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2,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十二种火法
十七种庄严
十八种物
十八种震动相
十五种无明
十四种色
十种仙
十种因
十种见
十种忍
十种佛
十种鬼
十种通
十种智
佛类词典(续上)
四种十二因缘十二种火法
十七种庄严
十八种物
十八种震动相
十五种无明
十四种色
十种仙
十种因
十种见
十种忍
十种佛
十种鬼
十种通
十种智
四种十二因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刹那。是于刹那立十二支也。谓刹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三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于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于过去而原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根,合其馀识境而生之心所,是触,领触之心所是受,贪即是爱(即行杀之贪心),与贪相应之诸烦恼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变,是老,其法终灭坏是死。然则于刹那完具十二支也。二、连续,是十二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释,各于其起位而分别之也。故此缘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蕴。四、远续,是依顺后受及不定受业,而前分位之五蕴,隔越多生,从无始远续之因果也。见俱舍论九。
(名数)一、刹那。是于刹那立十二支也。谓刹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三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于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于过去而原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根,合其馀识境而生之心所,是触,领触之心所是受,贪即是爱(即行杀之贪心),与贪相应之诸烦恼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变,是老,其法终灭坏是死。然则于刹那完具十二支也。二、连续,是十二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释,各于其起位而分别之也。故此缘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蕴。四、远续,是依顺后受及不定受业,而前分位之五蕴,隔越多生,从无始远续之因果也。见俱舍论九。
十二种火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一、智火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三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威者,是外事,谓十力等之用也,此智火其性如是,内外之功德,庄严圆满,能与十力共,故增威也。识此火故,烧无始以来无明之积薪无复遗馀,如劫烧时之火灰烬皆尽,荡然无垢,一切如来之功德,皆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为智,其相端严成金刚色,以圆光焰鬘自围绕,坐此光中住于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光满足。此智光,即是毗卢遮那之别名也。即以此尊表此智,若于初观观此火神则能成一切之事,此中方坛,梵言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尊之别名也。又即金刚轮之别名也,智是内證,其外发之表,作金刚杵形。与此方座之形相似,然但观四角坛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头有四角形)。上言增威者,若就形像所表而论,即是体貌圆满丰备之言,然据理言之,则即心法门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观此尊形像之相而诵其真言(即诵其名是也);即名内心火法,若以顺于世间之故作坛,则当作方坛,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著黄衣,想火炉中有此本尊,然后所作之事成,不然则不成。此法与息灾相应,是坚固之法,是配于初菩提心之阿字门,由此因缘而智具足也。二、第二火名行满普光秋月华吉祥圆轮中珠鬘鲜白衣。第二火名行满者,即按名而表义,其梵音即亦真言也。初发菩提心次修行,其行满者,即名为佛也。此即以大悲为根,菩提心为种子。其形如秋夜之月,光辉照朗,周匝四面,身服白衣,具种种之德(谓身端严肥满可喜也),其右手持数珠,左持军持。此像在月轮中。即是心性清净圆明之义,以此妙行之火,烧垢心戏论之薪也。若作观时,亦即观此圆明,作为本尊之形,上文所谓皆体如来内證之德,意彰于外故者,以法门表示之故也。若外作者,作圆炉,以白檀末涂之,以白华等为供养,自亦衣白衣,是为息灾之法。灾有无量,如诸外世间小火虫霜蝗等种种之寂耗,及内身一切病恼之类,其形万端,自身他身,皆能净除之也。又无始以来有疑心,谓于深法生犹豫,信不决定,此即为障,此火能消除之,亦是息灾之义也。此息灾护磨,亦有二种:但为瑜伽相应之念诵或外护磨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辨供,则兼事作;若不辨则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作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三、第三摩噜多黑色风燥形。第三火尊,名风为燥,由风而生,因作风子之形而燥黑也。此内色黑而外加燥形,如涂灰外道也。此尊处风轮中即为半月形,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谓行人初发菩提心,虽欲进行,而无始以来妄惑烦恼之根本未除,数来牵破观心,而加闇弊,因作此法也。风者不住之义,又如世间之风,能坏重云,此不住之风亦如是,能散坏诸障也。