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度翩翩(風度翩翩)  拼音:fēng dù piān piān
形容一个人文采风流,举止潇洒。如:「这位男士风度翩翩,气宇不凡,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國語辭典》:灰溜溜  拼音:huī liū liū
1.灰暗无光的样子。如:「这间房子閒置多年,不曾粉刷,里面一片灰溜溜的。」
2.形容受到挫折,灰头土脸的样子。如:「瞧他一脸灰溜溜的样子,显然求婚又失败了。」
《國語辭典》:不动声色(不動聲色)  拼音:bù dòng shēng sè
一声不响,不流露感情。《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其馀皆设文房四宝,都在那里濡笔搆思;惟成之端然静坐,不动声色。」《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黄太尊听了,点点头,不动声色,仍旧打他的牌。」
《國語辭典》:道貌岸然  拼音:dào mào àn rán
学道的人,容貌庄严肃穆。亦指外表庄重肃穆。后多形容故作正经,而心中实不如此。如:「看他一脸道貌岸然的样子,谁敢开他玩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只打听忌吃什么?」也作「道貌凛然」、「岸然道貌」。
《國語辭典》:从容自若(從容自若)  拼音:cōng róng zì ruò
沉著镇定,不动声色。《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漢語大詞典》:打呵呵
连续发笑。形容得意等神态。 明 冯惟敏 《集贤宾·归田自寿》套曲:“每日价打呵呵大家开笑口,也算做功成名就,喜孜孜不离了钓诗钩。”参见“ 打哈哈 ”。
《國語辭典》:打哈哈  拼音:dǎ hā ha
1.开玩笑。《三侠五义》第一○四回:「也不过是臊皮打哈哈儿,并非诚心要把他怎么样。」
2.大笑或嬉笑。《西游记》第八八回:「挑著行囊,打著哈哈,师徒们奔上大路。」
3.嬉皮笑脸装迷糊以应付人。如:「这件事情你不要再打哈哈了。」
《國語辭典》:打哈哈  拼音:dǎ hā ha
1.开玩笑。《三侠五义》第一○四回:「也不过是臊皮打哈哈儿,并非诚心要把他怎么样。」
2.大笑或嬉笑。《西游记》第八八回:「挑著行囊,打著哈哈,师徒们奔上大路。」
3.嬉皮笑脸装迷糊以应付人。如:「这件事情你不要再打哈哈了。」
《漢語大詞典》:牝声浪气(牝聲浪氣)
形容淫荡妇女说话的声调和神态。 清 王鑨 《秋虎丘·媒闹》:“老娼根,不要牝声浪气的嚼蛆罢。”
《國語辭典》:屁滚尿流(屁滾尿流)  拼音:pì gǔn niào liú
1.形容非常惊惧害怕,狼狈不堪。《水浒传》第六六回:「要和尚烧得头燋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也作「尿流屁滚」、「屎滚尿流」。
2.形容极度喜悦兴奋。《儒林外史》第一九回:「饭店里见是潘三爷,屁滚尿流,鸭和肉都检上好的极肥的切来。」《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
《國語辭典》:神清骨秀  拼音:shén qīng gǔ xiù
神态清朗,气质秀美。明。陆采《明珠记》第三二出:「我见你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國語辭典》:神清气朗(神清氣朗)  拼音:shén qīng qì lǎng
神气清朗,心情舒畅。如:「远离尘嚣,来到这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顿时觉得神清气朗。」也作「神清气爽」。
《國語辭典》:神清气爽(神清氣爽)  拼音:shén qīng qì shuǎng
神气清朗,心情舒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二。虬须客》:「长揖而坐,神清气爽,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镜花缘》第四四回:「小山接过,一面道谢,一面把灵芝吃了,登时只觉神清气爽。」也作「神清气朗」。
《國語辭典》:神采飞扬(神采飛揚)  拼音:shén cǎi fēi yáng
活力充沛,神色自得的样子。如:「她的企画书得到上司的肯定,露出神采飞扬、得意之色。」
《國語辭典》:声音笑貌(聲音笑貌)  拼音:shēng yīn xiào mào
泛指人所表现的外在言语、态度等。《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八。蒋山佛会记》:「此皆精诚动乎天地,感乎鬼神,初不可以声音笑貌为也。」
《国语辞典》:神色怡然  拼音:shén sè yí rán
神态安和,气色愉悦。《新五代史。卷三三。死事传。孙晟传》:「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