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91,分107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十九种庄严
二种子
二种戒
二种色
二种性
二种死
二种常
二种病
二种施
二种圣
二种證
二种识
二种薰
佛类词典(续上)
二种一阐提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十九种庄严
二种子
二种戒
二种色
二种性
二种死
二种常
二种病
二种施
二种圣
二种證
二种识
二种薰
二种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名数)一为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人不成佛者。一为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悲菩萨不成佛者。皆名一阐提。入楞伽经二曰:「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中略)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菩萨欲證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术语)一切菩萨欲證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二十九种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燄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
(名数)(参见: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燄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
二种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名言种子,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则而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诠显色心之诸法,于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之名言所诠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现其相分,以熏彼种子于本识。盖以名言为介成此种子之新熏,故谓之名言种子(是表义名言之义)。又,名言种子者,不特介能诠之言语而熏习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缘诸境时,亦反现其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种子于本识也。如此依心心所缘境而熏成其种子者,亦名名言种子。名之为名言者,以心心所缘境时,能缘之心,了显所对之境,恰如名言诠显诸法之体义也,因是又名之为显境名言。此中第一种之表义名言,限于第六识,以名言缘名言,唯为第六识相应之寻伺力也,第二种之显境,通于于七识以了所缘之境而熏种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识为所熏处,自无能熏之用。二、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作善恶之业,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业者,造作之义,造作善恶所熏,善恶之种子也,此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种子也,二为助他羸劣无记之种子,使生现行之功能,此名为业种子,盖生自果者,非为业种,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为业种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识为三性中极劣无记之识体,故能生之名言种子,亦为羸劣无记之种子,自无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识无记之种子,决定可生于当来善趣之功能,为彼之业力所助,自生善起之无记之果也。故名言种子通于八识,且通于三性,业种子局于第六识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恶之二性,以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种子之功能而已。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三。
(名数)一、名言种子,为现行一切善恶诸法亲因之种子。善种子生善法,恶种子生恶法,无记种子生而无记法,乃至由色种生色法,由心种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赖耶识则而为一切诸法之亲因者是也。名之为名言者,或自发名言,而诠显色心之诸法,于自心之前,反现彼诸法之相分,而熏彼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之名言所诠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现其相分,以熏彼种子于本识。盖以名言为介成此种子之新熏,故谓之名言种子(是表义名言之义)。又,名言种子者,不特介能诠之言语而熏习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缘诸境时,亦反现其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种子于本识也。如此依心心所缘境而熏成其种子者,亦名名言种子。名之为名言者,以心心所缘境时,能缘之心,了显所对之境,恰如名言诠显诸法之体义也,因是又名之为显境名言。此中第一种之表义名言,限于第六识,以名言缘名言,唯为第六识相应之寻伺力也,第二种之显境,通于于七识以了所缘之境而熏种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识为所熏处,自无能熏之用。二、业种子,为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作善恶之业,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业者,造作之义,造作善恶所熏,善恶之种子也,此思心所之种子,有二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种子也,二为助他羸劣无记之种子,使生现行之功能,此名为业种子,盖生自果者,非为业种,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为业种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识为三性中极劣无记之识体,故能生之名言种子,亦为羸劣无记之种子,自无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识无记之种子,决定可生于当来善趣之功能,为彼之业力所助,自生善起之无记之果也。故名言种子通于八识,且通于三性,业种子局于第六识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恶之二性,以无记羸劣,无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种子之功能而已。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钞三。
二种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见毗尼母论一。【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见毗婆沙论十三。【又】一性重戒。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见涅槃经十一。【又】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见华严大疏五。
【佛学常见辞汇】
1。作持戒和止持戒。(参见:二持)2。出世间戒和世间戒。出世间戒即沙弥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间戒即优婆塞与优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参见:二戒)4。道共戒和定共戒。(参见:二戒)5。性重戒和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即杀、盗、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极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讥嫌戒是饮酒以下的一切戒律,佛大慈为了息世人的讥嫌,所以特别制订,即一切的遮戒是。6。随相戒和离相戒。随相戒之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现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离相戒之离即远离,持戒的人,心无所著,则一切的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的相,故名离相戒。
(名数)(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见毗尼母论一。【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见毗婆沙论十三。【又】一性重戒。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见涅槃经十一。【又】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二离相戒。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见华严大疏五。
【佛学常见辞汇】
1。作持戒和止持戒。(参见:二持)2。出世间戒和世间戒。出世间戒即沙弥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间戒即优婆塞与优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参见:二戒)4。道共戒和定共戒。(参见:二戒)5。性重戒和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即杀、盗、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极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讥嫌戒是饮酒以下的一切戒律,佛大慈为了息世人的讥嫌,所以特别制订,即一切的遮戒是。6。随相戒和离相戒。随相戒之随即随顺,相即形相,随顺如来之教,而现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离相戒之离即远离,持戒的人,心无所著,则一切的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的相,故名离相戒。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二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佛学常见辞汇】
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的戒律。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谓止身口令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盗,又能布施;既不邪淫,又能恭敬;既不妄语,又能实语,是名作持。
(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励身口意,造作诸善业故曰作,如说戒安居布施礼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体曰体持。见行事钞持犯方规篇。
【佛学常见辞汇】