此尊坐于风坛中,手执帛,去头三五寸,两头执之,如天衣之形,其色青,是表风之义,此是阿毗阇噜迦法,亦有内外二法。四、第四卢醯多色如朝日晖。第四火尊,赤如日晖,住于三角中,右手执刀端坐,刀者表利慧断结也,如日初出时,夜除昼现,暗尽明现,故取此色,火神如此形色,光焰亦尔,身相端满住于前之三昧而作微怒之形。五、第五没拿。多髭浅黄色,修颈大威光,遍一切哀悯。没拿者,和合之义,此尊作黄色,谓黄色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边作怒状,右边作熙怡微笑之形,各生半身,此微笑不嗔不大喜,是寂住之表也。身上有毛,谓髭鬓发之类稍多,然不可过多,若多置,则使不端严也。其顶长,有大威光,其身色一边赤,一边黄,怒边当赤,其坐亦右方为半金刚座,左方为三角半火座,左持刀,右持跋折啰。有内外二法例如前。此和合能遍于一切之招召息灾而俱成之,内用即智光烦恼即灭无生,若外作时,香华身服要亦二种:念诵时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除灾满愿一时得成,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于偏方之教也。六、第六名忿怒。眇目霏烟色,耸发而震吼大力现四牙,其身烟色者,非甚黑非甚白也。其闭一目者,如不动尊也。其发上散,作蓬头状,作大吼形,谓大开其口,如呼吼之形也。口有四牙而俱出,上下各二,此亦摄二事,一火一风也。七、第七阇吒罗。迅疾备众彩,第七名温腹,如以上世间之火,谓是身内之火能消化食物而资身也。此正法中之义则不然,腹内之火,即是内證之智,迅疾者,其形更加忿怒,又比前甚。八、迄洒耶犹如电光聚。第八名费耗,是除遣之义,谓使一切业垢等事,悉除遣而无馀也。此尊能除一切身中之障,即毗那也迦之类,皆使消耗,其色如聚集众多电光而不可瞻睹之状,此是金刚轮之同类也。九、第九名意生。大势巧色身。意生者,随由意而生之法意而成也。种种之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者谓毗首羯磨也。即是随类而现身,普门成就之义,随于自在之慧作而皆成就,有大力也。十、第十羯罗微。赤黑唵字印,第十名受食火,又名劫微。谓火施时受饮食之义,受食者即施火食时受食之也。其尊持唵字印,而作相,即是梵志之仪法,净行者凡有所言语则皆倾右手作印形,举而案之以唵字之声而作相也。十一、第十一火神(梵本缺名),第十一本文缺少,但依诸火天总相之形也(疏六之释)。十二、谟贺那。第十二名悉成,谓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办之处,为寂灭道场而伏魔之义也。有一类众生作恶而不可止遏,假令加以劝导,则更增其恶,若纵之,则复趣于恶道,故以方便伏其身,使闭目都无所知,以此因缘善恶俱不能造,次即渐渐引导之,使入于正法。如金刚顶经金刚手降伏大自在天之义,此皆住于方便道所作也。出于大日经疏二十。
(修法)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一、智火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三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威者,是外事,谓十力等之用也,此智火其性如是,内外之功德,庄严圆满,能与十力共,故增威也。识此火故,烧无始以来无明之积薪无复遗馀,如劫烧时之火灰烬皆尽,荡然无垢,一切如来之功德,皆成就也。然此火神即名为智,其相端严成金刚色,以圆光焰鬘自围绕,坐此光中住于寂然正受三昧,由住此三昧故,智光满足。此智光,即是毗卢遮那之别名也。即以此尊表此智,若于初观观此火神则能成一切之事,此中方坛,梵言摩诃因陀罗,是帝释尊之别名也。又即金刚轮之别名也,智是内證,其外发之表,作金刚杵形。与此方座之形相似,然但观四角坛中有本尊即是也(此杵头有四角形)。上言增威者,若就形像所表而论,即是体貌圆满丰备之言,然据理言之,则即心法门也。然火有二法,若能修瑜伽者,唯观此尊形像之相而诵其真言(即诵其名是也);即名内心火法,若以顺于世间之故作坛,则当作方坛,而周匝有光焰,自身亦著黄衣,想火炉中有此本尊,然后所作之事成,不然则不成。此法与息灾相应,是坚固之法,是配于初菩提心之阿字门,由此因缘而智具足也。二、第二火名行满普光秋月华吉祥圆轮中珠鬘鲜白衣。第二火名行满者,即按名而表义,其梵音即亦真言也。初发菩提心次修行,其行满者,即名为佛也。此即以大悲为根,菩提心为种子。其形如秋夜之月,光辉照朗,周匝四面,身服白衣,具种种之德(谓身端严肥满可喜也),其右手持数珠,左持军持。此像在月轮中。即是心性清净圆明之义,以此妙行之火,烧垢心戏论之薪也。若作观时,亦即观此圆明,作为本尊之形,上文所谓皆体如来内證之德,意彰于外故者,以法门表示之故也。若外作者,作圆炉,以白檀末涂之,以白华等为供养,自亦衣白衣,是为息灾之法。灾有无量,如诸外世间小火虫霜蝗等种种之寂耗,及内身一切病恼之类,其形万端,自身他身,皆能净除之也。又无始以来有疑心,谓于深法生犹豫,信不决定,此即为障,此火能消除之,亦是息灾之义也。此息灾护磨,亦有二种:但为瑜伽相应之念诵或外护磨而作火法也。然若能辨供,则兼事作;若不辨则但心作即得,有物可作而不作之,但以心作,不如法也。三、第三摩噜多黑色风燥形。第三火尊,名风为燥,由风而生,因作风子之形而燥黑也。此内色黑而外加燥形,如涂灰外道也。此尊处风轮中即为半月形,亦作端坐三昧之形,谓行人初发菩提心,虽欲进行,而无始以来妄惑烦恼之根本未除,数来牵破观心,而加闇弊,因作此法也。风者不住之义,又如世间之风,能坏重云,此不住之风亦如是,能散坏诸障也。此尊坐于风坛中,手执帛,去头三五寸,两头执之,如天衣之形,其色青,是表风之义,此是阿毗阇噜迦法,亦有内外二法。四、第四卢醯多色如朝日晖。第四火尊,赤如日晖,住于三角中,右手执刀端坐,刀者表利慧断结也,如日初出时,夜除昼现,暗尽明现,故取此色,火神如此形色,光焰亦尔,身相端满住于前之三昧而作微怒之形。五、第五没拿。多髭浅黄色,修颈大威光,遍一切哀悯。没拿者,和合之义,此尊作黄色,谓黄色兼有火色也,和合者是兼二法也。其像左边作怒状,右边作熙怡微笑之形,各生半身,此微笑不嗔不大喜,是寂住之表也。身上有毛,谓髭鬓发之类稍多,然不可过多,若多置,则使不端严也。其顶长,有大威光,其身色一边赤,一边黄,怒边当赤,其坐亦右方为半金刚座,左方为三角半火座,左持刀,右持跋折啰。有内外二法例如前。此和合能遍于一切之招召息灾而俱成之,内用即智光烦恼即灭无生,若外作时,香华身服要亦二种:念诵时亦作此形,如本尊也。仍一目怒一目寂然,除灾满愿一时得成,以此等遍之理,故得有如是之用,不同于偏方之教也。六、第六名忿怒。眇目霏烟色,耸发而震吼大力现四牙,其身烟色者,非甚黑非甚白也。其闭一目者,如不动尊也。