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0 【介绍】: 唐人。左司郎中乔知之之婢。美而善歌舞,知之宠待,为之不婚。武则天载初元年,为武延嗣所夺,知之情痛成疾,作《绿珠怨》以讽之。窈娘见诗,投井死。延嗣遂诬谄知之,破其家。
林昆冈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1—1895 【介绍】: 清台湾嘉义人,字碧玉。诸生。光绪二十一年,清廷割台,昆冈号召子弟起义抗日。同年与黑旗军七星队等部保卫嘉义,兵败退守曾文溪,苦战阵亡。
《漢語大詞典》:碧障
产碧玉的山。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碧障长周流,金潭恒澄澈。” 李善 注:“碧障,出碧之障,即玉山也。”障,一本作“ 鄣 ”。
分類:碧玉
《漢語大詞典》:翠簪
翡翠或碧玉的簪子。 唐 韩偓 《咏浴》:“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
《漢語大詞典》:碧玉椽
碧玉做的椽子。亦喻绿竹。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苗帅圃:“竹万餘竿,皆大,满二三围,疎筠琅玕如碧玉椽。”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 普慈寺 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椽。”
《漢語大詞典》:碧带(碧帶)
碧玉带。 唐 章碣 《寄江东道友》诗:“碧带黄麻呈縹緲,短竿长线弄因循。” 元 萨都剌 《观驾春游》诗之二:“将军斜插黄金虎,丞相低悬碧带鱼。”
分類:碧玉玉带
《漢語大詞典》:碧砮
可制箭头的碧玉。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张铣 注:“碧砮,碧玉;可为矢鏃。”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鉞碧砮之琛,奇干善芳之赋。”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金鳞铁面,贡碧砮之賝;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膺腾白波,骤输碧砮之贡;腹阻赤坂,传致紫琥之深。”
分類:箭头碧玉
《漢語大詞典》:碧玉篸
亦作“ 碧玉簪 ”。 用碧玉制成的簪。亦喻苍翠挺拔的山峰。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前蜀 薛昭蕴 《女冠子》词:“髻綰青丝髮,冠抽碧玉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 姚锡钧 《消息词》之二:“当帘奩镜春风细,凉上儿家碧玉篸。”
《国语辞典》:拍泛  拼音:pāi fàn
拍浮。比喻沉溺。元。王恽〈点绛唇。碧玉环深〉词:「谁豪右,忘怀惟有拍泛船中酒。」
《漢語大詞典》:碧辂(碧輅)
一种用碧玉装饰的皇帝乘舆。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八曰碧輅,以祭社稷,享诸先帝,大贞於龟,食三老五更,享食诸侯及耕籍。”
《國語辭典》:小家碧玉  拼音:xiǎo jiā bì yù
语本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后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常人家的女儿。《黑籍冤魂》第二一回:「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
《国语辞典》:媚姿姿  拼音:mèi zī zī
形容女子娇柔妩媚的样子。元。关汉卿〈碧玉箫。笑语喧哗〉曲:「院后那娇娃,媚姿姿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
《漢語大詞典》:碧瑶杯(碧瑶盃)
碧玉制成的器皿。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六:“乃命左右出其寳。始出一盃,其色碧,而光莹洞彻,顾谓 弇 ( 韦弇 )曰:‘碧瑶盃也。’”
《漢語大詞典》:瑟瑟枕
碧玉制的枕头。新唐书·卢简辞传:“ 卢昂 坐贜, 简辞 穷按,乃得金牀,瑟瑟枕大如斗。 敬宗 曰:‘禁中无此, 昂 为吏可知矣。’”
《國語辭典》:面缚衔璧(面縛銜璧)  拼音:miàn fú xián bì
面缚,两手反绑而面向前。衔璧,口含璧玉。面缚衔璧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