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七辩(七辯)
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 ;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经变文》:“必知菩萨,问得 维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辩之词不异。”
《國語辭典》:和诱(和誘)  拼音:hé yòu
以种种引诱惑骗的方法,取得被诱人的同意,诱置于其实力支配之下,而脱离原来的保护环境中。
《漢語大詞典》:百辛
种种艰辛。 宋 范仲淹 《明赏赋》:“惧四维之有艰,尚疮痍而百辛。”
分類:种种艰辛
《漢語大詞典》:百离(百離)
(1).犹言久别。 汉 扬雄 《反离骚》:“抨雄鳩以作媒兮,何百离而曾不壹耦。”
(2).种种不幸的遭遇。离,通“ 罹 ”。 三国 魏 曹丕 《短歌行》:“我独孤煢,怀此百离。”参见“ 百罹 ”。
《國語辭典》:百罹  拼音:bǎi lí
百忧。比喻困难重重。晋。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晋。卢谌 赠刘琨诗:「五臣奚与,契阔百罹。」
《漢語大詞典》:木熙
古代杂技的一种。指在高竿上作种种惊险表演。《淮南子·修务训》:“木熙者,举梧檟,据句枉。” 高诱 注:“熙,戏也。” 清 方以智 通雅·戏具:“木熙,即都卢缘橦之戏也……立竿三丈,缘其顶,舒臂按竿,通体空立者;移时也,受竿以腹,而项、手、足张,轮转;移时也,啣竿,身平横空,如地之伏,手不握,足无垂也;背竿髁夹之,则合其掌,拜起於空者,数也,盖倒身忽下,如飞鸟堕。”
《国语辞典》:利空  拼音:lì kōng
股票术语。能影响股价下跌的种种因素,称为「利空」。
《国语辞典》:倒会(倒会)  拼音:dǎo huì
民间的互助会因种种因素,导致无法支付所应付的会款时称「倒会」。有会头倒会,也有会员倒会的情形。
《漢語大詞典》:内像
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象。见《观无量寿经》。 唐 沈亚之 《移佛记》:“其机高者性惠,见其内像而内觉,发其心而能至其正。”
《漢語大詞典》:狱持(獄持)
唐 武则天 时狱吏以种种酷刑虐待囚犯。称为“狱持”。
《國語辭典》:阴魂不散(陰魂不散)  拼音:yīn hún bù sàn
1.比喻人或事虽已不存在,影响力仍起一定作用。
2.谑称人尾随紧跟,穷追不舍。如:「你这人老跟在我后面,真是阴魂不散。」
《國語辭典》:枝枝节节(枝枝節節)  拼音:zhī zhī jié jié
形容琐碎、非主要的。如:「这事枝枝节节的问题很多,一时还无法理清楚。」
《漢語大詞典》:维口食(維口食)
佛教所反对的“邪命自活”的方式之一。指用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方法以维持生活。
《國語辭典》:跳箱  拼音:tiào xiāng
1.体操项目之一。在跳箱上做跨跳、翻滚、撑越等动作。
2.体操运动用具。为四、五层长方形箱子,上窄下宽,可自由移动或调整高度。
《國語辭典》:甜酸苦辣  拼音:tián suān kǔ là
各种味道。也用来比喻生活中如意、困难、挫折、失意等种种遭遇的感觉。也作「酸甜苦辣」。
《漢語大詞典》:一和和
犹言一种种。 元 无名氏 《怒斩关平》第二折:“我先试了这温凉,一和和亲自拌上。”
分類: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