其发上散,作蓬头状,作大吼形,谓大开其口,如呼吼之形也。口有四牙而俱出,上下各二,此亦摄二事,一火一风也。七、第七阇吒罗。迅疾备众彩,第七名温腹,如以上世间之火,谓是身内之火能消化食物而资身也。此正法中之义则不然,腹内之火,即是内證之智,迅疾者,其形更加忿怒,又比前甚。八、迄洒耶犹如电光聚。第八名费耗,是除遣之义,谓使一切业垢等事,悉除遣而无馀也。此尊能除一切身中之障,即毗那也迦之类,皆使消耗,其色如聚集众多电光而不可瞻睹之状,此是金刚轮之同类也。九、第九名意生。大势巧色身。意生者,随由意而生之法意而成也。种种之形皆作,所念皆能成就,巧者谓毗首羯磨也。即是随类而现身,普门成就之义,随于自在之慧作而皆成就,有大力也。十、第十羯罗微。赤黑唵字印,第十名受食火,又名劫微。谓火施时受饮食之义,受食者即施火食时受食之也。其尊持唵字印,而作相,即是梵志之仪法,净行者凡有所言语则皆倾右手作印形,举而案之以唵字之声而作相也。十一、第十一火神(梵本缺名),第十一本文缺少,但依诸火天总相之形也(疏六之释)。十二、谟贺那。第十二名悉成,谓悉成一切,即是所作已办之处,为寂灭道场而伏魔之义也。有一类众生作恶而不可止遏,假令加以劝导,则更增其恶,若纵之,则复趣于恶道,故以方便伏其身,使闭目都无所知,以此因缘善恶俱不能造,次即渐渐引导之,使入于正法。如金刚顶经金刚手降伏大自在天之义,此皆住于方便道所作也。出于大日经疏二十。
十七种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极乐之庄严总有二十九种,其中依报之庄严有十七种。正报之庄严有十二种。(参见:庄严)
(名数)极乐之庄严总有二十九种,其中依报之庄严有十七种。正报之庄严有十二种。(参见:庄严)
十八种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六物)
(名数)(参见:六物)
六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佛学常见辞汇】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
(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佛学常见辞汇】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
十八种震动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震动相有三种也。(参见:六种震动)
(术语)六种震动相有三种也。(参见:六种震动)
十五种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馀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
【三藏法数】
(出鞞婆撤论)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三、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结使者,谓一切烦恼,能缠缚驱使于人入于生死也。)
〔四、不共无明〕,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第七识,即意识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
〔五、相应无明〕,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粗显之境者,谓色等五尘之境也。)
〔七、迷理无明〕,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十五、惑无明〕,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俱生分别者,谓最初托胎,一念之识,与形俱生,即有分别也。根本随烦恼者,即前根本无明也。)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无明,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之诸惑烦恼者名之。二枝末无明,心心所相应而起,有贪瞋慢疑见等之烦恼者名之。三共无明,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诸业者名之。四不共无明,第七识别体之相无,妄起染心障蔽无漏之圣法而恒无间断者名之。五相应无明,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者名之。六不相应无明,缘粗显之境不与馀识相应者名之。七迷理无明,根本无明,障中道之理而不能显发者名之。八迷事无明,见思之烦恼,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离者名之。九独头无明,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立生起,生已增广者名之。十俱行无明,心心所之法常相随逐而曾不舍离者名之。十一覆业无明,一切之结使覆蔽诸业,使人不知名誉利养恭敬等者名之。十二发业无明,以贪疑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而名。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藏识,子时者子刻也。子时为十二时之首,藏识为诸识之首,故以为喻。染习此种子在于藏识中而未发显者名之。十四行业果无明,以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之五者烦恼,为业因,他之七者为苦果而名。十五惑无明,以名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之惑。见毗婆沙论二。
【三藏法数】
(出鞞婆撤论)
〔一、根本无明〕,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
〔二、枝末无明〕,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瞋慢疑见等烦恼,是为枝末无明。(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
〔三、共无明〕,谓一切结使,共相造作一切诸业,是为共无明。(结使者,谓一切烦恼,能缠缚驱使于人入于生死也。)
