓人不能修习涅槃之法,则不得出离生死大河,故名常没。(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暂出还没〕,谓人或生世间,于信等五种善根不能坚固,还复退失,流转生死,故名暂出还没。(五种善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三、出观〕,谓人没于生死之河,而能随顺涅槃之法,欲求出离;如人既没,思欲得济,故先观看方向,故名出观。
〔四、得度〕,谓人具足修习涅槃之法,则能截生死流,到涅槃岸,故名得度。
四种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为贫苦饥死冻死者。三寿尽财尽死,为贫乏与寿命尽而死者。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诸种之横死也。大藏法数曰:「一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二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三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四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馀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佛学常见辞汇】
人死亡的四种因由,即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财尽寿不尽死(因贫困而饥死冻死),寿尽财尽死(因贫困与寿命尽而死),寿不尽财不尽死(即各种的横死)。
【三藏法数】
(出阿毗昙毗婆沙论)
〔一、寿尽财不尽死〕,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
〔二、财尽寿不尽死〕,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
〔三、寿尽财尽死〕,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
〔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馀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名数)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为贫苦饥死冻死者。三寿尽财尽死,为贫乏与寿命尽而死者。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诸种之横死也。大藏法数曰:「一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二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三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四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馀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佛学常见辞汇】
人死亡的四种因由,即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财尽寿不尽死(因贫困而饥死冻死),寿尽财尽死(因贫困与寿命尽而死),寿不尽财不尽死(即各种的横死)。
【三藏法数】
(出阿毗昙毗婆沙论)
〔一、寿尽财不尽死〕,谓如有人,由宿业故,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经营生理,多求财物。其寿已尽,积蓄尚多,是名寿尽财不尽死。
〔二、财尽寿不尽死〕,谓如有人,不能经营生理,少有财物。寿虽未尽,积蓄素无,或因饥饿,或由冻苦,遂致于死,是名财尽寿不尽死。
〔三、寿尽财尽死〕,谓如有人,作短寿业,又不能经营财物,一旦寿尽,其财亦尽,是名寿尽财尽死。
〔四、寿不尽财不尽死〕,谓如有人,广作寿业,广作财业;其财未尽,其寿未尽,以馀因缘,忽遭横死,是名寿不尽财不尽死。
四种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心)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肉团心〕,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心〕,缘虑心者,即缘持思虑之心,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器世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心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种子者,即善恶种子也。器世间者,以世界如器故也。)
〔三、积聚精要心〕,积聚精要心者,谓诸经中积集一切要义,名为文心。如般若心经,为大品六百卷中之精要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坚实心〕,坚实心者,谓坚固真实,乃众生本有之性,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义心也。
(名数)(参见:心)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肉团心〕,肉团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团,状似莲华开合,乃意识所依之处也。
〔二、缘虑心〕,缘虑心者,即缘持思虑之心,此通第八识而言,谓眼缘色乃至第八缘根身种子器世间故也。(通第八识者,此缘虑心以第八藏识为体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种子者,即善恶种子也。器世间者,以世界如器故也。)
〔三、积聚精要心〕,积聚精要心者,谓诸经中积集一切要义,名为文心。如般若心经,为大品六百卷中之精要是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坚实心〕,坚实心者,谓坚固真实,乃众生本有之性,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义心也。
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r!d Hr!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于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识)之三心。宗镜录举纥利陀心(肉团心)、缘虑心、质多心、乾栗驮心(坚实心)之四心。三藏法数十九举肉团心、缘虑心、积聚精要心、坚实心之四心,今总證之为六种心:一肉团心,梵语旧曰千栗驮,新曰纪哩驮耶。肉团心即吾人之心脏,密家所谓八叶之心合莲华也。又草木之心也,此为物之中心,故又曰处中心。是止观之第二心,大日经疏干栗驮心之第一义,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大日经疏三曰:「阿阇梨云:凡人汗栗驮心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纪哩驮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经义释三曰:「汗栗驮心者,此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纥哩乃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于此处(指肉团心),思莲华形。(中略)汗栗陀,讫栗陀,一名转耳。」同十二曰:「干栗驮者,是处中心也。」又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是处思莲华形。」止观一曰:「汗(本文作污误)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宗镜录四曰:「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黄庭经所明。」二集起心,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生诸现行法故也。梵曰质多。法相宗之万法唯识,依此而定。是唯识述记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也。唯识论三曰:「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识。」唯识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云心也。(中略)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薰种,此识中既积果已后起诸法故说此心名为心。」宗镜录四曰:「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积聚种子生起现行。」法相宗心意识三者,有通别二门,其通门虽许三名互通,而其别门则其体各别,故以此质多心唯为第八识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译言意。为思虑之义,第七识之特名也。是亦限于法相宗。唯识论四曰:「是识(第七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馀识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缘虑心,又曰虑知心,了别心。梵语与上集起心同。此为通于八识之能缘作用也。但常就意识而言。台家所谓介尔阴妄之心者,一心三观之一心是也。