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三种定
三种香
三种相
三种欲
三种得
三种常
三种智
三种禅
三种断
三种大师
三种大智
三种三观
三种止观
三种心苦
三种示导
三种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昧)
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俗语佛源】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證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
三种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香,采自树之根者。二、枝香,采自树之枝者。三、华香,采自树之华者。戒德香经曰:「阿难白佛:世有三种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
三种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因明列三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为火。二、形相,如长短方圆等之形状。三、体相,即体质。如火以热为体质。【又】智度论所说:一、假名相,世间一切事物及众生,由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然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之相,故名为假名。二、法相,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为有,以慧眼观故,则见为无。众生迷故,于此等之法起执取之相,故名法相。三、无相相,离上之二相,但为无相有,众生迷故,于无相中起执取相,故名无相相。
【佛学常见辞汇】
1。标相、形相、体相。标相者,如见烟便知道是火是;形相者,如长短方圆之形状是;体相者,体质也,如火以热为体质是。2。指智度论所说的假名相、法相、无相相。假名相是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假的;法相是诸法虽然假的,而幻相不无;无相相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之相。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
〔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寂静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举也。)
〔三、舍相〕,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故名法相。(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三、无相相〕,谓离上二相,但有无相。众生迷故,又于无相之中,起执取相,故名无相相。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标相〕,标即表也。谓如见烟,即知是火等,是名标相。
〔二、形相〕,形即形状。谓长短方圆等,是名形相。
〔三、体相〕,体即体质。谓如火以热为质相等,是名体相。
三种欲
【佛学大辞典】
(名数)饮食欲,睡眠欲,淫欲之称。
三种得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不相应行法之得,别为三种:如法前得,法后得,法俱得是也。
三种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无生无灭者。二、不断常,报身佛常生起无间断者。三、相续常,化身佛没已,复化现,竟不断绝者。说详佛地经论七。
【佛学常见辞汇】
本性常、不断常、相继常。本性常是说法身佛永不生灭,本性常住;不断常是说报身佛的智德永无间断的生起;相续常是说化身佛灭度之后,又再化现,永不继绝。
【三藏法数】
(出佛地论)
〔一、本性常〕,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
〔二、不断常〕,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
〔三、相续常〕,相续常者,即应身也,亦名变化身。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
三种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一切二乘随自共相希望计著。诸佛菩萨观所有法,见不生灭,离有无品,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三种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世间禅,此有二种:一,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无量,四空之三品。合为十二,称为十二门禅。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證而为观慧,故名隐没。于其禅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此中出世善,非于四禅四无量四空直生,乃以之为所依,更修谪观而生)。二,根本净禅,亦有三品,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也。慧性多者修六妙门,定性多者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之义与前同。是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禅,为凡夫外道厌下地欣上地者。以六行观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圣种修得之。因而发有漏智,无生无漏智者,故名为世间禅。后之根本净禅,利根之外道凡夫,于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发有漏智,故名为世间禅。但逢佛之出世,闻佛之说此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此与前之纯有漏殊别,称为净禅。止观九之一称为亦有漏亦无漏。二出世禅,此有观练熏修之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之四种。观为观照之义,明观照不净等之境,故名为观。练禅者,九次第定也。练为鍜练之义,前之观禅,行用未调练,出入之中间,尚杂异念,此禅自浅至深,顺次鍜练四禅灭尽定,不杂异念,故名为练。又以无漏鍜练有漏,故名为练。俱舍名之为杂修静虑。但彼局于四禅。今为通练八地也。熏禅者,狮子奋迅三昧也。熏,为熏熟自在之义,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顺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顺逆自在如师子奋迅,进退自在。又能除异念之间杂如师子奋讯而拂尘土,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修禅者超越三昧也。修为修法之义,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也。前之熏禅,虽逆顺随意。但次第无间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远近(如自初地至三地为近超,乃至至灭尽定为远超云),出入自在,故名为超越。此观练熏修之四种禅,虽是缘有为法之事禅。而能离欲过,不俟观谛理。以是能发无漏智,故总称为出世间禅。但依小乘,则俱舍成实皆是观有为法之事禅。故是为有漏禅。彼宗无漏智,局于观谤理之理观也。