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表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发表示他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诸佛无能说,称叹及表示。」大日经疏七曰:「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
垂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垂语示众也。与垂语同。
阿说示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马胜)
神变示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示导之一。
【三藏法数】
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
教诫示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示导之一。菩萨悯苦众生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以示导之也。见大般若经四百六十九、三藏法数十一。
【三藏法数】
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教诫示导。
普贤示现之所
【佛学大辞典】
(传说)宋范成大吴船录曰:「泊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开示悟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者如始开藏户也。示者如现藏内之宝也。悟者如一一记得藏内宝物也。入者如入藏取宝物也。此开悟之浅深,次第配之于大乘之阶位四十位。文句四上曰:「知见者,智知于理,见谛法。谛法无为则无分别。以无为故而有差别。约此知见,论开示悟入,以略拟广则有四十位。(中略)开者,即是十位。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示者,惑障既除,知见体显,体备万德,显示分明,故名为示。悟者,障除体显,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者,事理既融,自在无碍,自在流注,任运从阿到荼,入萨婆若海。」
【佛学常见辞汇】
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
说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教法而示人也。净影维摩经疏曰:「将言对法名之为说,以言对人目之为示。」
显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
【佛学常见辞汇】
显是显露,示是晓示。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须知真性,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一切之法,唯一真如。离言说相,名为种性。
显示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恶之业相,如灯之照物,显然可见也。见入楞伽经二,三藏法数二十六。
【三藏法数】
谓一念妄想若生,必有所作善恶业相,如灯照物,显然可见,故名显示因。
拈花示众
【佛学常见辞汇】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因传以涅槃妙心,为禅宗的起源。
显示(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一念三千」一念之心,具三千诸法,是为一念三千。
二种显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显即显露,示即晓示。谓一切众生,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不能显发。故谈华严大经,令其知心合体,智显情亡,故有二种显示也。
〔一、言显示〕,谓佛以言说显示,令诸众生悉皆知有如来智慧德相。经云:破一微尘,出大经卷等,是名言显示。
〔二、使修行显示〕,谓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如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是名使修行显示。
言显示
【三藏法数】
谓佛以言说显示,令诸众生悉皆知有如来智慧德相。经云:破一微尘,出大经卷等,是名言显示。
使修行显示
【三藏法数】
谓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如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是名使修行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