〔四、不共无明〕,谓第七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第七识,即意识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生死也。)
〔五、相应无明〕,谓第七识,恒与贪痴见慢四惑相应而起,是为相应无明。
〔六、不相应无明〕,谓第七识,不与馀识外缘粗显之境相应,是为不相应无明。(粗显之境者,谓色等五尘之境也。)
〔七、迷理无明〕,谓根本无明,障于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为迷理无明。
〔八、迷事无明〕,谓见、思烦恼障蔽生死之事,不能出离,是为迷事无明。
〔九、独头无明〕,谓妄觉之心,不缘外境,孤然生起,生已增广,是为独头无明。
〔十、俱行无明〕,谓心、心所法,常相随逐,曾不舍离,是为俱行无明。
〔十一、覆业无明〕,谓一切结使,覆蔽诸业,不令人知,恐失名誉、利养、恭敬等,是为覆业无明。
〔十二、发业无明〕,谓贪痴我见慢等,悉能发生一切恶业,是为发业无明。
〔十三、种子、子时无明〕,种子者,谓第八藏识,含藏一切染净种子也。子时者,子为十二时之首,以喻藏识为诸识之首也。盖染习种子,蕴在藏识之中,未发显时,是为种子、子时无明。
〔十四、行业果无明〕,谓于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者,烦恼是业因;识等七者,是苦果,是为行业果无明。(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十五、惑无明〕,谓俱生分别及根本随烦恼等惑,是为惑无明。(俱生分别者,谓最初托胎,一念之识,与形俱生,即有分别也。根本随烦恼者,即前根本无明也。)
十四种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色)
(名数)(参见:色)
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十种仙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名为飞行仙。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著,则能履虚空,身固寿永,名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岁久功著,则离人欲,名为天行仙。六通行仙,吞饮日月之精气。作意存变。而延身命,由是功久,则遂有异见,通此物情,名为通行仙。七道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则术法圆成,名为道行仙。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如能悉化源,发定慧,名为照行仙。九精行仙,世有采阴拔阳之术,名为交媾,久而功成,则此感彼应,吸彼之精气,以固吾身,是名精行仙。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名为绝行仙。见楞严经八,同义疏。
(名数)(参见: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名为飞行仙。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为游行仙。四空行仙,消息养和,运用荣卫。神气久著,则能履虚空,身固寿永,名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岁久功著,则离人欲,名为天行仙。六通行仙,吞饮日月之精气。作意存变。而延身命,由是功久,则遂有异见,通此物情,名为通行仙。七道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则术法圆成,名为道行仙。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如能悉化源,发定慧,名为照行仙。九精行仙,世有采阴拔阳之术,名为交媾,久而功成,则此感彼应,吸彼之精气,以固吾身,是名精行仙。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名为绝行仙。见楞严经八,同义疏。
仙
【佛学大辞典】
(梵语)梵语曰哩始,R!s!i长寿不死之称,总名行者。佛为长寿不死,故亦名仙。十二礼曰:「阿弥陀仙两足尊。」梵语杂名曰:「仙哩始。」名义集上曰:「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名大仙。」
(梵语)梵语曰哩始,R!s!i长寿不死之称,总名行者。佛为长寿不死,故亦名仙。十二礼曰:「阿弥陀仙两足尊。」梵语杂名曰:「仙哩始。」名义集上曰:「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名大仙。」
十种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因)附录。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三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待因。
〔三、牵引因〕,谓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是名牵引因。(趣即六趣。言可爱不可爱者,谓于六趣之中,天、人二趣可爱,脩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趣不可爱也。自体即行业之自体也。)
〔四、生起因〕,谓三界可爱不可爱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各从自种而生。爱即能润,种即所润。由此所润,先所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遂得生起,是名生起因。
〔五、摄受因〕,谓三界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悉依真实之见之所摄受,是名摄受因。
〔六、引发因〕,谓欲界系缚善法,能引欲界系缚诸胜善法也。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善法,能引无色界诸胜善法及不系缚善法等,是名引发因。
〔七、定异因〕,谓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是名定异因。
〔八、同事因〕,谓由自性功能和合而生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亦得成办和合,是名同事因。
