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根本四禅
鍊禅
薰禅
修禅
禅波罗密
茶禅一味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四禅变化
五支功德──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五支功德──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十种利益──禅定十种利益
十种行──坐禅人十种行
入禅奋迅
出禅奋迅
佛类词典(续上)
味禅根本四禅
鍊禅
薰禅
修禅
禅波罗密
茶禅一味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四禅变化
五支功德──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五支功德──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十种利益──禅定十种利益
十种行──坐禅人十种行
入禅奋迅
出禅奋迅
味禅
【佛学次第统编】
大毗婆娑论,具明四禅之中,各有三种差别:若与出世智慧相应,名无漏初禅等。若与五支四支等功德相应,名为净初禅等。若与各各自地烦恼相应,名为味初禅等。
大毗婆娑论,具明四禅之中,各有三种差别:若与出世智慧相应,名无漏初禅等。若与五支四支等功德相应,名为净初禅等。若与各各自地烦恼相应,名为味初禅等。
根本四禅
【佛学次第统编】
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
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今先明四禅也。此四禅法,各有方便中间,今但论色界正定,不取方便中间,故名根本四禅。
鍊禅
【佛学次第统编】
「九次第定」 三藏法数云:「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一、初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二、二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初禅入二禅时,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三、三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二禅入三禅时,离喜行舍而受身乐,唯圣人能说,而复舍念行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四、四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五、虚空处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六、识处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即定,于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七、无所有处次第定 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八、非想非非想次第定 非想者,非识处之有想也。非非想者,非无所有处之无想也。谓人修禅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九、灭受想次第定 灭受想者,即受想心灭,而不复起也。谓人修禅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其心明利。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是为灭受想次第定。若定此定,不久即證阿罗汉果也。
「九次第定」 三藏法数云:「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一、初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二、二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初禅入二禅时,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三、三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二禅入三禅时,离喜行舍而受身乐,唯圣人能说,而复舍念行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四、四禅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三禅入四禅时,断喜乐故,不喜不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五、虚空处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从色界入无色界,则灭一切色相,不念种种异相,入无边虚空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六、识处次第定 谓人修禅定,既得虚空处定已,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即定,于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则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七、无所有处次第定 无所有处者,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也。谓人修禅定,既得识处定已,三世心识,无量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所缘之识,转心缘无所有处。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八、非想非非想次第定 非想者,非识处之有想也。非非想者,非无所有处之无想也。谓人修禅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
九、灭受想次第定 灭受想者,即受想心灭,而不复起也。谓人修禅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其心明利。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是为灭受想次第定。若定此定,不久即證阿罗汉果也。
薰禅
【佛学次第统编】
「师子奋迅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灭受想定。从灭定起,还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定。如是次第,还入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譬如师子奋迅之时,非但能前进奋迅而去,亦能却行奋迅而归。一切诸兽,所不能尔。行者入此法门,亦复如是,上来诸禅所不能尔。住此法门,即能复却遍入一切诸禅,熏诸观定,悉令通利,转变自在,出生诸深三昧,种种功德神智转胜,故此名为薰禅。譬如牛皮熏熟,随意作诸世物也。此唯利根声闻,乃能修之。」
「师子奋迅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灭受想定。从灭定起,还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定。如是次第,还入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譬如师子奋迅之时,非但能前进奋迅而去,亦能却行奋迅而归。一切诸兽,所不能尔。行者入此法门,亦复如是,上来诸禅所不能尔。住此法门,即能复却遍入一切诸禅,熏诸观定,悉令通利,转变自在,出生诸深三昧,种种功德神智转胜,故此名为薰禅。譬如牛皮熏熟,随意作诸世物也。此唯利根声闻,乃能修之。」
修禅
【佛学次第统编】
「超越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超越三昧。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起,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非非想处。非非想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定。灭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非想定。非非想定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第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第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第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初禅起,住散心中。」
是名超越三昧超越之相,自有超入超出,如前二番。经文所说,今明超入出中,各有四种。
一、入超 一顺入超,二逆入超,三顺逆入超,四逆顺入超。
二、出超 出亦如是。
三、傍超 复有傍超,亦论四种。
譬如师子,有四种超:一者前掷四十里,譬顺超相。二却掷四十里,譬逆超相。三右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根本禅相。四左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观禅之相。
复有具足超,不具足超。俱足超越,即是菩萨,如上所说。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不能自在远超入故,但能从初禅超入三禅,尚不能超二,何能超三?如黄师子,超则不远,若白师子,则能远掷,可譬菩萨也。
若三乘行人,此入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名修禅。
修禅
┌四禅……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
┌一、世间禅┤四等……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四空处…一、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非想处
│ ┌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 │ ┌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
│二、亦世间亦│ │ 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
│ 出世间禅┤ │ 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
│(亦名共禅)│十六特胜…┤ 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
│ │ │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
│ │ └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 └通明观……一、观息…二、观色…三、观心…四、三事俱无
│ ┌九┌一、胖胀……二、青瘀……三、坏
│ │想┤四、血涂漫…五、脓烂……六、虫啖
│ 坏│ └七、散………八、骨………九、烧
│ ┌法┤八┌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
