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2,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页
五种相──菩萨五种相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五种阿阇黎
五种大师功德
五种僧
五种相──始生天有五种相
五种梵音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五种功德力──忍辱五种功德力
五种想──菩萨听法五种想
五种不作异意──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五种染──治五种染
五种忏悔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生──菩萨有五种生五种相──菩萨五种相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五种阿阇黎
五种大师功德
五种僧
五种相──始生天有五种相
五种梵音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五种功德力──忍辱五种功德力
五种想──菩萨听法五种想
五种不作异意──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五种染──治五种染
五种忏悔
五种生──菩萨有五种生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息苦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饥馑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世,为大医王,救治众生;于刀兵世,为大力主,以善方便诚信之言,等心救济,息于战诤;于系缚鞭打逼迫之处,为息恼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见众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诸恶行之家,亦生彼处,断彼邪见及诸恶行。如是无量生处,悉皆往生,是名息苦生。
〔二、随类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种种众生,天龙、鬼神、阿脩罗等,及诸外道邪见恶行等类,菩萨悉生其中,为其导首,引令入正,及以善法,广为宣说,是名随类生。
〔三、胜生〕,谓菩萨示现、受生于寿命色力果报,胜过一切天人,是名胜生。
〔四、增上生〕,谓菩萨从净心住,乃至最上菩萨住,在所受生而独殊胜于阎浮提,自在受生,乃至大自在究竟地,一切受生处,于中最为奇特,是名增上生。(净心住者,即十地中第七地也。此地菩萨离诸惑业,故名净心。最上菩萨住,即第十法云地也。居九地之上,故名最上。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大自在究竟地者,即色界天主所住处也。)
〔五、最后生〕,谓最上菩萨住受生时,求證菩提万行,满足生刹利婆罗门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后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刹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出地持经)
〔一、息苦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饥馑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世,为大医王,救治众生;于刀兵世,为大力主,以善方便诚信之言,等心救济,息于战诤;于系缚鞭打逼迫之处,为息恼故,生于王家,以正法化邪见众生;于外道奉事天神,造诸恶行之家,亦生彼处,断彼邪见及诸恶行。如是无量生处,悉皆往生,是名息苦生。
〔二、随类生〕,谓菩萨以愿力、自在力,于种种众生,天龙、鬼神、阿脩罗等,及诸外道邪见恶行等类,菩萨悉生其中,为其导首,引令入正,及以善法,广为宣说,是名随类生。
〔三、胜生〕,谓菩萨示现、受生于寿命色力果报,胜过一切天人,是名胜生。
〔四、增上生〕,谓菩萨从净心住,乃至最上菩萨住,在所受生而独殊胜于阎浮提,自在受生,乃至大自在究竟地,一切受生处,于中最为奇特,是名增上生。(净心住者,即十地中第七地也。此地菩萨离诸惑业,故名净心。最上菩萨住,即第十法云地也。居九地之上,故名最上。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大自在究竟地者,即色界天主所住处也。)
〔五、最后生〕,谓最上菩萨住受生时,求證菩提万行,满足生刹利婆罗门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后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刹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五种相──菩萨五种相
【三藏法数】
(出庄严经论)
〔一、怜悯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悯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悯相。
〔二、爱语相〕,谓菩萨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说,柔言软语,令诸众生,而得正信,是为爱语相。
〔三、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四、开手相〕,开手者,开手以物与人也。谓菩萨悲愿深重,能行布施,济贫拔苦,而以财慧普摄一切,是为开手相。
〔五、释义相〕,谓菩萨为众生故,施无碍辩,解经释义,以最上法而摄受之,是名释义相。
(出庄严经论)
〔一、怜悯相〕,谓菩萨以慈悲菩提之心,悯念一切众生,广行方便,饶益摄受,是为怜悯相。
〔二、爱语相〕,谓菩萨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说,柔言软语,令诸众生,而得正信,是为爱语相。
〔三、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四、开手相〕,开手者,开手以物与人也。谓菩萨悲愿深重,能行布施,济贫拔苦,而以财慧普摄一切,是为开手相。
〔五、释义相〕,谓菩萨为众生故,施无碍辩,解经释义,以最上法而摄受之,是名释义相。
五种自在──菩萨五种自在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出大宝积经)
菩萨悲智并运,万行满足,其于寿命受生等事,故得自在无碍也。
〔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三、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四、觉观自在〕,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五、众具果报自在〕,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五种阿阇黎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
〔一、出家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时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
〔三、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者,即比丘教授之师也。谓既得戒法,必须得师教授威仪。律云:从教授得威仪者。是也。
〔四、受经阿阇黎〕,受经阿阇黎者,即比丘受经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受习经文,解说义理。律云:从所受经,得读修妒路,若说义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梵语修妒路,又云修多罗,华言契经。)