〔九、相违因〕,谓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得生时,若障碍现前,便不得生,是名相违因。
〔十、不相违因〕,谓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得生时,若无障碍现前,即便得生,是名不相违因。
(名数)(参见:因)附录。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三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待因。
〔三、牵引因〕,谓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是名牵引因。(趣即六趣。言可爱不可爱者,谓于六趣之中,天、人二趣可爱,脩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趣不可爱也。自体即行业之自体也。)
〔四、生起因〕,谓三界可爱不可爱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各从自种而生。爱即能润,种即所润。由此所润,先所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遂得生起,是名生起因。
〔五、摄受因〕,谓三界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悉依真实之见之所摄受,是名摄受因。
〔六、引发因〕,谓欲界系缚善法,能引欲界系缚诸胜善法也。又能引色界、无色界系缚及不系缚善法,乃至无色界系缚善法,能引无色界诸胜善法及不系缚善法等,是名引发因。
〔七、定异因〕,谓三界系缚诸法及不系缚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是名定异因。
〔八、同事因〕,谓由自性功能和合而生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亦得成办和合,是名同事因。
〔九、相违因〕,谓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得生时,若障碍现前,便不得生,是名相违因。
〔十、不相违因〕,谓三界系缚之法及不系缚法,将得生时,若无障碍现前,即便得生,是名不相违因。
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三支作法之一。谓推断未决之宗义之理由也。例如某为中国人(宗),为南京人故(因),之论式中,某为中国人者,未决之宗义也。然依为南京人之理由,推断此未决之宗义,于是生断定某为中国人之结果矣。【又】造果者。即原因也。婆娑论百二十七曰:「造是因义。」大乘义章二曰:「亲生义,目之为因。」二因,三因,五因,六因,各(参见:本)
(术语)因明三支作法之一。谓推断未决之宗义之理由也。例如某为中国人(宗),为南京人故(因),之论式中,某为中国人者,未决之宗义也。然依为南京人之理由,推断此未决之宗义,于是生断定某为中国人之结果矣。【又】造果者。即原因也。婆娑论百二十七曰:「造是因义。」大乘义章二曰:「亲生义,目之为因。」二因,三因,五因,六因,各(参见:本)
十种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种之邪(参见:也。见五见)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是名边执见。(执断执常者,谓外道自计我身死已不生,名为断见;又计我身死已再生,名常见也。)
〔三、邪见〕,谓外道之人,不了四谛因果之法,邪心推度,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善根,是名邪见。(四谛因果者,苦谛、集谛,世间因果也;灭谛、道谛,出世间因果也。)
〔四、见取〕,谓外道之人,于六十二见,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坚固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虚妄。自谓由此见故,能得清净解脱,而得出离,是名见取。(六十二见,谓外道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每一阴各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通而论之,则成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总成六十二见也。)
〔五、戒禁取〕,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六、贪见〕,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著,而起诸见,是名贪见。
〔七、恚见〕,谓于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是名恚见。
〔八、慢见〕,谓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
〔九、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著邪见,是名无明见。
〔十、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是名疑见。(诸谛理者,谓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
(名数)十种之邪(参见:也。见五见)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萨迦耶见〕,梵语萨迦耶,华言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是名萨迦耶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我者,谓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也。我所者,即五蕴色身等也。)
〔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是名边执见。(执断执常者,谓外道自计我身死已不生,名为断见;又计我身死已再生,名常见也。)
