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页
五种念诵
五种通经
五种修法
五种护摩
五种说人
五种嘉誉
五种声闻
五种问难
五种坛法
五种杂行
五种三昧道
五种三昧耶
五种不应施
五种阿那含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佛性五种念诵
五种通经
五种修法
五种护摩
五种说人
五种嘉誉
五种声闻
五种问难
五种坛法
五种杂行
五种三昧道
五种三昧耶
五种不应施
五种阿那含
五种佛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佛性)
(名数)(参见:佛性)
佛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五种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1。一、莲华念诵,即诵声自闻于耳;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声生念诵,即发声念诵;五、光明念诵。2。一、声念诵,即出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又叫实相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五、忿怒念诵,即内住慈悲,外现忿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名数)(参见:念诵)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此二者同上。四声生念诵,于心莲华上,观想白贝念想由此出妙音声而持诵也。五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而持诵也。见秘藏记末。【又】一声念诵,二金刚念诵,三三摩地念诵,四真实念诵,又云实相念诵。此四者与最初之四种同,五忿怒念诵,以猛音诵之,是与上之降魔念诵同。见安然金刚界对受记六。已上诸种中三摩地念诵与真实念诵,是念非诵,其他皆念诵也。今总名之曰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1。一、莲华念诵,即诵声自闻于耳;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声生念诵,即发声念诵;五、光明念诵。2。一、声念诵,即出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又叫实相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五、忿怒念诵,即内住慈悲,外现忿怒的一种高声念诵。
五种通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参见:五种法师)
(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称师。」(参见:五种法师)
五种修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
(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羯沙尼,译言钩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啰拿。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见:护摩及悉地)
五种护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护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从上四种中,钩召法,开敬爱法,梵名迦多耶,而为五种,以配金刚界之五部。为请诸佛菩萨爱护者。瑜祇经疏上曰:「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有五种法: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秘藏记末曰:「以五种法相充五种:一、息灾用佛部尊,二、增益用宝部尊,三、降伏用金刚部尊,四、敬爱用莲华部尊,五、钩召用羯磨部尊。」
(名数)(参见:护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从上四种中,钩召法,开敬爱法,梵名迦多耶,而为五种,以配金刚界之五部。为请诸佛菩萨爱护者。瑜祇经疏上曰:「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有五种法: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秘藏记末曰:「以五种法相充五种:一、息灾用佛部尊,二、增益用宝部尊,三、降伏用金刚部尊,四、敬爱用莲华部尊,五、钩召用羯磨部尊。」
五种说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三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人说」者,其序次虽殊,而意则同也。又出于观经疏等。(二)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也。华严经疏第一所谓「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是也。华严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者,佛说也。馀会多菩萨说。入法界品之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又旧华严经普贤菩萨行品,说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之五种。盖此等能说人之用法必非一,或用音声,或用光明,或用妙色等,以开悟众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能宣说佛法的人,即佛自口说、佛弟子说、仙人说、诸天说、化人说。
(名数)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三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人说」者,其序次虽殊,而意则同也。又出于观经疏等。(二)佛,菩萨,声闻,众生,器界也。华严经疏第一所谓「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是也。华严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者,佛说也。馀会多菩萨说。入法界品之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又旧华严经普贤菩萨行品,说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之五种。盖此等能说人之用法必非一,或用音声,或用光明,或用妙色等,以开悟众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能宣说佛法的人,即佛自口说、佛弟子说、仙人说、诸天说、化人说。
五种嘉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名数)嘉誉念佛者之称呼,有五种之别也。观经散善义第四所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是也。
五种声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声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以上四种声闻,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大乘声闻者即佛道声闻也。以佛道之声,使一切闻,因而一切众生,悉终归大涅槃之宝所也。依此义,则一切众生悉为声闻。依法华一乘之义,立此声闻也。法华经所言:「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声闻三义中第三义当之)。见法华文句一。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證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道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是名退道声闻。
〔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四、增上慢声闻〕,谓厌居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以少为足,未得谓得,未證谓證,是名增上慢声闻。
〔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不住化城,终归宝所,是名大乘声闻。(化城者,无而焂有,名化防非,禦敌名城,以喻小乘涅槃,能防见、思之非,而禦生死之敌也。宝所即大乘实相之理也。)
