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灵(潛靈)
(1).幽魂。文选·潘岳〈寡妇赋〉:“潜灵邈其不反兮,殷忧结而靡诉。” 张铣 注:“潜灵,幽潜不復还也。”亦指灵魂归天。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曜质几年,潜灵几载。”
(2).潜龙。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潜灵俟庆云以腾竦,栖鸿阶劲风以凌虚。”参见“ 潜龙 ”。
(3).神灵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五百罗汉潜灵於此,诸有感遇,或得覩见。”
(4).指灵怪。 宋 周邦彦 《汴都赋》:“震委蛇而唬罔象,出鮫人而舞 冯夷 ,潜灵幽怪,助乐喜也。”
《國語辭典》:潜龙(潛龍)  拼音:qián lóng
潜伏隐藏的龙。比喻隐而未显的圣人或遭时不遇的英雄。《易经。乾卦。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漢語大詞典》:神庭
(1).祭奠神灵的处所。隋书·礼仪志三:“古者天子征伐,则宜于社,造于祖,类于上帝……战胜,则各报以太牢,又以太牢赏用命战士于祖,引功臣入旌门,即神庭而授版焉。而罚不用命于社,即神庭行戮讫,振旅而还。” 宋 沈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戒前期之三日兮,祗祓而造乎神庭。”
(2).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庭,在髮际,直鼻,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禁不可刺,令人癲疾,目失精。灸三壮。”
《國語辭典》:祝告  拼音:zhù gào
向神明祷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邻家失火,令堂对天祝告,反风灭火,天下皆闻。」
《漢語大詞典》:神丛(神叢)
神灵依托的群树。以茂密林木多立神祠而名。战国策·秦策三:“ 应侯 谓 昭王 曰:亦闻 恒思 有神丛与? 恒思 有悍少年,请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籍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七日而丛亡。今国者,王之丛;势者,王之神。籍人以此,得无危乎?” 鲍彪 注:“灌木中有神灵託之。” 吴师道 补正:“墨子:‘建国少择木之修茂者,以为丛位。’《史》:‘丛祠。’《索隐》云:‘ 高诱 注云:神,祠;丛,树也。’”后用以比喻仗势的权臣。明史·黄道周传:“内廷诸臣敢誑陛下者,必不在锥刀泉布之微,而在阿炳神丛之大。”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使非四方税榷太监扰其下,主兵太监掣其外,司礼太监神丛阿柄倒其上,则虽有大兵大役之加派,民不致乱也,虽有北 韃 南 倭 之侵軼,兵不致亡也。”
《漢語大詞典》:祝神
祝祷于神灵。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竇 梦至 华岳祠 ,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
分類:祝祷神灵
《漢語大詞典》:坐尸
(1).古代祭祀时以臣下或晚辈象征死者神灵,代死者受祭,称为“尸”。 殷 代之尸坐于堂上受祭,称为“坐尸”。《礼记·郊特牲》:“坐尸於堂。” 郑玄 注:“尸来,升席,自北方坐于主北焉。”《公羊传·宣公八年》“犹绎,万入,去籥” 汉 何休 注:“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 夏 立尸, 殷 坐尸, 周 旅酬六尸。”
(2).犹坐享。《陈书·宗元饶传》:“爵由恩被,官以私加,无德无功,坐尸荣贵。”
《漢語大詞典》:灵契(靈契)
(1).地契。授予天下的凭证。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符灵契,黄瑞涌出。” 李善 注:“玄符,天符也;灵契,地契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天剖神符,地合灵契。”
(2).谓与神灵有缘。 明 杨慎 词品·郝仙女庙辞:“採苹水中,苍烟白雾,俄失其所在。母哀求水滨,愿言一见,良久异香袭人,隐约於波渚间曰:‘儿以灵契,託蹟綃宫。’”
《國語辭典》:显化(顯化)  拼音:xiǎn huà
1.指点、教导。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他岂似饿鬼暮饕餮,他恰才白日分明显化者,我问甚么是耶非耶。」《西游记》第二三回:「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知是那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
2.化身。《西游记》第三○回:「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
《漢語大詞典》:嘉享
亦作“ 嘉嚮 ”。亦作“ 嘉饗 ”。 谓祭祀时神灵歆享。《汉书·郊祀志下》:“其旦,东乡再拜朝日;其夕,西乡再拜夕月。然后孝弟之道备,而神祇嘉享,万福降辑。”《汉书·王莽传上》:“至德要道,通於神明,祖考嘉享。”汉书·宣帝纪:“上帝嘉嚮,海内承福。” 颜师古 注:“嚮,读曰饗。”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鸞凤翱翔……及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登於天,或降於池,从四方来集於坛。上帝嘉饗,海内承福。”
《漢語大詞典》:六眸
谓六目龟。古人视为神灵之物。文选·郭璞〈江赋〉:“有鳖三足,有龟六眸。”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今 吴兴郡 阳羡县 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鳖,又有六眼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虽三趾与六眸,时或加乎一目。”
分類:神灵
《國語辭典》:呵卫(呵衛)  拼音:hē wèi
旧时官员外出时,在前呼喝行人避路的护卫。《喻世明言。卷二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果见车一辆,灯挂双鸳鸯,呵卫甚众。」
《漢語大詞典》:神馆(神館)
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 晋 陆云 《愁霖赋》:“劾 丰隆 於 岳阳 兮,执 赤松 於神馆。” 北魏 温子升 《舜庙碑》:“ 嶷山 永逝, 湘水 长违,灵宫肃肃,神馆微微。” 隋 薛道衡 《老氏碑》:“尊容肃穆,仙衡儼而无声;神馆虚闲,滴沥降而成响。”云笈七籤卷九六:“玉清出九天,神馆飞霞外。” 明 陈子龙 《秣陵杂诗》:“步櫩通瑶宫,飞臺接神馆。”
《漢語大詞典》:郊畤
古代祭天地神灵之处。后汉书·章帝纪:“要荒四裔……陵践阻絶,骏奔郊畤,咸来助祭。” 李贤 注:“郊畤,祭天处也。《前书音义》曰:‘畤,神灵之居之者。’” 唐 刘禹锡 《伤独孤舍人》诗引:“ 贞元 中,余以御史监祠事, 河南 独孤生 始仕为奉礼郎,有事宗庙郊畤,必与之俱,繇是甚熟。” 清 方苞 《书封禅书后》:“ 武帝 名为敬鬼神之祀,而以封禪合不死,郊畤祕祝,不过与祠神君、灶鬼同意耳!”
《漢語大詞典》:灵监(靈監)
谓神灵看得一清二楚。文选·张华〈女史箴〉:“勿谓幽昧,灵监无象;勿谓玄謨,神听无响。” 吕向 注:“幽昧,闇也。玄漠,静也。勿以为於闇静之处而以为无知者,神灵鉴听不在响象而知也。”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灵监叡文,民属叡武。” 张铣 注:“灵,神;监,察。”《宋史·乐志十》:“灵监章明,皇心励翼。”
《漢語大詞典》:合灵(合靈)
(1).谓与鬼神有相同之灵应,如福善祸淫等。《淮南子·泰族训》:“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
(2).与神灵相合。 晋 成公绥 《琵琶赋》:“若夫盘图合灵,太极形也。三材片合,两仪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