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离宫(離宮)  拼音:lí gōng
1.古代帝王出巡时的行宫。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元。萨都剌 百字令。石头城上词:「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2.星官名。由六颗星组成,属室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离宫六星,天子之别宫,主隐藏休息之所。」
《漢語大詞典》:离南(離南)
(1).南方。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查慎行 注引《参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离之正位。”
(2).草名。又名通脱木,俗称通草。尔雅·释草:“离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茎中有瓤正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通脱木﹝释名﹞引 苏颂 曰:“尔雅:‘离南,活莌。’即通草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观(離宫别觀)
见“ 离宫别馆 ”。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窟(離宫别窟)
见“ 离宫别馆 ”。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馆(離宫别館,離宫别舘)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胥 不见戮,则 吴 之离宫别馆至於今可存。”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离宫别馆连云起,此事蚤传 越王 耳。”亦作“ 离宫别观 ”、“ 离宫别窟 ”。史记·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以 崑崙 为宫,亦有离宫别窟。”
《漢語大詞典》:离宫别寝(離宫别寢)
见“ 离殿别寝 ”。
《漢語大詞典》:离殿别寝(離殿别寢)
犹言离宫别馆。后汉书·班固传上:“徇以离殿别寝,承以崇臺閒馆,焕若列星,紫宫是环。”一本作“ 离宫别寝 ”。
分類:离宫别馆
《分类字锦》:离宫正色(离宫正色)
朱之藩金鱼诗丙穴灵源随地涌离宫正色自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