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神通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神变月,神足月。三长斋月也。(参见:神足月)
神足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神变月,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曰:「修此法者,当于十方一切诸佛神通月修,所谓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参见:三长斋月)
神通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对于一寻之常光。故以神通力放大光明。名为神通光。庄严经颂曰:「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以神通化大光。」
神通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妙之一。
【三藏法数】
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彻照无碍,名为神通。谓如来无谋之应,善权方便,称适机宜,变现自在,不可思议。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是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神通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真言教。是为依如来神变加持力而说之乘教,故曰神通乘。又乘于神通力,直到所至之处,故以譬真言乘之速疾成佛也。金刚顶经曰:「一切如来平等智神境通无上大乘。」大日经疏一曰:「大品经云: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登菩萨位,得不退转。或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法轮,龙树以为如人远行,乘羊去者久之乃到,乘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发意顷便至所诣,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尔,不应生疑,则此经深旨也。」又曰:「所谓清净句者,即是顿觉成佛神通乘也。」同二曰:「如馀教中菩萨,行方便对治道,次第渐除心垢,经无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诸菩萨则不如是,直以真言为乘,超入净菩提心门,若见此心明道时,诸菩萨无数劫中所修福德自然具足。譬如有人,以舟车跋涉经险难恶道得达五百由旬,更有一人直乘神通飞空而度。其所经过及至到之处,虽则无异,而所乘法有殊。」
【佛学常见辞汇】
指真言教。
神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之略名。
神通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轮之一。
神通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千手陀罗尼经所说十藏之一。
神通如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神通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奇特之一。(参见:奇特)
【三藏法数】
谓佛世尊妙应群机,现大神变,不可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是为神通奇特。
奇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A^s/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佛所行赞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贤愚经八曰:「如来出世,实复奇特。」
【俗语佛源】
梵语ascarya的意译。如《贤愚经》卷八说:「如来出世,实复奇特。」又《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经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顶经》。然而,把整个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会流入邪僻一径。禅宗有句话:「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无传无授,唯我證尔證。」再举两个俗例。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忠尽行,必报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阳朔的山水的确很奇特。」(李明权)
神通悉地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悉地智之一。
神通游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庄严经之异名。
菩萨神通变化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之略名。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乾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
提婆为利养学神通
【佛学大辞典】
(故事)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三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为教于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三从十力迦叶波学。毗奈耶破僧事十三曰:「提婆达多未得圣果时世饥荒,乞食难得,有诸神通者或往他洲,或往天取食。提婆达多见之,欲得神通,诣佛请教。佛知彼起逆罪,劝三学不教通法。提婆去往憍陈如乃至五百上座请教。诸比丘知佛意,亦不教。更去诣十力迦叶波,彼不知佛圣意,即教之。达多受其教而得神通。」四从阿难学。出曜经十五曰:「时有比丘名调达,聪明广学,十二年间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象不胜载。后意转退,渐生恶念,意望供养,至世尊所,请说神通之法,世尊知彼恶意,说四非常法,不许通法。去至舍利弗目连所,二比丘亦同佛,调达念阿难我弟,彼必教我。诣阿难所请,阿难为说其法。调达闻已,在闲处专心一意,由粗入细,以心举身,以身举心,身心俱合,渐渐离地,乃至石壁无碍。」智度论十四、十诵律三十七亦同。
游戏神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乐,曰游戏。又戏者自在之义,无碍之义。智度论七曰:「戏名自在,如师子在鹿中自在无畏,故名为戏。」注维摩经五曰:「什曰:神通虽大,能者易之。于我无难,犹如戏也。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娱。」同慧远疏曰:「于神通中历涉为游,出入无碍,如戏相似,故亦名戏。」同嘉祥疏曰:「外道二乘,神通即有碍,不名游戏。今菩萨无碍,云戏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以神通摄化众生,能出入无碍,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