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提弥明 朝代:春秋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07 【介绍】: 一作示眯明。春秋时晋国人。为赵盾车右。有勇力。灵公伏甲士欲杀盾,弥明扶盾而趋。灵公纵恶犬,扑盾,弥明搏杀之。卒死于难。
帝示阶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辽西柳城靺鞨也。其小年时。偶于何处拾得铜像二寸许。意以为神明。藏之皮袋。卧起与俱。每饮啖辄以祭。虽剩酒残肉不择也。年十八入高丽。谓其为觇国者而捕之以斩。至三刀无所伤。疑其有术问焉。曰无有也。曰然则何以致此。曰吾平生有所事。或者其力欤。因出示之。其背上若微损。察之则宛然三刀痕也。乃释之。使归中国曰。大唐方隆佛法。庶几其可以行志也。遂隶幽州出家。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贞观年中。辽西柳城靺鞨名帝示阶者。年十八时逃入高丽。拾得二寸许铜像。不知何神明。安皮袋中。每有饮啖酒肉。拔出祭之。逢高丽捉获。具说我是北边靺鞨。不信谓是细作。斫之三刀不伤皮肉。疑是神人。问有何道术。答曰无也。唯供养神明而已。乃出示之。曰此我国中佛也。因说本末。看像背上有三刀痕。遂放之令往唐国。彼大有佛事。可咨问也。其人得信在怀深厌俗网。今在幽州出家。大聪明有仪止。巡讲采听。随闻便解。有疑录出。以问者皆深隐。远思者难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介谌(一○八○~一一四八),号无示,俗姓张,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六礼崇德慧微落发。辞谒径山悟、佛鉴勤。晚依守卓,悉得其道。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住临安府显宁寺,未几,擢芦山、瑞岩、育王,道法大振。高宗绍兴十八年卒,年六十九。为南岳下十五世,长灵守卓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释显示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示瞽庵。脱白于一山元公。一山度四弟子。取法华开示悟入为名。师当第二。名显示。号瞽庵。出台之宁海卢氏之子。古貌长身。寡言笑清。俭自持。一榻二十年。潇然如在逆旅。习教观。从师于万寿。师见其天资峻利。有一泻千里之势。乃曰。子盖从吾师游乎。他日大显南岳一宗。吾于子有望矣。示。遂事佛海。至正初。出世隆寿教寺。大唱台衡为海内名浮屠。寔师启之也。盐官海岸崩。民朝夕揣惴。恐为鱼鳖。行省脱驩公忧之甚。请师亲履其地。建水陆大会七昼夜。师冥心观想。取海沙祝之。帅其徒遍掷其处。凡足迹所及。岸为弗崩。人咸异之。天历改元。升主显慈集庆二寺。皆杭之名刹。师处之泊然。至正七年。师八十矣。钱塘诸名山。以耆旧凋谢。唯师一人岿然。如鲁灵光。又以大普福起之。师坚卧不应。门人进曰。和尚自为计固善矣。其如斯道何。师强赴之。居亡何竟。拂衣旋故丘。开镜清阁。而深蛰焉。因览诸家所注首楞严。繁简失当。方将折衷其说。为之疏解。俄疾作。召至四众。以唯心净土。惓惓为勉。其中或未解师意。师厉声曰。死生难。死生难。遽索觚书偈而寂。寿八十六。腊七一十。寂后七日。法属以陶器奉蜕质。葬于里之峨眉山松花坞。师之所自卜也。师梵貌魁硕。言吐清丽。诸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平生以流通教法。为第一义。苟有召者。未尝不应。屡感天雨华之祥。然于佛乘文事。俱不偏废。出处语默。则未始离乎止观。所著书。有四教仪纪正。天岸外集。并行于世。示瞽庵。寿六十九而化。则入我明矣。二师。孜孜为教。其弘阐开化。一本山家诸师之论。罔敢违越。可谓知尊者翼道之功。而号善继善述者矣。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显示,字瞽庵。姓卢氏,宁海人也。母金氏,梦宝陁大士,见五色云中,觉而有娠,及生男。幼而凝静,不好嬉逐。稍长,神气洒然,有出尘之思。二十一,投会稽悟本院为沙弥,一山元为之脱白。一山度弟子四人,取醍醐经开示悟入为之名曰:显示。元天历初,受比邱大戒,即踰涛江而西,欲讲天台教观。时天岸济方主万寿圆觉寺,显示往事焉,久之,济见其天机峻利,一日千里之势,乃曰:子盍从吾师游乎?他日大显南岳一宗,吾于子有望矣。济之师即佛海也,佛海倡道于上天竺灵感观音教寺,来受经者云蒸海涌。显示杂多士中,昼夜研摩三观十乘之旨,察其密微,至于蚕丝牛毛,设有疑难,进而质诸佛海。退与四方俊彦纵横切磋,不至于洞达弗止。精积日久,大小乘部,文义字句,瞭于心胸。有叩之者,辩口如水东注,不见所穷,朋类推服,恒以为不可及。佛海器之,命为司宾。及佛海退居南天竺,虎岩颐来绍,其后升掌忏摩,而贤叟思又延居首座,鍊徒牧众,不异常时。至正五年,始出世隆寿教寺,田亩侵蚀,董而理之,殿宇颓坏,葺而新之。如是者,十有二载。虽蕞尔兰若,声望日增,迁雷峰显严教寺,破屋残僧,触目皆凄凉之境。显示既至,学侣渐集。复其旧规,蔚为胜地,人以为难。越六年,江浙省丞力聘主崇恩演福教寺,寺当兵燹之馀,鞠为荒墟。显示为创丈室五楹,以纳负笈之士,遇有咨问,悉竭平昔所蕴,亹亹而语之。至于南屏霅川之同异,尤严于断制,𠪾引诸家经疏,辩證无遗。或惜其过劳,笑谢曰:桑门为法忘躯,义所应尔,子以为劳乎?会元季丧乱,兵祸日亟,飘然东迈,向悟本樵山栖焉。屏绝人事,颛志于西方净土之学,终日系念,未尝少忘,屡感瑞应。明室初兴,定鼎金陵,草创伊始,佛教复隆。洪武四年,出游虎林。未几,顺寂于太平兴国传法教寺,神思不乱,如返故庐。再踰年,其弟子知晓,函灵骨归,藏受经祖塔之侧。显示古貌颀躬,寡于言笑,以清俭自持,一榻二十年,萧然如在逆旅。当时齿腊相亚,职业相若,而据席名山,自显示视之,澹然如无所系念。其出世为人,皆迫于群情,不得已而起。性不乐时俗,藻丽章句,凡有述作,一本山家诸师之论,人谓:“能衍佛海之道,传之方来,动静出处,绰有可观。”诚不诬也。宋文宪濂为摭其遗行,而铭诸塔,具《芝园后集》。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示应。宝昙其别号也。其先世。自汴入吴。宋丞相王文穆公之后。有居吴兴者。祖父皆隐德弗耀。唯信慕出世法。母朱氏。奉佛尤谨。一夕梦僧踵门而娠。既而有僧自天目来。知断崖禅师谢世。正梦时也。自是人皆谓。师为断崖再世。在襁褓中。遇僧辄喜而笑。解礼佛叠足而坐。所至缁白景从。莫不皆以和尚称之。虽老师宿德致敬。坦不为让。人争施金帛。得之随方立僧伽蓝造佛像。馀则给施贫乏。高皇即位。访求山林遗逸。及有道行之士。师被徵。应对称旨。赐膳慰劳。久之。令居龙河天界寺。洪武十一年。上以峨眉乃普贤应化之地。久乏唱导之师。曰无如应者。召见慰而遣之。居八年。蜀人咸被其化。时诸藩邸王侯士庶。施者日至。乃于绝顶光相寺。范铜铸大士像。构重板屋以覆之。二十四年。分僧清理释教。上谕僧录司官。宝昙居蜀。人服其化。就委区理。讫事来朝。以次年六月。复命京师。处置如式。深得上心。天颜大悦。因奏先所居吴门集云妙隐大云三阿练若。同一根蒂。今离而为三。乞合为一。上是其言。敕赐南禅集云之额。期十月陛辞而还。而疾作矣。以六月初九日。瞑目跏趺而逝。时隆暑。颜色不变。芳香袭人。得寿五十有九。僧腊如之。上闻。为之伤悼。寻遣官谕祭。饭僧三千员。茶毗。会者以万计。其徒分遗骨。归姑苏峨眉。各建塔奉之。信士李正。因亲侍日久。凡出处不约而先至。后事尤尽心焉。师平生不作表襮之行。而世共尊之。不为溢美之言。而人益信之。屡营梵刹。不居其功。云之若遗焉。非其了达生死皆如幻梦者。能若是乎。