〔三、邪见〕,谓外道之人,不了四谛因果之法,邪心推度,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善根,是名邪见。(四谛因果者,苦谛、集谛,世间因果也;灭谛、道谛,出世间因果也。)
〔四、见取〕,谓外道之人,于六十二见,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坚固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虚妄。自谓由此见故,能得清净解脱,而得出离,是名见取。(六十二见,谓外道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每一阴各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通而论之,则成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总成六十二见也。)
〔五、戒禁取〕,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虚妄;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是名戒禁取。
〔六、贪见〕,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著,而起诸见,是名贪见。
〔七、恚见〕,谓于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是名恚见。
〔八、慢见〕,谓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
〔九、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著邪见,是名无明见。
〔十、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是名疑见。(诸谛理者,谓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
十种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忍)
【三藏法数】
(出华严指掌)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證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可,而无违逆也。
〔三、无生忍〕,无生忍者,谓了达诸法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谛审忍可,而妄念不起也。
〔四、如幻忍〕,如幻忍者,谓了达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犹如幻化,性本空寂,谛审忍可,而无执著也。
〔五、如焰忍〕,如焰忍者,谓了知一切境界悉如阳燄,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六、如梦忍〕,如梦忍者,谓了诸妄心,皆如梦境,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七、如响忍〕,如响忍者,谓世间一切语言音声,皆由因缘和合而成,犹如谷响,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八、如影忍〕,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九、如化忍〕,如化忍者,谓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即还无,体非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十、如空忍〕,如空忍者,谓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诸法,悉如虚空,无有色相,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名数)(参见:忍)
【三藏法数】
(出华严指掌)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證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可,而无违逆也。
〔三、无生忍〕,无生忍者,谓了达诸法本来无生,亦无有灭,谛审忍可,而妄念不起也。
〔四、如幻忍〕,如幻忍者,谓了达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犹如幻化,性本空寂,谛审忍可,而无执著也。
〔五、如焰忍〕,如焰忍者,谓了知一切境界悉如阳燄,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六、如梦忍〕,如梦忍者,谓了诸妄心,皆如梦境,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七、如响忍〕,如响忍者,谓世间一切语言音声,皆由因缘和合而成,犹如谷响,无有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八、如影忍〕,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九、如化忍〕,如化忍者,谓世间诸法,无而忽有,有即还无,体非真实,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十、如空忍〕,如空忍者,谓了达世间、出世间种种诸法,悉如虚空,无有色相,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
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十种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佛有三种。(参见:佛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證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业报佛〕,谓佛修万行清净业因,感相好庄严果报,是名业报佛。