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的戒律。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谓止身口令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盗,又能布施;既不邪淫,又能恭敬;既不妄语,又能实语,是名作持。
二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恶法;道共戒是见了道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戒。这二种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一、性戒〕,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馀之律仪,是名遮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性重戒〕,谓杀、盗、淫、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讥嫌戒〕,谓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间治生产业,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应为,以止世人之所讥诮、嫌疑,是名息世讥嫌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三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涅槃经)、随相戒、离相戒(华严经疏)、止持戒、作持戒(华严经疏)、性重戒、息世讥嫌戒(涅槃经)、邪戒、正戒(四教仪集注)等。四教仪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称二戒,谓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论以五戒八戒称二戒,谓之在家之二戒。(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恶法;道共戒是见了道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戒。这二种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一、性戒〕,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馀之律仪,是名遮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
〔一、道共戒〕,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性重戒〕,谓杀、盗、淫、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讥嫌戒〕,谓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间治生产业,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应为,以止世人之所讥诮、嫌疑,是名息世讥嫌戒。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于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三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二种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内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属于内身,故名内色。二外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属于外境,故名外色。见宗镜录七十五。【又】一显色,青黄赤白之四种也。二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见俱舍论下。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内色〕,内色者,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内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内色,以其属内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谓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声香味触五尘名外色,以其属外境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净色〕,谓清净美妙之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之人,宜当远离也。
〔二、不净色〕,谓不净丑恶之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之人,亦宜远离也。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是名显色。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见,是名形色。
(名数)(参见: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内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属于内身,故名内色。二外色,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是属于外境,故名外色。见宗镜录七十五。【又】一显色,青黄赤白之四种也。二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之八种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见俱舍论下。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内色〕,内色者,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内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内色,以其属内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谓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声香味触五尘名外色,以其属外境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净色〕,谓清净美妙之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之人,宜当远离也。
〔二、不净色〕,谓不净丑恶之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之人,亦宜远离也。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是名显色。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见,是名形色。
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二种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本性住种性,此自无始以来,依附第八阿赖耶识,法尔所存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此种性于我等具缚之身中亦自无始备于法尔,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轮回,而于阿赖耶识之中,持之而不失坏也。二、习所成种性,闻如来之教法,而起闻思修之三慧,新熏习有漏之善种,依此熏习力增长彼法尔无漏之种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种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见百法问答钞六。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众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又】楞伽经二说:一圣种性,三乘圣者證涅槃之种也。二愚夫种性,愚痴凡夫迷执诸法之性也。是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愚夫种性〕,谓愚痴凡夫,于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著,则成愚夫种性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总性〕,谓一切诸法,性本空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入无出,故名总性。
〔二、别性〕,谓人喜作恶事,则以恶为性;好集善事,则以善为性。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故名别性。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以由菩萨根性不定,故有二种之分也。
〔一、性种性〕,性种性者,即本性为性也。谓菩萨六入殊胜,分别一切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也。殊胜者,菩萨根有胜力,故所见色等一一殊胜也。)
〔二、习种性〕,习种性者,即数习为性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修习众善所得之性也。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有性〕,谓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间假名,施设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无性〕,谓四大乃至涅槃等假名,毕竟空中一切悉无,是名无性。
(名数)一、本性住种性,此自无始以来,依附第八阿赖耶识,法尔所存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此种性于我等具缚之身中亦自无始备于法尔,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轮回,而于阿赖耶识之中,持之而不失坏也。二、习所成种性,闻如来之教法,而起闻思修之三慧,新熏习有漏之善种,依此熏习力增长彼法尔无漏之种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种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见百法问答钞六。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众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又】楞伽经二说:一圣种性,三乘圣者證涅槃之种也。二愚夫种性,愚痴凡夫迷执诸法之性也。是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愚夫种性〕,谓愚痴凡夫,于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著,则成愚夫种性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总性〕,谓一切诸法,性本空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入无出,故名总性。
〔二、别性〕,谓人喜作恶事,则以恶为性;好集善事,则以善为性。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故名别性。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以由菩萨根性不定,故有二种之分也。