(名数)(参见:声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以上四种声闻,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大乘声闻者即佛道声闻也。以佛道之声,使一切闻,因而一切众生,悉终归大涅槃之宝所也。依此义,则一切众生悉为声闻。依法华一乘之义,立此声闻也。法华经所言:「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也(声闻三义中第三义当之)。见法华文句一。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證得小果,是名决定声闻。
〔二、退道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證小果,是名退道声闻。
〔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四、增上慢声闻〕,谓厌居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以少为足,未得谓得,未證谓證,是名增上慢声闻。
〔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不住化城,终归宝所,是名大乘声闻。(化城者,无而焂有,名化防非,禦敌名城,以喻小乘涅槃,能防见、思之非,而禦生死之敌也。宝所即大乘实相之理也。)
五种问难
【佛学大辞典】
(名数)问有五种之原因: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也。见瑜伽释论。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问难的原因,即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
(名数)问有五种之原因: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也。见瑜伽释论。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问难的原因,即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
五种坛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五种悉地。(参见:悉地)
(名数)谓五种悉地。(参见:悉地)
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五种杂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参见:五正行)者。见二行)
(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参见:五正行)者。见二行)
五种三昧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
(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
五种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昧耶)
(名数)(参见:三昧耶)
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馀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佛学常见辞汇】
1。平等的意思。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馀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佛学常见辞汇】
1。平等的意思。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五种不应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不应施与于人者有五种:一以非理之财物,二酒及毒药,三罝罗机网,四刀杖弓箭,五音乐女色。见法苑珠林八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不应布施给人家的东西,即非理之财物、酒及毒药、置罗机网、刀杖弓箭、音乐女色。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非理求财〕,谓不顺理所得财物,是不净物,故不应施与人也。
〔二、酒及毒药〕,谓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
〔三、置罗机网〕,置,菟网也。罗,鸟网也。机,机弩也。网即网罟也。皆设以掩取禽兽者,心谓是恼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四、刀杖弓箭〕,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五、音乐女色〕,谓音乐女色,而能惑乱众生正性,故不应施与人也。
(名数)不应施与于人者有五种:一以非理之财物,二酒及毒药,三罝罗机网,四刀杖弓箭,五音乐女色。见法苑珠林八十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不应布施给人家的东西,即非理之财物、酒及毒药、置罗机网、刀杖弓箭、音乐女色。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非理求财〕,谓不顺理所得财物,是不净物,故不应施与人也。
〔二、酒及毒药〕,谓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故不应施与人也。
〔三、置罗机网〕,置,菟网也。罗,鸟网也。机,机弩也。网即网罟也。皆设以掩取禽兽者,心谓是恼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四、刀杖弓箭〕,谓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五、音乐女色〕,谓音乐女色,而能惑乱众生正性,故不应施与人也。
五种阿那含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五种不还同。(参见:不还)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三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證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从欲界没,生色界时,于色界中有身,便断上地馀惑,證阿罗汉,得般涅槃也。(上地,即无色界也。)
〔二、生般涅槃〕,生者,于色界受生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便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三、有行般涅槃〕,有行,即加功用行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不能速疾趣涅槃果,更经多时勤修加行,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四、无行般涅槃〕,无行即不加功行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更经多时,不能加功用行,懈怠慢纵,任运经久,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五、上流般涅槃〕,上即无色界,流即流行。谓此阿那含,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不能便證涅槃,要须流行色界馀天之中,次第生已,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馀天,即色界初禅后,二禅、三禅、四禅天也。)
(名数)与五种不还同。(参见:不还)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三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證阿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阿那含从欲界没,生色界时,于色界中有身,便断上地馀惑,證阿罗汉,得般涅槃也。(上地,即无色界也。)
〔二、生般涅槃〕,生者,于色界受生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便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三、有行般涅槃〕,有行,即加功用行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不能速疾趣涅槃果,更经多时勤修加行,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四、无行般涅槃〕,无行即不加功行也。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更经多时,不能加功用行,懈怠慢纵,任运经久,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
〔五、上流般涅槃〕,上即无色界,流即流行。谓此阿那含,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不能便證涅槃,要须流行色界馀天之中,次第生已,方断上地馀惑,得阿罗汉,入般涅槃也。(馀天,即色界初禅后,二禅、三禅、四禅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