〔五、依止阿阇黎〕,依止阿阇黎者,即比丘依止之师也。谓比丘度夏,当依师住,或依止作宿。律云:乃至依住一宿者。是也。
(出四分律)
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
〔一、出家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时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
〔三、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者,即比丘教授之师也。谓既得戒法,必须得师教授威仪。律云:从教授得威仪者。是也。
〔四、受经阿阇黎〕,受经阿阇黎者,即比丘受经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受习经文,解说义理。律云:从所受经,得读修妒路,若说义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梵语修妒路,又云修多罗,华言契经。)
〔五、依止阿阇黎〕,依止阿阇黎者,即比丘依止之师也。谓比丘度夏,当依师住,或依止作宿。律云:乃至依住一宿者。是也。
五种大师功德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三、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善能裁制安立,令无差谬,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四、善断疑惑〕,谓比丘于所建立法则,及所当学,或众有所疑,善能广为开说,断除其惑,令得如式修持,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五、教授出离〕,谓比丘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出瑜伽师地论)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三、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善能裁制安立,令无差谬,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四、善断疑惑〕,谓比丘于所建立法则,及所当学,或众有所疑,善能广为开说,断除其惑,令得如式修持,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五、教授出离〕,谓比丘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五种僧
【三藏法数】
(亦名五僧差别,出显宗论)
〔一、无耻僧〕,谓毁犯禁戒,不守真风,形预僧流,行过俗务,是名无耻僧。
〔二、哑羊僧〕,谓于三藏教无所了达,譬如哑羊,无辩说用,是名哑羊僧。(三藏教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朋党僧〕,谓好于游散,惟务斗诤,善生机巧,结构朋党,是名朋党僧。
〔四、世俗僧〕,谓昏昏度日,兀兀延生,心想闲缘,身营世务,是名世俗僧。
〔五、胜义僧〕,谓解慧有馀,辩才无碍,随机演教,接物利生,是名胜义僧。
(亦名五僧差别,出显宗论)
〔一、无耻僧〕,谓毁犯禁戒,不守真风,形预僧流,行过俗务,是名无耻僧。
〔二、哑羊僧〕,谓于三藏教无所了达,譬如哑羊,无辩说用,是名哑羊僧。(三藏教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朋党僧〕,谓好于游散,惟务斗诤,善生机巧,结构朋党,是名朋党僧。
〔四、世俗僧〕,谓昏昏度日,兀兀延生,心想闲缘,身营世务,是名世俗僧。
〔五、胜义僧〕,谓解慧有馀,辩才无碍,随机演教,接物利生,是名胜义僧。
五种相──始生天有五种相
【三藏法数】
(出正法念处经)
〔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三、见天女生惭相〕,谓人初生天时,见天中女,颜色羞惭,未敢正看,是为第三相。
〔四、见天生疑相〕,谓人初生天时,若见馀天,虽欲前近,心生疑虑,意志不定,是为第四相。
〔五、升空生怖相〕,谓人初生天时,欲升虚空,心生怖畏,设飞不高,去则不远,或傍城壁,或依附地,是为第五相。
(出正法念处经)
〔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三、见天女生惭相〕,谓人初生天时,见天中女,颜色羞惭,未敢正看,是为第三相。
〔四、见天生疑相〕,谓人初生天时,若见馀天,虽欲前近,心生疑虑,意志不定,是为第四相。
〔五、升空生怖相〕,谓人初生天时,欲升虚空,心生怖畏,设飞不高,去则不远,或傍城壁,或依附地,是为第五相。
五种梵音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三、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彻音。
〔四、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五、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出长阿含经)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三、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彻音。
〔四、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五、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
〔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
(出优婆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
〔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
五种功德力──忍辱五种功德力
【三藏法数】
(出法集经)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三、能忍所瞋〕,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幻者,谓如变幻而不实也。)
〔四、八法不动〕,八法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谓菩萨以得清净平等智力,故世间八法皆不能动也。
〔五、烦恼不染〕,谓菩萨以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故一切烦恼皆不能染也。
(出法集经)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以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以得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三、能忍所瞋〕,谓菩萨以得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瞋呵,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幻者,谓如变幻而不实也。)
〔四、八法不动〕,八法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谓菩萨以得清净平等智力,故世间八法皆不能动也。
〔五、烦恼不染〕,谓菩萨以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故一切烦恼皆不能染也。
五种想──菩萨听法五种想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作宝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尊贵,希有难得,是名作宝想。
〔二、作眼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如眼,开我昏暗,令生智慧,是名作眼想。
