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圣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名数)一、圣说法,说三藏十二部经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说也。如来唯有此二法。见思益经如来二事品。
二种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参见:超越證)
【佛学常见辞汇】
次第證和超越證,这是声闻乘行人證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證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罗汉。
(名数)声闻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断,利根之声闻,一时断几许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罗汉果也。此有四种。(参见:超越證)
【佛学常见辞汇】
次第證和超越證,这是声闻乘行人證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證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罗汉。
超越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證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后果,谓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论,诸说不同。俱舍论仅有从凡夫直證第二果者与从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种,是曰超前二果。唯识论更许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后,超中间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许超前三果。因立四种:一、本断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观断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见道于第十六心断见惑已时,超预流果一来果之二(所谓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还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见道之第十六心證预流果了,更修无漏道,断三界之思惑,或一时断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还果,或一时断下八地(除有顶地)之惑者,超中间第二果第三果直为阿罗汉向,若一时断尽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罗汉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闻佛善来比丘之言,直證阿罗汉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萨,于三十四心断一切之烦恼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义立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二證之一。(参见:二證)
(术语)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證阿罗汉果,谓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后果,谓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论,诸说不同。俱舍论仅有从凡夫直證第二果者与从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种,是曰超前二果。唯识论更许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后,超中间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台一家更许超前三果。因立四种:一、本断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观断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见道于第十六心断见惑已时,超预流果一来果之二(所谓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还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见道之第十六心證预流果了,更修无漏道,断三界之思惑,或一时断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还果,或一时断下八地(除有顶地)之惑者,超中间第二果第三果直为阿罗汉向,若一时断尽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罗汉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闻佛善来比丘之言,直證阿罗汉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萨,于三十四心断一切之烦恼而成佛果者,是唯台家之义立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二證之一。(参见:二證)
二种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参见: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种薰
【佛学大辞典】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大藏法数四曰:「熏资薰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二种一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所立也。一乘二种,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教也。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教但诠无二无三,言思斯绝。今此同教,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三,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俱显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也。无三者,兼无菩萨也。)
〔二、别教一乘〕,别者,即别异小、始、终、顿之四教也。然此别教,唯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随举一法,即摄一切;无尽法门,一一法门,迥异馀教,故名别教一乘也。
(名数)华严宗所立也。一乘二种,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教也。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教但诠无二无三,言思斯绝。今此同教,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三,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俱显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也。无三者,兼无菩萨也。)
〔二、别教一乘〕,别者,即别异小、始、终、顿之四教也。然此别教,唯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随举一法,即摄一切;无尽法门,一一法门,迥异馀教,故名别教一乘也。
二种三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净土真宗以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三心也。
(名数)净土真宗以为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二种。又日本见真大师分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心,即要门自力行者之信心与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即息虑凝心行者之信心,与废恶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别之三心也。
二种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佛学常见辞汇】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三藏,行与经违,故不称善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藏者,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
〔一、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馀,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二、寡浅比丘〕,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
【佛学常见辞汇】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于彼,而薄于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三藏,行与经违,故不称善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藏者,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
〔一、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馀,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二、寡浅比丘〕,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二种心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三藏法数】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三藏法数】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二种世间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名数)众生世间,与器世间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二种因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参见:二死)
【佛学次第统编】
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分段生死 界内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也。
一、分段生 四大和合,是分段生。
二、分段死 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变易生死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也。
一、变易生 易粗为细,为变易生。
二、变易死 因移果易,舍所住位。为变易死。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参见:二死)
【佛学次第统编】
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分段生死 界内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也。
一、分段生 四大和合,是分段生。
二、分段死 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变易生死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也。
一、变易生 易粗为细,为变易生。
二、变易死 因移果易,舍所住位。为变易死。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二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种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
【佛学常见辞汇】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名数)(参见: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见华严大疏六。
【佛学常见辞汇】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自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1。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1。进退无碍的意思。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
二种我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参见:二我)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参见:二我)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二种忍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二、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有情众生加恶于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众生数忍辱。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二、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有情众生加恶于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众生数忍辱。
二种佛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證境,诸佛所證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境和化境。證境是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證境〕,谓真如法性之理,是诸佛所證之境界。离念绝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
〔二、化境〕,谓十方国土,皆是如来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名数)一、證境,诸佛所證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境和化境。證境是诸佛所證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證境〕,谓真如法性之理,是诸佛所證之境界。离念绝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
〔二、化境〕,谓十方国土,皆是如来所化境界,是名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