人物简介

维基
甘敬脩(1410年—?年),字示勉,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军籍,治《诗经》,年三十岁中式正统四年己未科第二甲第十八名进士。八月二十九日生,行二,曾祖甘寿;祖甘志高;父甘雨;母施氏。具庆下,妻姜氏,兄敬儒,弟敬身。由县学增广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八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十三名。

人物简介

维基
刘鹿鸣,字子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匠籍。河南乡试第七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一名,登三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魏应嘉,字示周,号宾吾,又号易山,南直隶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祖籍湖州乌程县,明朝官员、学者、书法家。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1604)进士,授汝宁府推官,官至兵部左侍郎。曾代祠孟庙,条陈三大案事。魏应嘉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三十三年八月授河南汝宁府推官。当地土豪祸害百姓,魏应嘉到任后立除之。三十七年十月回乡守制。四十年三月复除山东莱州府推官。升任兵科给事中,上书请立太子,又屡次上疏说明时务及辅臣失职状。改任刑科给事中,上疏请求放还宫女。天启初年,商议保留泰昌年号来继承大统,在明末三案中侃侃言无所顾畏。不久升任吏科都给事中(“小天官”),负责京察事宜。履职期满,升任太常寺少卿,作为钦差代祠孟庙,又历任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寺卿、兵部左侍郎,不久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明思宗朱由检列举魏应嘉在边疆方面的功劳,有所恩赐,但是不再起用。魏应嘉在家乡闲居三十年,精研理学。岁饥,赴南京为乡人请命,变卖财产买进粮食赈济灾民。相传去世那天提前沐浴更衣,端坐而卒,当天仍然读诗作赋饮酒谈笑如常时。《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90后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珍示,号诚斋。张溥、夏允彝弟子。入清,康照三年成进士,官内阁中书,荐修《大清会典》。擢礼部主事,官至御史。工诗,为王士禛诗弟子。有《诚斋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五
盛符升,字珍示,昆山人。康熙甲辰进士,历官御史。有《诚斋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珍示,江南昆山人。康熙甲辰进士,官御史。著有《诚斋诗集》。○待御少从夏考功彝仲游,与云间诸先哲相切磨。既出王新城尚书门,所诣益进。徐司寇健庵评其诗,谓原本少陵,诗外别有事在,非溢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