│ │观│念┴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
小│ │ │ ┌一、无常………二、苦………………三、无我
乘│ │ │十┤四、食不净……五、世间不可乐……六、死
禅┤ │ └想└七、不净……八、断……九、离……十、尽
定│ ┌观┤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 │ │ ┌八│三、净背舍身作證…………四、处空处背舍
│ │ │ │背┤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
│三│ │不│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
│ │ │坏│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五、青胜处
│出│ └法┤八│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六、黄胜处
│世│ 观│胜┤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七、赤胜处
│间│ │处└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八、白胜处
│禅│ │ ┌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
│︵┤ └十一切处┴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
│亦│ ┌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
│名│鍊………九次第定┤四、四禅………五、空处………六、识处
│不│ └七、无所有……八、非非想……九、灭受想
│共│ ┌由入初禅次第入二三直至灭受想
│禅│薰………师子奋迅三昧┤
└︶│ └从灭想起次第还入非非想无所有直至初禅
│ ┌一、超入……顺入超…逆入超…顺逆入超…逆顺入超
│ │二、超出……顺出超…逆出超…顺逆出超…逆顺出超
└修………超越三昧┤三、旁超……顺旁超…逆旁超…顺逆旁超…逆顺旁超
└四、具足……具足超…不具足超
「超越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超越三昧。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起,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定。灭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非非想处。非非想处起,入灭定。灭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定。灭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非想定。非非想定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第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第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第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初禅起,住散心中。」
是名超越三昧超越之相,自有超入超出,如前二番。经文所说,今明超入出中,各有四种。
一、入超 一顺入超,二逆入超,三顺逆入超,四逆顺入超。
二、出超 出亦如是。
三、傍超 复有傍超,亦论四种。
譬如师子,有四种超:一者前掷四十里,譬顺超相。二却掷四十里,譬逆超相。三右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根本禅相。四左傍掷四十里,譬傍超入观禅之相。
复有具足超,不具足超。俱足超越,即是菩萨,如上所说。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不能自在远超入故,但能从初禅超入三禅,尚不能超二,何能超三?如黄师子,超则不远,若白师子,则能远掷,可譬菩萨也。
若三乘行人,此入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名修禅。
修禅
┌四禅……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
┌一、世间禅┤四等……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 └四空处…一、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非想处
│ ┌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 │ ┌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
│二、亦世间亦│ │ 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
│ 出世间禅┤ │ 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
│(亦名共禅)│十六特胜…┤ 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
│ │ │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
│ │ └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 └通明观……一、观息…二、观色…三、观心…四、三事俱无
│ ┌九┌一、胖胀……二、青瘀……三、坏
│ │想┤四、血涂漫…五、脓烂……六、虫啖
│ 坏│ └七、散………八、骨………九、烧
│ ┌法┤八┌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
│ │观│念┴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
小│ │ │ ┌一、无常………二、苦………………三、无我
乘│ │ │十┤四、食不净……五、世间不可乐……六、死
禅┤ │ └想└七、不净……八、断……九、离……十、尽
定│ ┌观┤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
│ │ │ ┌八│三、净背舍身作證…………四、处空处背舍
│ │ │ │背┤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
│三│ │不│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
│ │ │坏│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五、青胜处
│出│ └法┤八│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六、黄胜处
│世│ 观│胜┤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七、赤胜处
│间│ │处└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八、白胜处
│禅│ │ ┌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
│︵┤ └十一切处┴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
│亦│ ┌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
│名│鍊………九次第定┤四、四禅………五、空处………六、识处
│不│ └七、无所有……八、非非想……九、灭受想
│共│ ┌由入初禅次第入二三直至灭受想
│禅│薰………师子奋迅三昧┤
└︶│ └从灭想起次第还入非非想无所有直至初禅
│ ┌一、超入……顺入超…逆入超…顺逆入超…逆顺入超
│ │二、超出……顺出超…逆出超…顺逆出超…逆顺出超
└修………超越三昧┤三、旁超……顺旁超…逆旁超…顺逆旁超…逆顺旁超
└四、具足……具足超…不具足超
禅波罗密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
世间禅 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
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复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上上禅。
一、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
二、出世间上上禅 出世间上上禅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间上上禅,一名不共禅,不与凡夫二乘共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禅,名之为禅。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能于诸禅中,具修五种心,是时禅定名波罗密。何等五?一者知禅实相,不乱不昧,而能遍修诸禅。馀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若能如是,于所得禅中,具修此五心者,随所入禅,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所修禅定,皆名行禅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禅波罗密具足成就。
法界次第云:「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
世间禅 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
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复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上上禅。
一、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
二、出世间上上禅 出世间上上禅者,谓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间上上禅,一名不共禅,不与凡夫二乘共也。
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禅,名之为禅。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能于诸禅中,具修五种心,是时禅定名波罗密。何等五?一者知禅实相,不乱不昧,而能遍修诸禅。馀四心如檀中分别。菩萨若能如是,于所得禅中,具修此五心者,随所入禅,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所修禅定,皆名行禅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佛果,方是禅波罗密具足成就。
茶禅一味
