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2,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三种长老
三种法身
三种法相
三种法轮
三种思惑
三种回向
三种神变
三种退屈
三种教相
三种净业
三种清净
三种善根
三种发心
三种睡眠
佛类词典(续上)
三种夜叉三种长老
三种法身
三种法相
三种法轮
三种思惑
三种回向
三种神变
三种退屈
三种教相
三种净业
三种清净
三种善根
三种发心
三种睡眠
三种夜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
(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
三种长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耆年长老,腊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长老,通达于法,智德圆满之僧也。三、作长老,自假号为长老之僧也。
(名数)一、耆年长老,腊高耆宿之僧也。二、法长老,通达于法,智德圆满之僧也。三、作长老,自假号为长老之僧也。
三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法身)
(名数)(参见:法身)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种法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名数)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性同。(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三种法轮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轮教)
(名数)(参见:三轮教)
三种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三种回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心具足之回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菩提回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众生回向,愿回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众生也。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功德趣求无为之涅槃也。大乘义章九曰:「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修忏要旨曰:「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华严大疏钞二十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中略)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回向心。观无量寿经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名数)三心具足之回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菩提回向,回己之功德而趣求菩提也。二众生回向,愿回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众生也。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功德趣求无为之涅槃也。大乘义章九曰:「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修忏要旨曰:「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华严大疏钞二十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中略)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回向心。观无量寿经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三种神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神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众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为说法,名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为教诫神变。三神通神变,如来为调伏憍慢之众生,现种种之神通,名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经八十六。是总以佛之三业为神变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辅行一之二曰:「又神变者非但身轮,一切语言及善巧皆名神变。」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神即神通,变即变化也。
〔一、说法神变〕,谓如来无碍大智,知诸众生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或以声闻、缘觉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脱,如是知已,则现一切神变而为说法,是名说法神变。
〔二、教诫神变〕,教即教诲,诫即警诫。谓如来教诸弟子,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应信,是不应信;是应亲近,是不应亲近;是法杂染,是法清净;行如是道得声闻乘,行如是道得缘觉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现诸神变,而为教诫,是名教诫神变。
〔三、神通神变〕,谓如来为调伏憍慢众生故,或现一身而作多身,或现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石壁出入无碍,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现诸神变,调伏众生,是名神通神变。
(名数)(参见:神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众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为说法,名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为教诫神变。三神通神变,如来为调伏憍慢之众生,现种种之神通,名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经八十六。是总以佛之三业为神变也。法华文句三之一曰:「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辅行一之二曰:「又神变者非但身轮,一切语言及善巧皆名神变。」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神即神通,变即变化也。
〔一、说法神变〕,谓如来无碍大智,知诸众生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或以声闻、缘觉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脱,如是知已,则现一切神变而为说法,是名说法神变。
〔二、教诫神变〕,教即教诲,诫即警诫。谓如来教诸弟子,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应信,是不应信;是应亲近,是不应亲近;是法杂染,是法清净;行如是道得声闻乘,行如是道得缘觉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现诸神变,而为教诫,是名教诫神变。
〔三、神通神变〕,谓如来为调伏憍慢众生故,或现一身而作多身,或现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石壁出入无碍,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现诸神变,调伏众生,是名神通神变。
三种退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退屈)
(名数)(参见:三退屈)
三退屈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五位中,第一资粮位之间,有三种之退屈:一、菩提广大屈,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二、万行难修屈,布施之万行甚难修,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转依难證屈,二转依之妙果难證,闻而生退屈之心也。对治此三退屈,谓之三练磨。见唯识论九。第一引他既證大菩提者而练磨自心,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已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菩提广大屈〕,梵语菩提,华言道。谓闻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广大屈。
〔二、万行难修屈〕,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三、转依难證屈〕,谓闻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极难可證,心便退屈,是名转依难證屈。(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菩萨五位中,第一资粮位之间,有三种之退屈:一、菩提广大屈,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二、万行难修屈,布施之万行甚难修,闻而生退屈之心也。三、转依难證屈,二转依之妙果难證,闻而生退屈之心也。对治此三退屈,谓之三练磨。见唯识论九。第一引他既證大菩提者而练磨自心,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也。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已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菩提广大屈〕,梵语菩提,华言道。谓闻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广大屈。
〔二、万行难修屈〕,谓闻布施等波罗蜜多,修之甚难,心便退屈,是名万行难修屈。(梵语波罗蜜多,华言到彼岸。)
〔三、转依难證屈〕,谓闻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极难可證,心便退屈,是名转依难證屈。(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种教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南三诸家所通用之顿渐不定三教也。玄义十曰:「出异解者为十意,所谓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种教相:一顿二渐三不定。」
(术语)谓南三诸家所通用之顿渐不定三教也。玄义十曰:「出异解者为十意,所谓南三北七,南地通用三种教相:一顿二渐三不定。」
三种净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
〔一、孝养父母等业〕,谓若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受持三归等业〕,谓归依佛法僧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为净业。
〔三、发菩提心等业〕,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劝进行者,是为净业。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
〔一、孝养父母等业〕,谓若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受持三归等业〕,谓归依佛法僧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为净业。
〔三、发菩提心等业〕,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劝进行者,是为净业。
三种清净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
【佛学常见辞汇】
心清净、身清净、相清净。心清净是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等;身清净是由于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相清净是由于心身都已清净,所以能得具足的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三、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故名相清净。
(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探玄记四曰:「三业无过云清净。」
【佛学常见辞汇】
心清净、身清净、相清净。心清净是不生染心、瞋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等;身清净是由于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相清净是由于心身都已清净,所以能得具足的相好庄严其身。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
〔三、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故名相清净。
三种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三种发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信成就发心,于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二、解行发心,于十行乃至十回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三、證发心,于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證法性之人之发菩提心也。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解行发心〕,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谓十行位中能解法性本空,顺修六度之行,发回向心,入十回向,故名解行发心。(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證发心〕,證即證入,谓入初地乃至第十地。而此證者,无有境界;惟真如智,名为法身,法身显发,故名證发心。
【三藏法数】
(出观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当得往生。(彼国者,西方安养净土也。)
〔一、至诚心〕,至,专也;诚,实也。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故名至诚心。
〔二、深心〕,谓求无上佛果,必须心契深理;欲契深理,必须厚种善根。涅槃经云:深根难拔,故名深心。
〔三、发愿心〕,谓以真如实心、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发愿求生净土,速證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故名发愿心。(法忍者,谓于无生之法,忍可、忍證也。)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信成就发心,于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二、解行发心,于十行乃至十回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三、證发心,于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證法性之人之发菩提心也。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解行发心〕,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谓十行位中能解法性本空,顺修六度之行,发回向心,入十回向,故名解行发心。(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證发心〕,證即證入,谓入初地乃至第十地。而此證者,无有境界;惟真如智,名为法身,法身显发,故名證发心。
【三藏法数】
(出观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当得往生。(彼国者,西方安养净土也。)
〔一、至诚心〕,至,专也;诚,实也。谓此土众生,欲生彼国,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故名至诚心。
〔二、深心〕,谓求无上佛果,必须心契深理;欲契深理,必须厚种善根。涅槃经云:深根难拔,故名深心。
〔三、发愿心〕,谓以真如实心、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发愿求生净土,速證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故名发愿心。(法忍者,谓于无生之法,忍可、忍證也。)
三种睡眠
【佛学大辞典】
(名数)睡眠之起,有三种之因。即食,时节,心是也。
(名数)睡眠之起,有三种之因。即食,时节,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