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2,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三种止观
三种心苦
三种示导
三种世间
三种光明
三种地狱
三种成佛
三种见惑
三种作意
三种身苦
三种忍行
三种舍利
三种奇特
三种念处
佛类词典(续上)
三种三观三种止观
三种心苦
三种示导
三种世间
三种光明
三种地狱
三种成佛
三种见惑
三种作意
三种身苦
三种忍行
三种舍利
三种奇特
三种念处
三种三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义:一、别相三观,于别途观三谛也。二、通相三观,于一观之中圆解三谛也。三、一心三观,于一念之心观三谛也。宗镜录三十五曰:「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二、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中略)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中略)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佛学常见辞汇】
别相三观、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别相三观是于别途观三谛;通相三观是于一观之中圆通三谛;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之中观三谛。
【佛学次第统编】
宗镜录云三种三观: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
二、通相三观 通相三观者,即于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义:一、别相三观,于别途观三谛也。二、通相三观,于一观之中圆解三谛也。三、一心三观,于一念之心观三谛也。宗镜录三十五曰:「一、别相三观者,历别观三谛。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也?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尚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二、通相三观者,则异于此。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也。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观当名,解心无不通也。三、一心三观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说,而能圆观三谛也。(中略)在境为一谛而三谛,在心为一观而三观,在果为一智而三智。(中略)观一念心为所缘境,返观此心,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观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观历然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佛学常见辞汇】
别相三观、通相三观、一心三观。别相三观是于别途观三谛;通相三观是于一观之中圆通三谛;一心三观是于一心之中观三谛。
【佛学次第统编】
宗镜录云三种三观: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 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
二、通相三观 通相三观者,即于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三种止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参见:止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依之说禅波罗蜜十卷。二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如金刚宝置日中,现像不定,无别之阶位,随众生之根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大师依之说六妙门一卷。三圆顿止观,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也,大师依之说摩诃止观十卷。其关于止观之著述,有二十馀种。(参见:摩诃止观)下。
(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参见:止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大师由南岳传受三种之止观:一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也。大师依之说禅波罗蜜十卷。二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如金刚宝置日中,现像不定,无别之阶位,随众生之根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大师依之说六妙门一卷。三圆顿止观,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也,大师依之说摩诃止观十卷。其关于止观之著述,有二十馀种。(参见:摩诃止观)下。
三种心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三种示导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
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也。
〔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
〔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众生念念记忆不忘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记说示导。
〔三、教诫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教诫示导。
(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三、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于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
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也。
〔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
〔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众生念念记忆不忘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记说示导。
〔三、教诫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教诫示导。
三种世间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吾人五阴合成的色身;众生世间就是吾人身体以外有生命的一切众生;国土世间就是吾人身体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三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三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五阴实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为假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二、五阴世间〕(亦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十界五阴各各差别,故名五阴世间。(色即质碍之色,受即领纳诸尘,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识即分别善恶。以此五者,阴覆真性,皆名为阴。)
〔三、国土世间〕,国土者,即众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别,故名国土世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众生世间〕,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智正觉世间〕,谓如来具大智慧,永离偏邪,深能觉了世间、出世间法,故名智正觉世间,即释迦如来能化之智身也。
(名数)(参见:三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吾人五阴合成的色身;众生世间就是吾人身体以外有生命的一切众生;国土世间就是吾人身体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三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三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脩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五阴实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为假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二、五阴世间〕(亦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十界五阴各各差别,故名五阴世间。(色即质碍之色,受即领纳诸尘,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识即分别善恶。以此五者,阴覆真性,皆名为阴。)
〔三、国土世间〕,国土者,即众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别,故名国土世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乃是释迦如来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众生世间〕,谓五阴和合,众共而生,间隔不同,故名众生世间,即释迦如来所化之机众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智正觉世间〕,谓如来具大智慧,永离偏邪,深能觉了世间、出世间法,故名智正觉世间,即释迦如来能化之智身也。
三种光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见瑜伽论十一,三藏法数十三。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外光明〕,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二、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
〔三、身光明〕,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见瑜伽论十一,三藏法数十三。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外光明〕,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二、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
〔三、身光明〕,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种地狱
【佛学大辞典】
(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
(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
三种成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即身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即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證入无上悉地,而显现法性之万德,是名显得成佛。以上三种成佛,是真言宗所说。
(名数)(参见:即身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即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證入无上悉地,而显现法性之万德,是名显得成佛。以上三种成佛,是真言宗所说。
即身成佛
【佛学常见辞汇】
即身修行即身就可以成佛。密宗说三密加持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即身修行即身就可以成佛。密宗说三密加持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三种见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是修学问等而得坚固的见惑。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是修学问等而得坚固的见惑。
三种作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与观法自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与观法共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胜解作意,与假想观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对于未见不净之物境,而修不净观时之作意是也。
(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与观法自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与观法共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三、胜解作意,与假想观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如对于未见不净之物境,而修不净观时之作意是也。
三种身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老、病、死。
(名数)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老、病、死。
三种忍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佛学常见辞汇】
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
【佛学次第统编】
诸经要集云三种忍行:
一、身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瞋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瞋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佛学常见辞汇】
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
【佛学次第统编】
诸经要集云三种忍行:
一、身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 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瞋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瞋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种舍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见:舍利)
(术语)谓佛舍利之三种:如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是也。(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三种奇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奇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诸法,而成一切种智也。三摄受奇特。佛能知众生诸根之利钝,随机摄受,开导教化,使彼咸闻法要,进修妙行,出离生死也。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四。
(名数)(参见:奇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诸法,而成一切种智也。三摄受奇特。佛能知众生诸根之利钝,随机摄受,开导教化,使彼咸闻法要,进修妙行,出离生死也。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四。
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A^s/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俗语佛源】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證尔證。」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术语)梵语A^s/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俗语佛源】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證尔證。」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三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
(名数)一、性念处,缘无生之空理而断烦恼者,如慧解脱是也。二、共念处,由性念处而具得三明六通者,即具解脱是也。三、缘念处,由三藏经十二部经而悟达者,即大罗汉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