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鳜鱼(鳜鱼)  拼音:guì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鲈科。体侧扁,颜色淡黄带褐,具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口大有细鳞,背鳍具硬棘,性凶猛,喜食鱼、虾。肉质鲜嫩美味,为淡水食用鱼类之一。也称为「鳜豚」、「花鲫」。
《国语辞典》:射鱼(射鱼)  拼音:shè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鱼目射鱼科。形略似鳜,头大,脊鳍有棘,体长约三十公分,产于热带,口能喷水,将距水面三、四尺远的昆虫射落而食。也称为「铁炮鱼」、「射水鱼」。
《国语辞典》:鳇鱼(鳇鱼)  拼音:huáng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形为长纺锤状,身长自六、七尺至二丈不等。唇突出,背色在茶褐与黄灰之间,腹面灰黄。有若干特徵像鲛鱼,如口开于头的下方,尾为歪形尾,尖长而向上翘,但鳇鱼无盾鳞而有骨板。
《国语辞典》:角鱼(角鱼)  拼音:jiǎo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角鱼科。体呈圆长形,头大而硬,体前部平扁,后部侧扁,自头而尾渐尖小。为太平洋海域的底栖鱼类,台湾亦产。
《国语辞典》:鳗鱼(鳗鱼)  拼音:mán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鳗目。体为圆柱状而细长,头尖。皮厚,富黏液。鳞柔细,或无,或埋于皮下。背面黑,腹侧白。背鳍、臀鳍和尾鳍连在一起,无腹鳍。生活在淡水中,游至海里产卵。俗称为「白鳝」。
《国语辞典》:鲦鱼(鲦鱼)  拼音:tiáo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鲤形目。形狭长,侧扁而薄,体长数寸至数尺,下颚突出,尾鳍分叉,细鳞,背部黄黑,腹部黄白色,淡水产。
《国语辞典》:白鲢(白鲢)  拼音:bái lián
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科。体侧扁而高,略呈纺锤形,长可达一公尺以上。体呈青灰色,鳍是淡墨色。栖息在淡水河川或湖泊中,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生。也称为「竹叶鲢」。
《国语辞典》:丝鱼(丝鱼)  拼音:sī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形狭长而侧扁,长三寸许,颈小口斜,脊鳍前方有硬棘三枚,栖于海,性凶猛,常袭食小鱼。也称为「棘鱼」。
《国语辞典》:印鱼(印鱼)  拼音:yìn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鲈形目印鱼科。身体细长,头顶上有卵圆形吸盘,系从背鳍鳍棘部分转化而来,常吸附在鲨鱼或其他大型鱼类身上而遨游。主要分布于热带海洋。
《国语辞典》:星点河鲀(星点河鲀)  拼音:xīng diǎn hé tún
动物名。硬骨鱼纲四齿鲀科。身体背部呈暗青色,杂有淡色小点。
《国语辞典》:白子鱼(白子鱼)  拼音:bái zǐ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硬鳍目鳕科。身体狭长,两侧扁平,无鳞,色白,体表分泌一种黏液。于秋季产卵。
《国语辞典》:白鲳鱼(白鲳鱼)  拼音:bái chāng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鲳目鲳科。体为侧扁椭圆形,有鳞,上下颌有细齿,主鳃盖骨有锯齿缘,或光滑。有背鳍一枚,尾鳍深分叉。非纯白色,背部为淡淡的青黑色,腹部色较淡。鳞易脱落,体长约二十至三十五公分,大的可达六十公分。主要分布于中部以南、韩国、中国东海及东印度群岛等地。
《国语辞典》:白带鱼(白带鱼)  拼音:bái dài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带鱼科。体特长,两侧扁平,如同带子,色银白,无腹鳍。分布于红海及印度到日本的海域。也称为「白鱼」、「带鱼」。
《国语辞典》:弓鳍鱼(弓鳍鱼)  拼音:gōng qí yú
动物名。一种鱼类。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略侧扁,细长,有长的背鳍与臀鳍。
《国语辞典》:海蛾鱼(海蛾鱼)  拼音:hǎi é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海蛾鱼目海蛾鱼科。体纵扁长,头尖,包于骨质环的盔甲中,体盔甲完全瘉合,尾部甲环不瘉合,因而可弯曲。胸鳍大,水平位呈翼状,腹鳍由指状鳍条组成。口小,无牙,口位于骨质的长吻下方。产于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区中。