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2,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9 50 51 52 下一页
二种际
二种无量
二种无碍
二种胜
二种医
二种众生
二种非器──闻经二种非器
二种
二种受具戒法
二种健儿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二种破戒人
二种退
二种有
佛类词典(续上)
二种毕竟二种际
二种无量
二种无碍
二种胜
二种医
二种众生
二种非器──闻经二种非器
二种
二种受具戒法
二种健儿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二种破戒人
二种退
二种有
二种毕竟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庄严毕竟〕,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毕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于至极之地;故疏云:一乘为究竟也。
(出大涅槃经)
〔一、庄严毕竟〕,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毕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于至极之地;故疏云:一乘为究竟也。
二种际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际即际畔。谓生死涅槃体性是一,本无际畔。不异而异,遂有生死、涅槃二际之分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涅槃际〕,涅槃际者,若以生死染缘,就涅槃实理而言,生死即涅槃,了无虚妄之可分别。无际之际,是名涅槃际。中论云:涅槃之实际,及与生死际,无毫釐差别。是也。
〔二、生死际〕,生死际者,若以涅槃实理,从生死染缘而言,涅槃即生死,非真寂静之可證入。无际之际,是名生死际。故晋译华严经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是也。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际即际畔。谓生死涅槃体性是一,本无际畔。不异而异,遂有生死、涅槃二际之分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涅槃际〕,涅槃际者,若以生死染缘,就涅槃实理而言,生死即涅槃,了无虚妄之可分别。无际之际,是名涅槃际。中论云:涅槃之实际,及与生死际,无毫釐差别。是也。
〔二、生死际〕,生死际者,若以涅槃实理,从生死染缘而言,涅槃即生死,非真寂静之可證入。无际之际,是名生死际。故晋译华严经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是也。
二种无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出大智度论)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种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證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于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證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出华严经疏)
〔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證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于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證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二种胜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因胜〕,谓菩萨所修出世善法,皆以菩提为因,胜于声闻、缘觉,是名因胜。
〔二、果胜〕,谓菩萨修行,既以菩提为因,终證菩提之果;胜彼二乘,是名果胜。(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出地持经)
〔一、因胜〕,谓菩萨所修出世善法,皆以菩提为因,胜于声闻、缘觉,是名因胜。
〔二、果胜〕,谓菩萨修行,既以菩提为因,终證菩提之果;胜彼二乘,是名果胜。(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种医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小医〕,谓但知病、知病因、知差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差病药,以譬声闻不能遍知药病,是名小医。
〔二、大医〕,谓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差病之药,皆能遍知,乃至遍知众生病因、差病药等,以譬菩萨无病不知,无药不识,是名大医。
(出大智度论)
〔一、小医〕,谓但知病、知病因、知差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差病药,以譬声闻不能遍知药病,是名小医。
〔二、大医〕,谓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差病之药,皆能遍知,乃至遍知众生病因、差病药等,以譬菩萨无病不知,无药不识,是名大医。
二种众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习爱众生〕,习即数习,爱即贪爱,亦爱乐也。谓诸众生,于世间一切声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贪爱,不能舍离,是名习爱众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习见众生〕,见即分别,有无等见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计有计无,及计断常等见,是名习见众生。(断见者,执世间之法,皆悉断灭无常也。常见者,谓执此身死已复生,相续不绝也。)
(出大智度论)
〔一、习爱众生〕,习即数习,爱即贪爱,亦爱乐也。谓诸众生,于世间一切声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贪爱,不能舍离,是名习爱众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习见众生〕,见即分别,有无等见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计有计无,及计断常等见,是名习见众生。(断见者,执世间之法,皆悉断灭无常也。常见者,谓执此身死已复生,相续不绝也。)
二种非器──闻经二种非器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二乘非器〕,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众生非器〕,谓一切邪见众生,无信心故,非其根器,虽闻此经,闻即生谤,而堕恶道,是名众生非器。
(出华严经疏)
〔一、二乘非器〕,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众生非器〕,谓一切邪见众生,无信心故,非其根器,虽闻此经,闻即生谤,而堕恶道,是名众生非器。
二种
【三藏法数】
(出法华安乐行义)
〔一、凡种〕,谓凡夫之人,不能觉了,因眼见色,生贪爱心,为爱造业,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是名凡种。
〔二、圣种〕,谓人因善知识得闻法义,善能觉了,一切诸法皆从妄念而生,观此妄心,犹如虚空,如是而修,不著诸法,能为圣果之种,是名圣种。
(出法华安乐行义)
〔一、凡种〕,谓凡夫之人,不能觉了,因眼见色,生贪爱心,为爱造业,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是名凡种。
〔二、圣种〕,谓人因善知识得闻法义,善能觉了,一切诸法皆从妄念而生,观此妄心,犹如虚空,如是而修,不著诸法,能为圣果之种,是名圣种。
二种受具戒法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著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我、断常、憍慢、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著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我、断常、憍慢、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二种健儿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出涅槃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三藏法数】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种破戒人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于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二种退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谓修行之人,始则精进,中复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是名不究竟退。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谓修行之人,始则精进,中复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是名不究竟退。
二种有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