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8,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磨光
磋磨
磨治
半磨
转磨
转磨
磨盘
磨成
濯磨
磨厉
磨淬
镜磨
磨牛
磨旋
天磨
《國語辭典》:磨光  拼音:mó guāng
指将器物表面磨成润泽光滑或发亮。
《國語辭典》:磋磨  拼音:cuō mó
切磋琢磨。语本《礼记。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指研议讨论。《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虽然算盘打得熟,但是每帐总要打些折扣,磋磨磋磨,如何一天半日开销得了?」
《國語辭典》:磨治  拼音:mó zhì
打磨雕琢。唐。李商隐〈韩碑〉诗:「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传三。张惠言列传》:「尝奉命诣盛京篆列圣加尊号玉宝,惠言言于当事,谓旧藏宝不得磨治。」
《骈字类编》:半磨
宋 梅尧臣 题满公僧录西明轩 赤萍才落邓林外,青铜半磨傍露明。
《國語辭典》:转磨(轉磨)  拼音:zhuàn mò
1.推磨使其旋转。宋。朱松〈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之一:「何时鸦识村,莫作驴转磨。」
2.一种大型的磨。上设齿轮,须由两人共同操作。见《古今图书集成。卷二四九。奇器部》。
3.形容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或迟疑不前的样子。如:「他在那儿原地转磨,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转磨(轉磨)
琢磨,反复思考。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牛大水 回到家里,来回寻思:‘ 双喜 找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呀?’心里老是转磨不开。”
《國語辭典》:磨盘(磨盤)  拼音:mò pán
1.托著磨的圆形底盘。
2.碾碎谷物的工具,通常是用两块圆形石盘上下组合而成的。
3.山名。位在云南省马龙县西北,明天启五年,大军败乌撒土酋安效良之地。
《国语辞典》:磨成  拼音:mó chéng
磨擦制成。如:「铁杵磨成绣花针」。
分类:磨成磨擦
《漢語大詞典》:濯磨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居士集〉叙》:“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磨厉(磨厲)
见“ 磨礪 ”。
《國語辭典》:磨砺(磨礪)  拼音:mó lì
磨物使其锐利。引申为磨鍊。北齐。颜之推〈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漢語大詞典》:磨淬
磨砺,锻炼。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 宋 苏辙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 魏华 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得仁:“鏗鏘金玉,难合同流,而不厌於磨淬。”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尔诸生归而求之,洗濯磨淬,入圣贤之域,庶几尔业与兹学其俱新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晋 之东,犹振刷磨淬,灭 慕容 ,灭 姚秦 ,灭 李蜀 ,是虫死不僵,虎毙犹立也。以此言之, 宋 尚不得比 晋 ,而况 汉 唐 乎?”
分類:磨砺锻炼
《骈字类编》:镜磨(镜磨)
杜牧 钟陵怀旧游诗 控压平江十万家,秋来江静镜新磨。
《漢語大詞典》:磨牛
转磨之牛。比喻愚鲁。《花月痕》第四七回:“然太卤莽,直是磨牛,吾亦为汗颜哩。”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容斋随笔》:“此书予於癸丑、丁巳、庚申三次閲之,今年甲申已四徧,余年亦五十六矣,隙驹不留,磨牛如故,曷胜黯悵!”
分類:愚鲁
《漢語大詞典》:磨旋
盘旋;翻滚。 叶紫 《丰收》二:“他就把这句话不住地在自己的脑际里打磨旋。” 叶紫 《夜哨线》:“妇人、老头子和孩子们大半都不肯走动,哭闹喧天的,赖在地下打着磨旋儿。”
分類:盘旋翻滚
《骈字类编》:天磨
名山记环河源出河南信阳州经应山县至天磨池入孝感县境相传河中有大石高数丈如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