【俗语佛源】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著《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著《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四禅变化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变即转变,化即幻化。谓此四禅诸天,于五欲胜妙之境,悉能次第种种变化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初禅天二变化〕,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二、第二禅天三变化〕,第二禅天三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三、第三禅天四变化〕,第三禅天四变化者,一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四、第四禅天五变化〕,第四禅天五变化者,一者能于四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五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出大智度论)
变即转变,化即幻化。谓此四禅诸天,于五欲胜妙之境,悉能次第种种变化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一、初禅天二变化〕,初禅天二变化者,一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二、第二禅天三变化〕,第二禅天三变化者,一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三、第三禅天四变化〕,第三禅天四变化者,一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四、第四禅天五变化〕,第四禅天五变化者,一者能于四禅天中变化,二者能于三禅天中变化,三者能于二禅天中变化,四者能于初禅天中变化,五者能于欲界变化也。
五支功德──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树之根干,是一枝条有异,禅支之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若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
〔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为观。谓行者既證初禅,即以细心分别禅中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为喜。谓行者获得初禅天定,利益甚多,如是思惟,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喜心既息,则恬然静虑,受禅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初證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树之根干,是一枝条有异,禅支之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若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
〔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为观。谓行者既證初禅,即以细心分别禅中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为喜。谓行者获得初禅天定,利益甚多,如是思惟,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喜心既息,则恬然静虑,受禅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初證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
五支功德──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舍支〕,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故名慧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三支,将获此乐,乐则遍身,若离三禅,馀地更无遍身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出法界次第)
〔一、舍支〕,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故名慧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三支,将获此乐,乐则遍身,若离三禅,馀地更无遍身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十种利益──禅定十种利益
【三藏法数】
(出月灯三昧经)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三、无烦恼〕,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四、守护诸根〕,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
〔五、无食喜乐〕,谓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而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
〔六、远离爱欲〕,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著,是为远离爱欲。
〔七、修禅不空〕,谓菩萨习诸禅定,而获诸禅功德,虽證真空之理,而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
〔八、解脱魔罥〕,谓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
〔九、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十、解脱成熟〕,谓菩萨习诸禅定,一切业惑,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就,是为解脱成熟。
(出月灯三昧经)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三、无烦恼〕,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四、守护诸根〕,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
〔五、无食喜乐〕,谓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而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
〔六、远离爱欲〕,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著,是为远离爱欲。
〔七、修禅不空〕,谓菩萨习诸禅定,而获诸禅功德,虽證真空之理,而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
〔八、解脱魔罥〕,谓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
〔九、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十、解脱成熟〕,谓菩萨习诸禅定,一切业惑,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就,是为解脱成熟。
十种行──坐禅人十种行
【三藏法数】
(出解脱道论)
〔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晓了于相〕,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必当晓了意识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宽,调适得中;则妄想不生,禅定易入,是为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是为制令心调。
〔五、折伏懈怠〕,谓坐禅之人,若以不得胜定,令心无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于是之时,必当谛观诸禅功德,策励精进,则定相现前,三昧可得,是为折伏懈怠。
〔六、心无味著〕,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故于胜定,无所乐著,是为心无味著。
〔七、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
〔八、心定成舍〕,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调伏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静,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为心定成舍。
〔九、近学定人〕,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应当远离不修威仪及不习寂静之人,而常亲近安住寂静、威仪整肃、心源泯净者,依其教诫,成就正定道业,是为近学定人。
〔十、乐著安定〕,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即当爱乐恭敬,求其开导,以起定心,是为乐著安定。
(出解脱道论)
〔一、令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晓了于相〕,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必当晓了意识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宽,调适得中;则妄想不生,禅定易入,是为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是为制令心调。
〔五、折伏懈怠〕,谓坐禅之人,若以不得胜定,令心无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于是之时,必当谛观诸禅功德,策励精进,则定相现前,三昧可得,是为折伏懈怠。
〔六、心无味著〕,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故于胜定,无所乐著,是为心无味著。
〔七、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
〔八、心定成舍〕,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调伏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静,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为心定成舍。
〔九、近学定人〕,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应当远离不修威仪及不习寂静之人,而常亲近安住寂静、威仪整肃、心源泯净者,依其教诫,成就正定道业,是为近学定人。
〔十、乐著安定〕,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即当爱乐恭敬,求其开导,以起定心,是为乐著安定。
入禅奋迅
【三藏法数】
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出禅奋迅
【三藏法数】
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
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