〔三、作明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如日,光明一切等照,是名作明想。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令我能得涅槃及大菩提胜功德果,是名作大果胜功德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谓菩萨听法,当念于现法中,虽未證得涅槃及大菩提,即当于法如实修行止观,离诸罪垢,得大悦乐,是名作无罪大适悦想。(止观者,止即止息散乱,观即观照昏暗也。)
(出瑜伽师地论)
〔一、作宝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尊贵,希有难得,是名作宝想。
〔二、作眼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如眼,开我昏暗,令生智慧,是名作眼想。
〔三、作明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正法如日,光明一切等照,是名作明想。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令我能得涅槃及大菩提胜功德果,是名作大果胜功德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谓菩萨听法,当念于现法中,虽未證得涅槃及大菩提,即当于法如实修行止观,离诸罪垢,得大悦乐,是名作无罪大适悦想。(止观者,止即止息散乱,观即观照昏暗也。)
五种不作异意──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论云:谓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有五种处不应作异意,当以纯净心,属耳而听也。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戒不作异意。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种姓微贱,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族不作异意。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容貌丑陋,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色不作异意。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言辞不文,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文不作异意。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多怀忿恚,不以美言宣说诸法,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美不作异意。
(出瑜伽师地论)
论云:谓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有五种处不应作异意,当以纯净心,属耳而听也。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戒不作异意。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种姓微贱,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族不作异意。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容貌丑陋,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色不作异意。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言辞不文,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文不作异意。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多怀忿恚,不以美言宣说诸法,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美不作异意。
五种染──治五种染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三、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四、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五、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出华严经疏)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三、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四、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五、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五种忏悔
【三藏法数】
(出小弥陀忏)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三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师,则无悖逆之罪,是即忏悔也。
〔三、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谓以正顺之道,治安邦国,亦常教化人民,敬信三宝,修持戒善,勿以邪法枉屈于人,是即忏悔也。
〔四、于六斋日,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六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以此六日,四天王差遣使者,巡察世间。若遇修善人民,注禄增寿;不善人民,即降灾殃。若能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则合国常臻福善,永享安荣,是即忏悔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五、深信因果,知佛不灭〕,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
(出小弥陀忏)
普贤观经云:若国王大臣欲忏悔者,当修行五事,即是名忏悔也。
〔一、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谓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三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二、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既能孝养父母,恭敬学法受戒之师,则无悖逆之罪,是即忏悔也。
〔三、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谓以正顺之道,治安邦国,亦常教化人民,敬信三宝,修持戒善,勿以邪法枉屈于人,是即忏悔也。
〔四、于六斋日,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六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以此六日,四天王差遣使者,巡察世间。若遇修善人民,注禄增寿;不善人民,即降灾殃。若能敕诸境内,令行不杀,则合国常臻福善,永享安荣,是即忏悔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五、深信因果,知佛不灭〕,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