〔四、住持佛〕,谓佛真身及于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是名住持佛。(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五、涅槃佛〕,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佛应身,化事既终,示现灭度,是名涅槃佛。(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六、法界佛〕,谓佛證一真法界无漏之体,有大智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是名法界佛。(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七、心佛〕,谓佛心体离念,虚彻灵通,本来真觉,寂然独照,是名心佛。
〔八、三昧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佛常住大定,如如不动,了知一切,是名三昧佛。
〔九、本性佛〕,谓佛具大智慧,照了自性,本来是佛,具足恒沙性妙功德,是名本性佛。
〔十、随乐佛〕,谓佛随机乐欲,如意速疾,即为现身说法,令其行业成就,是名随乐佛。
(名数)十佛有三种。(参见:佛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證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业报佛〕,谓佛修万行清净业因,感相好庄严果报,是名业报佛。
〔四、住持佛〕,谓佛真身及于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是名住持佛。(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五、涅槃佛〕,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佛应身,化事既终,示现灭度,是名涅槃佛。(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六、法界佛〕,谓佛證一真法界无漏之体,有大智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是名法界佛。(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七、心佛〕,谓佛心体离念,虚彻灵通,本来真觉,寂然独照,是名心佛。
〔八、三昧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佛常住大定,如如不动,了知一切,是名三昧佛。
〔九、本性佛〕,谓佛具大智慧,照了自性,本来是佛,具足恒沙性妙功德,是名本性佛。
〔十、随乐佛〕,谓佛随机乐欲,如意速疾,即为现身说法,令其行业成就,是名随乐佛。
佛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Buddhaka%ya,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身体,有法身、报身、化身等的分别。
【佛学次第统编】
佛身者,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术语)Buddhaka%ya,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身体,有法身、报身、化身等的分别。
【佛学次第统编】
佛身者,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十种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鬼)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三、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
〔四、蛊毒鬼〕,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
〔五、疠鬼〕,谓此鬼宿因多瞋,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
〔六、饿鬼〕,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
〔七、魇鬼〕,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
〔八、魍魉鬼〕,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著,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
〔九、役使鬼〕,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
〔十、传送鬼〕,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
(名数)(参见:鬼)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三、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
〔四、蛊毒鬼〕,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
〔五、疠鬼〕,谓此鬼宿因多瞋,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
〔六、饿鬼〕,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
〔七、魇鬼〕,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
〔八、魍魉鬼〕,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著,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
〔九、役使鬼〕,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
〔十、传送鬼〕,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
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十种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通)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通。