问若以发无漏智,而名为出世禅,如彼未至中间之二定乃四禅下三空之九地,亦依之而发无漏,亦可称为出世间禅,何以彼为世间禅耶?答九地发无漏智,非单用其定而发,但以此定为所依,必观谤理,方发无漏智。九想等不然。直以之发无漏智也。故不得为例。三出世间上上禅,地持经五所说九种之大禅也:一,自性禅,所修之禅,观心之实相,于外不求。故名为自性。二,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为一切。三,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故名为难。四,一切门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门出,故名为一切门。五,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故名为善人。六,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无不含摄,故名为一切行。七,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恼,故名为除恼。八,此世他世乐禅,能使众生悉得二世之乐,故名为此世他世乐。九,清净净禅,惑业断尽,得大菩提之净报。故名为清净。清净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净。经中一一说其修相。见法华玄义四之一,止观九之一,玄签讲述四上。【又】俱舍论十八立三种禅。论谓之三等至:一,味等至,与烦恼相应之定也。通于四禅四无色八定而在于定中起贪爱。味著定中之妙境,因而名为味定。此时失坠其定。何则?以定为纯善,不与贪等不善相应故也。二,净等至,与无贪等之有漏善法相应而起。故名为净定,即是味定所味著之境也。是亦通于八定。三,无漏等至,与无漏智相应之定也。是为无漏,故非为味定之所味著,此无漏定依色界之四禅。与下三无色之七地净定而起。有顶地之净定,定心昧劣,故不能生起无漏定。此外成实有欲界定与中间定。俱舍有未至定与中间定。有亦无漏定与味净定。无漏定之所依,总有九定。三定之中为净定,下为味定之缘,上为无漏定之缘。以此净定分别四分。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如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八背舍、十一切处等,皆属小乘禅;若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入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观,是名出世间禅;若于一法,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
三种断
【佛学大辞典】
(名数)断法不再起之三种也:一、自性断。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得法空时,使三涂恶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断。三、缘缚断。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之境不起贪瞋,于境虽缘,而不生染著,故名缘缚断。出宗镜录七十六。【又】一、见所断。声闻初果之人名断惑见理为见道。因断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而谓之见所断。二、修行断。声闻之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断惑,名为修道。因断三界十随眠之惑而名为修所断。三、非所断。声闻第四果,三界之烦恼皆已断竟,得无漏果,更无可断之惑,故云非所断。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三。
三种大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阿罗汉,有学圣者,是众生之师范,故云大师,见本事经。
【三藏法数】
(出本事经)
〔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有学弟子〕,有学者,烦恼未尽,有法可学也。谓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闻,于诸经典善知法义;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出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
三种大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
【佛学常见辞汇】
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
三种三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义:一、别相三观,于别途观三谛也。二、通相三观,于一观之中圆解三谛也。三、一心三观,于一念之心观三谛也。宗镜录三十五曰:「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二、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中略)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中略)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佛学常见辞汇】
别相三观、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别相三观是于别途观三谛;通相三观是于一观之中圆通三谛;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之中观三谛。
【佛学次第统编】
宗镜录云三种三观: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
二、通相三观 通相三观者,即于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三种止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参见:止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依之说禅波罗蜜十卷。二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如金刚宝置日中,现像不定,无别之阶位,随众生之根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大师依之说六妙门一卷。三圆顿止观,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也,大师依之说摩诃止观十卷。其关于止观之著述,有二十馀种。(参见:摩诃止观)下。
三种心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三种示导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
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也。
〔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
〔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众生念念记忆不忘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记说示导。
〔三、教诫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教诫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