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碳化硅
俗称“金刚砂”。化学式sic。无色晶体。一般因含有杂质而呈蓝黑色。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受氢氟酸水溶液和浓硫酸的腐蚀。工业上用纯石英砂和焦炭在电炉中加热到2000°c左右制取。常用于制砂轮、磨石和磨光纸,还用作耐火材料。其单晶可制无线电元件。
《国语辞典》:碳化物  拼音:tàn huà wù
碳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经由高温加热而产生。如碳化钙、碳化矽等。
《国语辞典》:氟氯碳化物  拼音:fú lǜ tàn huà wù
碳氢化合物中部分的氢被氯、氟置换后的化合物。一般使用于冰箱与冷气机的冷媒、喷雾剂、发泡剂等。若散布至大气中,受日光照射,会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故蒙特娄议定书中协议,各签约国应逐年递减使用,至西元两千年已全面禁绝。
《国语辞典》:碳化  拼音:tàn huà
含碳物质经化学作用形成碳质的过程。
《國語辭典》:焦化  拼音:jiāo huà
有机物质碳化变焦的过程。常指煤的高温乾馏过程。
《國語辭典》:有机化合物(有機化合物)  拼音:yǒu jī huà hé wù
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例如石油、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简称为「有机物」。广义的定义也涵盖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国语辞典》:氟碳塑胶(氟碳塑胶)  拼音:fú tàn sù jiāo
一种高分子的氟碳化合物。耐冲击性强,磨擦系数小,具不黏著性、抗热、抗蚀,常用于轴承、各种管路、电线绝缘材料及不沾锅等。也称为「特氟纶」、「铁氟龙」、「特夫纶」,学名为聚四氟乙烯。
《国语辞典》:精密陶瓷  拼音:jīng mì táo cí
用碳化矽、氮化矽等高纯度无机材料为原料所制造成的陶瓷。具有不导电、耐磨、耐压、耐热、超高硬度等特性。可作人造牙齿、人造骨、积体电路基板、轴承等用途。
《国语辞典》:无烟焦煤(无烟焦煤)  拼音:wú yān jiāo méi
煤在高温碳化后产生的一种无烟燃料。多作为家庭燃料用。也称为「半焦煤」。
《国语辞典》:白铸铁(白铸铁)  拼音:bái zhù tiě
一种断口处为白色的铸铁。其内部含有大量碳化合物,既硬且脆,通常无法加工。也称为「白口铁」。
《国语辞典》:电石灯(电石灯)  拼音:diàn shí dēng
利用碳化钙加水产生乙炔来燃烧的灯具。电石灯俗称为「电土火」,内装「电石」(碳化钙),加水起化学作用,产生乙炔,点火便能燃烧。电石灯也称为「电土灯」、「水火灯」、「瓦斯灯」、「水月电灯」。
《国语辞典》:电晶体(电晶体)  拼音:diàn jīng tǐ
一种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通常由矽、锗、氮化镓、碳化矽等半导体材料构成,具有替代真空管所拥有的放大、振荡、检波、整流、交换等功能。可作为放大器、检波器和电子开关用。
《国语辞典》:醇类(醇类)  拼音:chún lèi
含有一个或数个羟基或一个或多个碳化氢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醇类因所含羟基数而有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之别。
《国语辞典》:褐煤  拼音:hé méi
一种碳化程度不高的煤矿,介于泥煤至烟煤之间,呈暗褐或黑色,缺乏光泽,留有木纹,含较多的水分,挥发成分高,具燃点低的特性,可作为燃料、活性炭或提炼汽、煤油等。也称为「褐炭煤」。
《国语辞典》:褐炭  拼音:hé tàn
一种碳化程度不高的煤矿,介于泥煤至烟煤之间,呈暗褐或黑色,缺乏光泽,留有木纹,含较多的水分,挥发成分高,具燃点低的特性,可作为燃料、活性炭或提炼汽、煤油等。也称为「褐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