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铸钱(私鑄錢)
私自铸造钱币;私铸的钱。《唐律·杂律上·私铸钱》:“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新唐书·食货志四:“ 隋 末行五銖白钱,天下盗起,私铸钱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新唐书·食货志四:“ 仪凤 中,濒 江 民多私铸钱为业。”
《漢語大詞典》:私巡
指天子私自巡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为甚私巡,萧条鞍马蒙尘状;失水神龙,风云飘荡。”
《漢語大詞典》:透支银(透支銀)
(1). 清 制,凡各项动支款例有额支。凡实用之款,已超过额定之银数者,谓“透支银”。
(2).谓暗中私自支银入己。《六部成语注解·户部》:“透支银:透,偷漏也。暗中私自支银入己也。”
《漢語大詞典》:私帮(私幫)
指私自贩运货物的一伙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牙税》:“无帖私帮,外帖以为影射。”
《漢語大詞典》:私充
私自冒充顶替。《明律·户律·私充牙行埠头》:“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并选有抵业人户充应,官给印信文簿,附写客商船户住贯姓名、路引字号、物货数目,每月查照,私充者杖六十。”
《漢語大詞典》:私伺
私自探望。 明 唐顺之 《佥事孙公墓志铭》:“同年 桂公 为冢宰,未尝一私伺其门,以是往往齟齬于世。”
分類:私自探望
《漢語大詞典》:私谩(私謾)
私自瞒骗。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人臣若 金日磾 ,以子私谩而杀之。”
分類:私自瞒骗
《國語辭典》:私吞  拼音:sī tūn
私自占有。如:「私吞公款」、「私吞财产」。
《漢語大詞典》:私填
私自填写。《明律·户律·诈冒给路引》:“其不立文案,空押路引私填与人者,杖一百,徒三年。”
分類:私自填写
《漢語大詞典》:私注
私自注释。 宋 曾慥 高斋漫录:“或劝 綖 ( 章綖 )用药除字, 綖 曰:‘面已文矣,终不齿於縉绅,止欲注其下曰:太师错。’或调之曰:‘若注且须闻官,慎勿私注也。’”
分類:私自注释
《国语辞典》:明弃暗取(明弃暗取)  拼音:míng qì àn qǔ
表面上不要,暗中却私自取得。如:「明弃暗取是商场上常见的技俩。」
《国语辞典》:凭空杜撰(凭空杜撰)  拼音:píng kōng dù zhuàn
私自设想,完全没有依据。如:「中国的山水画上的奇峰怪石,并非都是凭空杜撰的。」
《国语辞典》:管制品  拼音:guǎn zhì pǐn
政府法令规定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买卖、进出口或使用的物品。如国防武器、公卖物资等。如:「持有管制品遭查获,按规定应予以没收并依法课以刑责。」
《国语辞典》:打贴补(打贴补)  拼音:dǎ tiē bǔ
私自拿钱出来贴补。如:「晚会开销不足的馀额,只好由大家拿钱出来打贴补。」
分类:私自贴补
《国语辞典》:放水鸭(放水鸭)  拼音:fàng shuǐ yā
比喻未经许可而私自释放被看守的人离开。《金瓶梅》第九○回:「不争你走了,我看守大门,管放水鸭儿?若大娘知道,问我要人,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