〔一、性种性〕,性种性者,即本性为性也。谓菩萨六入殊胜,分别一切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也。殊胜者,菩萨根有胜力,故所见色等一一殊胜也。)
〔二、习种性〕,习种性者,即数习为性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修习众善所得之性也。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有性〕,谓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间假名,施设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无性〕,谓四大乃至涅槃等假名,毕竟空中一切悉无,是名无性。
二种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二种常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为常,是真常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百岁至劫灭名常〕,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二、常住不坏名常〕,常住不坏名常者,谓诸菩萨,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坏不变,是名为常也。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入灭,长时间之无变化,谓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坏为常,是真常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百岁至劫灭名常〕,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二、常住不坏名常〕,常住不坏名常者,谓诸菩萨,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坏不变,是名为常也。
二种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二、心病,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过,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诸病者,谓之心病。见涅槃经十二。【又】一、先世行业病,谓先世好鞭打人,以种种之恶法,恼害众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现世失调病,即上之身病也。见智度论八。
【佛学常见辞汇】
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们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疾病;心病是人们心理上所发生的种种病态。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胜而致踊跃,怯懦无勇而生恐怖,及忧愁、苦恼、愚痴、昏昧,由此四者,挠动于中,以致诸病所生,故名心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二、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二、心病,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过,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诸病者,谓之心病。见涅槃经十二。【又】一、先世行业病,谓先世好鞭打人,以种种之恶法,恼害众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现世失调病,即上之身病也。见智度论八。
【佛学常见辞汇】
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们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疾病;心病是人们心理上所发生的种种病态。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胜而致踊跃,怯懦无勇而生恐怖,及忧愁、苦恼、愚痴、昏昧,由此四者,挠动于中,以致诸病所生,故名心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二、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二种施
【佛学大辞典】
(名数)财施,法施也。
【佛学常见辞汇】
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财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贪爱,但济一世之贫,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灯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谓从诸佛及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众生,出于三界,断诸烦恼,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间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间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谛、六度等法也。)
(名数)财施,法施也。
【佛学常见辞汇】
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财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贪爱,但济一世之贫,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灯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谓从诸佛及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众生,出于三界,断诸烦恼,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间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间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谛、六度等法也。)
二种圣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二种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参见:超越證)
【佛学常见辞汇】
次第證和超越證,这是声闻乘行人證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證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罗汉。
(名数)声闻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参见:超越證)
【佛学常见辞汇】
次第證和超越證,这是声闻乘行人證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證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罗汉。
超越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證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后果,谓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论,诸说不同。俱舍论仅有从凡夫直證第二果者与从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种,是曰超前二果。唯识论更许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后,超中间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许超前三果。因立四种:一、本断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观断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见道于第十六心断见惑已时,超预流果一来果之二(所谓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还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见道之第十六心證预流果了,更修无漏道,断三界之思惑,或一时断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还果,或一时断下八地(除有顶地)之惑者,超中间第二果第三果直为阿罗汉向,若一时断尽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罗汉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闻佛善来比丘之言,直證阿罗汉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萨,于三十四心断一切之烦恼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义立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二證之一。(参见:二證)
(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證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后果,谓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论,诸说不同。俱舍论仅有从凡夫直證第二果者与从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种,是曰超前二果。唯识论更许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后,超中间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许超前三果。因立四种:一、本断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观断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见道于第十六心断见惑已时,超预流果一来果之二(所谓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还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见道之第十六心證预流果了,更修无漏道,断三界之思惑,或一时断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还果,或一时断下八地(除有顶地)之惑者,超中间第二果第三果直为阿罗汉向,若一时断尽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罗汉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闻佛善来比丘之言,直證阿罗汉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萨,于三十四心断一切之烦恼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义立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二證之一。(参见:二證)
二种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种薰
【佛学大辞典】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