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言不碌碌
桯史蜀有杨艮者善议命游东南公卿间瞽而多知自云知数言颇不碌碌其得失多以五行为主不深信珞琭诸书时韩平原得君权震天下艮曰是不能令终夫年壬申金也目曰剑锋不复畏它火惟丙寅能制之盖支干纳音俱为火而履于木木实生火凡人生时主末今乃遇之兆已成矣且其月辛亥其日己巳四孟全备二气交战虽以致大受之福亦以挻冲击之灾年运于卯火为沐浴气微而败灰烬镕竭不能支矣然受物也大非尽其用弗可一阳将萌亶其时乎既而艮言大验乃叹其神
《漢語大詞典》:血碌碌
见“ 血渌渌 ”。
《漢語大詞典》:血渌渌
亦作“ 血碌碌 ”。 鲜血淋漓的样子。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饮过这香喷喷三盏儿安魂酒,则被你闪杀我也血渌渌一双脚指头。”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二折:“我则道是血碌碌尸首堆垜,怎将他磣磕磕把盆儿揑做。”《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把那被包打开一抖,那颗人头,血渌渌的滚出来。”
分類:鲜血淋漓
《國語辭典》:一骨碌  拼音:yī gú lu
翻身一滚。形容速度很快、一下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勉强睡一霎儿,刚睡不大工夫,听见有人说话,一骨碌就坐起来了。」《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县大老爷听说要撤任,急得把烟抢摔下,哗啷一声打破了个胶州灯的罩子,一骨碌跳下炕来。」也作「一毂辘」。
《国语辞典》:碌碌庸才  拼音:lù lù yōng cái
才能平庸的人。《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计?」《东周列国志》第五四回:「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也。」
分类:才能平庸
《国语辞典》:碌碌庸流  拼音:lù lù yōng liú
平庸无能的人。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七出:「遍观部下从事,皆碌碌庸流、琐琐凡辈。」
《国语辞典》:骨里骨碌(骨里骨碌)  拼音:gú li gú lù
滚动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一个墩,一个炮,弯弯曲曲,骨里骨碌,一路接著滚了来。」也作「骨碌碌」、「骨骨碌碌」。
分类:滚动
《国语辞典》:风尘碌碌(风尘碌碌)  拼音:fēng chén lù lù
在尘世中庸庸碌碌。《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分类:尘世
《国语辞典》:庸碌无能(庸碌无能)  拼音:yōng lù wú néng
平凡庸俗,没有才能。如:「一个庸碌无能的人,永远无法担当大任。」《文明小史》第六回:「我今番须先立他一个威,做他一个榜样,帮著上头做一两桩事情,也显得我不是庸碌无能之辈。」
《国语辞典》:奔碌  拼音:bēn lù
奔波忙碌。如:「自任公职以来,他奔碌不休,只为回报国家栽培之恩。」《西游记》第二二回:「这一向在途中奔碌,未及致谢。恕罪!恕罪!」
分类:奔波忙碌
《漢語大詞典》:嘴碌都
同“ 嘴卢都 ”。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闪的我嘴碌都,恰便似跌了弹的斑鳩。”
《国语辞典》:碌粥  拼音:lù zhōu
一种广东粥的做法。先把煮好的白粥加热,然后把薄切原料(如肉片、腰片、鱼片等)与配料、调味料加入,烫熟后起锅,称为「碌粥」。
分类:做法加热
《国语辞典》:奔波劳碌(奔波劳碌)  拼音:bēn bō láo lù
忙碌奔走,不得悠閒。如:「他一辈子为家庭奔波劳碌。」《后西游记》第一九回:「大道谁人不具,那个不知,连经也是多的,何况既有经,经即是解,又求些甚么?中国人怎这等愚蠢!又要老师父奔波劳碌。像我们这里,无经也过了日子。」
《国语辞典》:劳碌命(劳碌命)  拼音:láo lù mìng
人经常为事操心劳累,不得清閒。如:「他常自叹是劳碌命,整日奔波不得休息。」
《國語辭典》:赶碌(趕碌)  拼音:gǎn lu
1.一再催促。如:「你别再赶碌我了,我这就去了。」
2.连番催促,致使他人为难。如:「你把他赶碌急了,只怕他会对你不利。」
分類:忙碌催促
《漢語大詞典》:汩碌碌
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友聚》:“汩碌碌轻毬滚地,尽道流星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