止观一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同二曰:「对境量知,异乎木石名为心。」大日经疏十二曰:「梵云只多,是虑知心也。」大乘义章二曰:「虑知曰心。」宗镜录四曰:「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白分境界。」是楞伽经注之第二心,止观,大日经疏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语毗若底,译为识,为了别之义,唯为意等六识之特称。唯识述要上本曰:「梵云毗若底(丁你反,识也)。」五坚实心,坚固真实之不生不灭心。即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真如之异名也。华严所谓总该万有之一,起信论一心二门之一心,楞伽经注之第二心,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四心也。但宗镜录以其梵语乾栗驮为纥栗驮,干栗驮之同一转声。楞伽经一曰:「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注:「此心,梵音汗栗驮,汗栗太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云质多也。」宗镜录四曰:「四乾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贞实心,此是真心也。」六积聚精要心。积聚诸经中一切之要义者。言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观之第三心,大日经疏干栗驮之第二义也。但止观以其梵语为矣栗驮,与彼干栗驮之肉团心殊别。大日经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止观二曰:「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心经幽赞上曰:「心者坚实妙寂之称。」显教于肉团心与质多心之外,建立自性清净心之坚实心。而密教于其胎藏界直观凡夫之干栗驮即肉团心之八分为八叶之莲华。上开九佛,是名自性清净心,又于金刚界约于干栗驮处中心之义,名质多心为干栗驮,故于此二心外,不安立别之坚实心也。秘藏记钞十曰:「汗栗驮,肉团心也。是凡夫所见可破坏法也,于此处开佛心,是名自性清净心也。(中略)以自性清净心直名汗栗驮,从所说处立名也。(中略)约处中边质多心名汗栗驮名也。不空心要云:夫修行者初发信心,即大圆镜智纥哩娜耶心。(中略)而大圆镜智发菩提心真言名冒地质多,以知大圆镜智纥俚娜耶心者,质多名纥哩娜野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三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唯识论三,述记三末,了义灯四本,揭数多之异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术语)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r!d Hr!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于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识)之三心。宗镜录举纥利陀心(肉团心)、缘虑心、质多心、乾栗驮心(坚实心)之四心。三藏法数十九举肉团心、缘虑心、积聚精要心、坚实心之四心,今总證之为六种心:一肉团心,梵语旧曰千栗驮,新曰纪哩驮耶。肉团心即吾人之心脏,密家所谓八叶之心合莲华也。又草木之心也,此为物之中心,故又曰处中心。是止观之第二心,大日经疏干栗驮心之第一义,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大日经疏三曰:「阿阇梨云:凡人汗栗驮心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纪哩驮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男子上向,女子下向。」大日经义释三曰:「汗栗驮心者,此是古译梵语讹也。正梵音云纥哩乃耶,此云心,状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大日疏十一曰:「行者于此处(指肉团心),思莲华形。(中略)汗栗陀,讫栗陀,一名转耳。」同十二曰:「干栗驮者,是处中心也。」又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是处思莲华形。」止观一曰:「汗(本文作污误)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宗镜录四曰:「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黄庭经所明。」二集起心,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生诸现行法故也。梵曰质多。法相宗之万法唯识,依此而定。是唯识述记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也。唯识论三曰:「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中略)彼心即是此第八识。」唯识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云心也。(中略)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薰种,此识中既积果已后起诸法故说此心名为心。」宗镜录四曰:「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积聚种子生起现行。」法相宗心意识三者,有通别二门,其通门虽许三名互通,而其别门则其体各别,故以此质多心唯为第八识之特名也。三思量心,梵名末那。译言意。为思虑之义,第七识之特名也。是亦限于法相宗。唯识论四曰:「是识(第七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馀识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四缘虑心,又曰虑知心,了别心。梵语与上集起心同。此为通于八识之能缘作用也。但常就意识而言。台家所谓介尔阴妄之心者,一心三观之一心是也。止观一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同二曰:「对境量知,异乎木石名为心。」大日经疏十二曰:「梵云只多,是虑知心也。」大乘义章二曰:「虑知曰心。」宗镜录四曰:「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白分境界。」是楞伽经注之第二心,止观,大日经疏之第一心,宗镜录之第三心,三藏法数之第一心也。但法相宗以此梵语毗若底,译为识,为了别之义,唯为意等六识之特称。唯识述要上本曰:「梵云毗若底(丁你反,识也)。」五坚实心,坚固真实之不生不灭心。即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真如之异名也。华严所谓总该万有之一,起信论一心二门之一心,楞伽经注之第二心,宗镜录,三藏法数之第四心也。但宗镜录以其梵语乾栗驮为纥栗驮,干栗驮之同一转声。楞伽经一曰:「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注:「此心,梵音汗栗驮,汗栗太宋言心。谓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云质多也。」宗镜录四曰:「四乾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贞实心,此是真心也。」六积聚精要心。积聚诸经中一切之要义者。言如般若心经积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是止观之第三心,大日经疏干栗驮之第二义也。但止观以其梵语为矣栗驮,与彼干栗驮之肉团心殊别。大日经疏十七曰:「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止观二曰:「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心经幽赞上曰:「心者坚实妙寂之称。」显教于肉团心与质多心之外,建立自性清净心之坚实心。而密教于其胎藏界直观凡夫之干栗驮即肉团心之八分为八叶之莲华。上开九佛,是名自性清净心,又于金刚界约于干栗驮处中心之义,名质多心为干栗驮,故于此二心外,不安立别之坚实心也。秘藏记钞十曰:「汗栗驮,肉团心也。是凡夫所见可破坏法也,于此处开佛心,是名自性清净心也。(中略)以自性清净心直名汗栗驮,从所说处立名也。(中略)约处中边质多心名汗栗驮名也。不空心要云:夫修行者初发信心,即大圆镜智纥哩娜耶心。(中略)而大圆镜智发菩提心真言名冒地质多,以知大圆镜智纥俚娜耶心者,质多名纥哩娜野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三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三末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唯识论三,述记三末,了义灯四本,揭数多之异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四种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三大普贤地,等觉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贲仁王经疏引三藏度持金刚顶瑜伽经。
(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三大普贤地,等觉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贲仁王经疏引三藏度持金刚顶瑜伽经。