〔三、宿住智通〕,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
〔四、知劫通〕,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无量世界,无央数劫,非有际限,若现在因缘,若当来果报,称实皆知,是名知劫通。(央者,尽也。)
〔五、天耳智通〕,谓十方三世语言音声,一时领览,悉彻其源,明了知闻,皆无障碍,是名天耳智通。
〔六、无体性智通〕,谓以无体性,无作功用,同理平等,悉能普遍。故随念即形,现有作用,不动本处,而随所诣,广利群生,是名无体性智通。
〔七、善分别言音通〕,谓一切言辞,若美不美,若近若远,悉能明了,是名善分别言音通。
〔八、色身智通〕,谓知色即空,故能现众色;空即色故,无色现色,了无留碍,是名色身智通。
〔九、一切法智通〕,法即理事等法。谓即事常理,故无得物之功;即理常事,故无缘起之性。寂用无碍,体绝去来,无法不知,是名一切法智通。
〔十、灭定智通〕,灭即寂灭也。谓若事灭,不能即定起用;今證理灭,故得定散无碍。由即事而理,故不碍灭;即理而事,故不碍用。起念入念,悉无障碍,不起寂定,现诸威仪,是名灭定智通。
(名数)(参见:通)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通。
〔三、宿住智通〕,宿即过去,住即现在。谓过去已往之事,明了记忆,皆随念知,如见现在等无有异,是名宿住智通。
〔四、知劫通〕,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无量世界,无央数劫,非有际限,若现在因缘,若当来果报,称实皆知,是名知劫通。(央者,尽也。)
〔五、天耳智通〕,谓十方三世语言音声,一时领览,悉彻其源,明了知闻,皆无障碍,是名天耳智通。
〔六、无体性智通〕,谓以无体性,无作功用,同理平等,悉能普遍。故随念即形,现有作用,不动本处,而随所诣,广利群生,是名无体性智通。
〔七、善分别言音通〕,谓一切言辞,若美不美,若近若远,悉能明了,是名善分别言音通。
〔八、色身智通〕,谓知色即空,故能现众色;空即色故,无色现色,了无留碍,是名色身智通。
〔九、一切法智通〕,法即理事等法。谓即事常理,故无得物之功;即理常事,故无缘起之性。寂用无碍,体绝去来,无法不知,是名一切法智通。
〔十、灭定智通〕,灭即寂灭也。谓若事灭,不能即定起用;今證理灭,故得定散无碍。由即事而理,故不碍灭;即理而事,故不碍用。起念入念,悉无障碍,不起寂定,现诸威仪,是名灭定智通。
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十种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参见: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三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是名佛法智。
〔三、法界无碍智〕,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是名法界无碍智。(性,即理也。分谓分限,即事也。)
〔四、法界无边智〕,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是名法界无边智。
〔五、充满一切世界智〕,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是名充满一切世界智。
〔六、普照一切世间智〕,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是名普照一切世间智。
〔七、住持一切世界智〕,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八、知一切众生智〕,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善恶因缘,皆悉明了,是名知一切众生智。
〔九、知一切法智〕,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亦复了知能化诸法,是名知一切法智。
〔十、知无边诸佛智〕,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事,悉能明了,是名知无边诸佛智。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参见: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三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是名佛法智。
〔三、法界无碍智〕,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是名法界无碍智。(性,即理也。分谓分限,即事也。)
〔四、法界无边智〕,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是名法界无边智。
〔五、充满一切世界智〕,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是名充满一切世界智。
〔六、普照一切世间智〕,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是名普照一切世间智。
〔七、住持一切世界智〕,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八、知一切众生智〕,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善恶因缘,皆悉明了,是名知一切众生智。
〔九、知一切法智〕,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亦复了知能化诸法,是名知一切法智。
〔十、知无边诸佛智〕,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事,悉能明了,是名知无边诸佛智。
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佛学常见辞汇】
深明事理的智慧。
(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佛学常见辞汇】
深明事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