四种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凡夫妄计之我、外道之神我、三乘之假我、法身之大我。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死,是为外道神我。
〔三、三乘假我〕,谓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阴等法虚假不实,悉无有我,是为三乘假我。(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四、法身真我〕,谓如来法身,量等虚空,无所不遍,故于无我法中,明八自在我,是为法身真我。(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名数)一凡夫妄计之我,二外道之神我,三三乘之假我,四法身之大我也。
【佛学常见辞汇】
凡夫妄计之我、外道之神我、三乘之假我、法身之大我。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死,是为外道神我。
〔三、三乘假我〕,谓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阴等法虚假不实,悉无有我,是为三乘假我。(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四、法身真我〕,谓如来法身,量等虚空,无所不遍,故于无我法中,明八自在我,是为法身真我。(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四种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劫)
(名数)(参见:劫)
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问。
【佛学次第统编】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四种贪
【佛学大辞典】
(名数)由贪爱之对境而别为四法:一显色贪,于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色等显现之色起贪著也。二形色贪,于长短矫媚等形相之色起贪著也。三妙触贪,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之触起贪著也。四承事贪,于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著也。此四者皆为相应淫贪心。退治之法则观四外不净。瑜伽师地论二十六曰:「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显色贪〕,谓于他人身分及青黄赤白等显现之色,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色作青瘀胖胀等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二、形色贪〕,谓于长短娇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形相,作烂坏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三、妙触贪〕,触即触著,谓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触,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身分,作虫蛆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四、承事贪〕,谓于他人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彼趋承服事,自作死想,犹如枯木,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名数)由贪爱之对境而别为四法:一显色贪,于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色等显现之色起贪著也。二形色贪,于长短矫媚等形相之色起贪著也。三妙触贪,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之触起贪著也。四承事贪,于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著也。此四者皆为相应淫贪心。退治之法则观四外不净。瑜伽师地论二十六曰:「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胀或于食啖,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淫贪令心清净。」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显色贪〕,谓于他人身分及青黄赤白等显现之色,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色作青瘀胖胀等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二、形色贪〕,谓于长短娇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形相,作烂坏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三、妙触贪〕,触即触著,谓于自他身分细软光滑等触,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此身分,作虫蛆想,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四、承事贪〕,谓于他人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而起贪著也。修行之人,观彼趋承服事,自作死想,犹如枯木,而生厌离,令心清净。
四种制
【佛学大辞典】
(名数)律宗所谈。谓棋博人,饮酒人,欺诳人,戒取见人,不可近也。
(名数)律宗所谈。谓棋博人,饮酒人,欺诳人,戒取见人,不可近也。
四种花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花)
(名数)(参见:四花)
四花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诃曼陀罗华(小大之白莲华),三曼殊沙华,四摩诃曼殊沙华(小大之赤莲华)。【又】一分陀利,白莲华也。二优钵罗,青莲华也。三钵特摩,红莲华也。四拘物投,黄莲华也。见名义集三。【又】形容大般涅槃时之娑罗双树,于棺之四方,立一双之白莲华及白造华。亦曰四花。
(名数)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罗华,二摩诃曼陀罗华(小大之白莲华),三曼殊沙华,四摩诃曼殊沙华(小大之赤莲华)。【又】一分陀利,白莲华也。二优钵罗,青莲华也。三钵特摩,红莲华也。四拘物投,黄莲华也。见名义集三。【又】形容大般涅槃时之娑罗双树,于棺之四方,立一双之白莲华及白造华。亦曰四花。
四种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食)
(名数)(参见:四食)
四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触食,旧云乐食,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三思食,旧云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者。如人虽饥渴,思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心识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唯识论四曰:「食有四种:一者段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坏断,故名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二、触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三、识食,即知觉;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谓食者,有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也。
一、段食 旧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体或液体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
二、触食 旧作乐食。触喜乐之事,长养生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不感其饥。是以触之心所为体也。
三、思食 旧作念食。于第六意识,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助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之处,当得饮食之思,否则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也。
四、识食 小乘六识,大乘八识。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此等之心识,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识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
〔二、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识即意识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